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再议《红楼梦》与湖南的渊源

(2019-10-18 14:31:36)
标签:

转载

分类: 袁枚研究

《红楼梦》中有关湖南的人名地名物名的

探    

谢 志 明

 

    内容提要:红楼梦》自她问世以来,许多的谜团一直未能真正解开,由此而吸引众多的人去研究与探讨,并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红学。清代对于作者之谜众说纷芸,直到胡适先生以后,近百年来曹学占据了上风,然而,胡适先生的观点依然不能解释《红楼梦》中所有的问题,有些地方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一些持不同观点的学者仍然有不同的声音。本文从《红楼梦》中的人名、物名、地名入手,列举了大量与湖南有关的例证,同时,分析了四大名著中的其余三部名著中的相关特征,最后认为:《红楼梦》中与如此多的有关湖南的人名、地名、物名不是偶然的,《红楼梦》的始作者或与湖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人名地名物名  湖南  四大名著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对于作者是谁,写的是什么地方的人与事,清代以来,有着各种不同说法。虽然胡适先生以来,红学界普遍认为作者是清代南京织造曹家曹霑,《红楼梦》是一部曹家人写曹家的事的自传小说。然而,时至今日,学术界仍有不同的看法,因为曹学并没有完全解决《红楼梦》中的许多问题,相反,人们对其研究越深,发现曹学的矛盾越多,越难难以自圆其说,红学研究正如有些学者所说的,已进入了一个死胡同。

     近年来,红学界有人提到《红楼梦》与湖南有关的观点,并得到了一些主流红学家的关注与支持。那么,《红楼梦》到底与湖南有没有关系?由于作者等问题争议较大,在这里就不展开讨论。在这里我们仅就《红楼梦》是否与湖南有关的问题进行一个纯学术性的探讨。

    我们在阅读《红楼梦》时,会发现一个十分独特的现象,这就是其中的风情风物与人名地名与湖南有着某种联系。在四大名著中,虽然其余三部名著也有许多涉及湖南的内容,但显得十分的少,惟有《红楼梦》所写的内容涉及湖南的内容最多。在这里,我们仅从人名、地名与物名三个方面进行一个粗略的分析。

     首先,我们列举一下《红楼梦》中的人名:

1、史湘云:四大家族中史家的闺秀,十二金钗正册中人。

2、柳湘莲:破落世家弟子,风流公子,尤三姐因爱恋此人而亡。

3、潇湘妃子:指林黛玉,十二金钗之首。

    第二,书中与湖南有关的物名:

1、湘管:第十八回中写到:“元妃乃命传笔砚伺候,亲搦湘管”。

2、湘裙:第十八回中写到:“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

3、芙蓉:书中有35处写到芙蓉花或芙蓉树,芙蓉与湖南是有着极密切关系的,因为唐宋时代,湖南的湘、资、沅、澧流域多芙蓉,故湖南有芙蓉国之称。

4、湘帘:第二十六回中写到:“宝玉信步走入,只见湘帘垂地,悄无人声。”第三十六回中写到:“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5、湘妃竹(斑竹):湘妃竹是湖南最有特色的竹子,主要产于永州的九嶷山区,有着美丽的传说。书中共有4处写到湘妃竹。

     第三:书中与湖南有关的地名:

1、湘江:书中三次提到“湘江”一词,第五回中写到:“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同一回中又写到:“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第三十四回中又写到:“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2、楚云:第五回中写到:“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在(元)龚肃的《楚云湘水图歌谢张夔教授》中写到:

“离骚之国几千里,十幅蒲帆顺风驶,顺风犹须两月程。……云兮楚之云,水兮湘之水……”②

而《清泉县志》中就有“楚云”湘水图,描绘的是清泉县(今衡阳)境内的水文地理资源情况。由此可见,楚云应当指的是湖南或者包括湖南。

3、潇湘馆:大观圆中林黛玉所居之所,林黛玉因此而被人称为潇湘妃子。全书共有72次提到潇湘馆。

4、长沙:第七十八回宝玉悼念晴雯的《芙蓉女儿诔》中写到:“高标见嫉,闺帏恨比长沙”,将湖南(芙蓉)与长沙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留下了解开《红楼梦》作者之谜的密码。

5、武陵:第十七回中写到:“众人道:“再不必拟了,恰恰乎是”武陵源“三个字”;第六十三回中写到:“袭人便伸手取了一支出来,却是一枝桃花,题着‘武陵别景’四字”。书中两次提到武陵,武陵是湖南的张家界风景区周边地区,其时鲜有人知其风景,书中提及别景,自然另有一番深意。

6、秦人旧舍:《红楼梦》第十七回中写道:众人笑道:“不然就用‘秦人旧舍’四字也罢了。”“秦人旧舍”的典故来源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指的是武陵人所居之地,也就是湖南西北地区。

