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保留1200多处南京方言,原书曹雪芹用南京话写的!

标签:
《红楼梦》数理研究 |
分类: 红楼梦研究转载 |
《红楼梦》保留1200多处南京方言,原书曹雪芹用南京话写的!
http://d.ifengimg.com/w23_h23/e0.ifengimg.com/10/2019/0227/1F9AD3A6D05C01FBEC051998E834D49850A813C3_size85_w300_h300.png海鸟邦
《红楼梦》要被拍成电影了!
据《扬子晚报》报道,胡玫执导的全新电影版《红楼梦》已在河北香河秘密开机,并来江苏取景。
胡导演还在个人微博上晒出江南花灯和片场的照片。有网友猜测说“元妃省亲要用到灯笼”。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807/4B714B8488D08CF6DF445028FE05BE6E45736928_size56_w640_h480.jpeg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807/5BB404A7E1226168963264C0C9D3A09C87E4C344_size52_w640_h480.jpeg
说起《红楼梦》,就不得不提它与南京的渊源。今天小编带大家重点了解一下《红楼梦》里的南京方言。
曹雪芹用南京话写《红楼梦》
作为中国的古老方言之一,南京话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记得早几年,小编所在的《金陵晚报》就曾以大篇幅版面报道过《红楼梦》里的南京话。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807/E24D2EED6C3D3C146F65B3B65564210452D67521_size39_w640_h331.jpeg
报道称,《红楼梦》前八十回一共出现了1200多处南京方言,其中有不少至今还在使用。比如:
“韶”:形容别人话多,常说某人“韶死了”。
《红楼梦》第二十四回就能找到“韶”:贾芸听他韶刀得不堪,便起身告辞。
“安生”:南京人讲“安生”,意思是“安定,少惹是非”。
《红楼梦》第十八回:黛玉被宝玉缠不过,只得起来道:你的意思不叫我安生,我就离了你。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807/44E3C2558A97A938199688B44C9B3F75D0ACC666_size24_w637_h448.jpeg
这些呈现的都是南京方言的“古貌”,但也有不少词如今已濒临消失了,比如:
“孤拐”:上了年纪的老南京人知道,这是指颧骨。
《红楼梦》中形容“秦显的女人”长相时说:高高的孤拐,大大的眼睛。
“嚼蛆”:也是老南京话,形容人嘴碎,爱说废话。当然,同属一个方言大区的扬州话里也有这种说法,至今仍在使用。
《红楼梦》中出现过多次,比如:
第九回:李贵忙断喝不止说:‘偏你有这些蛆嚼。’
第五十七回:黛玉啐道:‘趁这会子不歇一歇,还嚼什么蛆。’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807/2FE99259FB90E67D8308CDB83DFFCF2525C1B9D1_size11_w640_h261.jpeg
长期以来,红学家们认为《红楼梦》是用地道的北京话写的,但这个结果从来也没有经过严格的论证。自从戴不凡先生举出《红楼梦》中有20个吴语例子,一些红学家才不得不承认《红楼梦》中有吴语。
南京学者金正谦、毛积源和颜文敔进一步认为,这是由曹雪芹早年在南京的生活经历决定的。尽管曹雪芹在13岁时家族被抄,返回北京,但在曹雪芹周围,说南京方言的人应该很多,尤其是那些家养奴才、仆佣以及他们的家眷。
因此,南京话可说得上是曹雪芹的“母语”,所以在《红楼梦》中才保留了很多南京方言的古貌。
贾母的南京话说得最溜
贾母被公认是《红楼梦》主要人物里南京话说得最“溜”的人。红学研究专家李铁认为,这大概和贾母的原型是金陵世家史侯的小姐,算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有关。
第3回里贾母向林黛玉介绍王熙凤时便说:“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辣货,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众所周知,南京人对凶狠的女人就俗称为“泼货”、“泼辣货”,这是非常地道的南京话。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807/B182634B99F23E7B32EA98AE140C34089B926072_size27_w533_h342.jpeg
尤其典型的是第44回贾母骂贾琏的一段话。贾母啐道:“下流东西,灌了黄汤,不说安分守己的挺尸去,倒打起老婆来了!”南京人常把喝酒称为“灌黄汤”,骂人时把睡觉说成“挺尸”,极其形象、逼真,没有南京生活经历的人绝对写不出如此地道的南京方言来。
小编整理了一些《红楼梦》里的南京话,大家来感受一下,共鸣一下。
1、作践
《红楼梦》第二十回中,黛玉道:“我作践了我的身子,我死我的,与你何干?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807/BA121E3EFFBA996C928B6E3227FFD3E2632CB7CF_size32_w500_h386.jpeg
这里的“作践”也是南京话,意思是“糟蹋”。
2、成精鼓捣
王夫人曾这样骂宝玉的丫头。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807/A6D0F5EB308AD7A577EE7E7CDB2686B96AFD0E1A_size28_w616_h455.jpeg
通常用来责骂调皮捣蛋的小孩。
3、我的儿
贾母对着凤姐道:“我的儿,你是太聪明了,将来要修修福罢!”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807/7EBABBFA03C4637A296A2637E5CB2B4B7536D7D2_size59_w600_h437.jpeg
“我的儿”,是典型的南京祖父母辈对孙儿女辈喜爱至极的一种昵称。
4、cen
《红楼梦》中借用“村”来让“cen”落于纸笔。第六十三回:“你一天不挨他两句硬话村你,你再过不去”。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807/C9B89D13037F707817A2B51EE98C5B2FEFCF5468_size62_w600_h431.jpeg
南京方言中把说话冲人,拿话呛人、堵人叫作“cen”(去声)。
5、淘神
凤姐懒得跟下人们淘神,不想多操这个心,因为这很烦人。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807/504EFCFF0D159265C4A7F404181A03A0FC4A90E6_size41_w607_h430.jpeg
“淘神”在南京话里就是费神、烦人的意思,不过现在年轻人说得少了。
6、硬正
《红楼梦》第九回,茗烟在窗外道:“……那是什么硬正仗腰子的,也来唬我……”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807/8C19EB5990562DB5DD239C73C5CD639315A1E8FE_size29_w640_h480.jpeg
硬正:读作en zen(去声)表示“强硬”、“不服软”等意思。现在也有南京人根据读音写成“恩正”。
7、气不忿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807/0FDC95D56572AB0A159F4088984244A060B83AC8_size17_w432_h331.jpeg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宝玉一面说:“你们气不忿,我明儿偏抬举他。”
南京方言中把“不服气”说成“气不忿”。
8、些个
《红楼梦》第六回,周瑞家的说王熙凤“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是说王熙凤对待吓人比较严苛。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807/DBAA256FF9FDC61A8CBB091CB162BA7E21F78A4A_size18_w400_h292.jpeg
南京方言中往往在形容词后加“些个”表示程度。如,“下手要狠些个”、“快些个噻”等。
9、这一程子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佳蕙道:“你这一程子心里到底觉得怎么样?”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807/4CD9B9CB433218775DC699F383DEAE7AED7BE2AC_size30_w640_h480.jpeg
南京方