    《红楼梦》中写到的“湘”字多达608处,写到的人名、地名、物名也是最多的,作者似乎有意无意地把作品与湖南联系到一起。

     从地名物名来分析,据我们粗略统计,书中共涉及140多处地名、物名,能考证确切的地名物名有20多处,其中与长安(西安)、云南、广东有关的占了4处,与湖南有关的多达11处,占了半数;与江苏及与江南有关的占了9处;而与北京确切地名物名有关的很难找到。

    在人名中,十二金钗中有二人便与湖南有关,而与其他地方的人名却鲜见出现。

    从上述分析来看,我们在不否定前人的成果,肯定《红楼梦》与江苏等地有着某种关系的前提下,也可以大胆地认为,《红楼梦》的作者,或许与湖南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我们知道,每一个作者都会有一种浓郁的家乡情结,离不开他自己生活的环境与经历,在他的作品中会或多或少地留下某种痕迹。《红楼梦》中如此多的湖南人名地名物名,我们不能由此而认为作者是湖南人,但他一定是一个了解湖南,或者对湖南有某种感情的人。我想,这样的推断并不过份。

     在这里,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是,虽然《红楼梦》中有关湖南的人名、地名、物名,但其余三部名著是否也有这种现象呢?我想这是值得探讨的。

    在《三国演义》④中也有湖南的地名,有零陵、武陵、湘潭、湘乡、桂阳、长沙、湘江,荆楚,书中所载的大多是历史上发生的真实故事,的确与湖南有关。然而,这不过是众多历史故事中的一则而已,其中的地名不过出现一到二次,远不及《红楼梦》书中如此的密集与针对性强。当然,说《三国演义》与湖南有关并不为过,因为这是曾经在湖南发生过的真实历史故事。由此推断,《红楼梦》与湖南有关自然也不为过。

    我们再看《水浒传》,其中仅仅在八十一回写到了⑤“湘裙”、一百零五回写到了“湖湘”两处地方,而其他与湖南有关的内容基本上看不到。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因为作者所写的地方是北方,与湖南无多大关系,自然而然地没有了与湖南有关的地名人名与物名。反过来,与安徽、江浙的地名、物名却多了许多,这与方腊有关。由此可见,小说虽然一定程度上是虚构的,但历史小说都不能摆脱其生存的土壤,离不开故事的原型。

如果说《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是带有纪实性的历史小说,那么,《西游记》⑥则是一部虚构性强的神话小说。小说中也有写到“湘江”、“湘裙”、“湘娥”、“楚女”之类的地名物名,却是十分的少见,如“湘”字仅有4处,远不及《红楼梦》中的多,也不如《红楼梦》中使用如此之频繁。

     综上所述,四大名著中所写的人名地名物名与作者所写的故事发生地以及作者的祖籍是有密切关系的,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离不开作者所接受的教育;离不开他生存的土壤;离不开他的所见所闻。如同《三国演义》与湖南有一定关联,《水浒传》与山东密切相关一样,《红楼梦》所写的人与事物,应当与湖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虽然不能由此而推断《红楼梦》的始作者是湖南人,但我们可以认为,作者与湖南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人。这不仅仅是人名、物名与地名的关系,还有方言与民俗方面的相同。我们将在以后的文章中再作专门探讨,在这里不多赘述。

    最后,还有一个十分有意思的人名就是“史湘云”,史湘云在《红楼梦》中是一个贯穿始终的重要人物,几乎每一回都有她的描写,她在作者的笔下是一个十分完美的人物。有人对她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周汝昌先生曾著文称,脂砚斋是史湘云,因查无其据,当然是争议颇多。

    在这里,我们不妨大胆地假设一下,既然《红楼梦》与湖南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史”是指原始的故事或作者,传说者。“湘”是指湖南的人与事,“云”是指说。这样连惯起来,就隐含“起始于湖南的一个传说故事。”或者是:“始于一个湘籍原作者的小说?”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大胆的假设,我们还需要有更有力证据来求证。

    我们仅仅从《红楼梦》中的人名、地名与物名,对《红楼梦》与湖南的关系进行了一个粗浅的探讨,其观点也许有些牵强,但我们还会对其他方面再进行分析研究,希望我们的探讨能开拓红学研究的视野,将《红楼梦》与更多的地方联系起来,繁荣红学研究。

 

注释:

①本文所引用的版本为(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②《清泉县志》卷二十四之《艺文志》页十五。乾隆癸未年辑,湖南图书馆藏。

③《清泉县志》乾隆癸未年辑,湖南图书馆藏。

④(明)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岳麓书社2006年1月第1版。

⑤(明)施耐庵著:《水浒传》,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年6月第7版。

⑥(明)吴承恩著:《西游记》,中国画报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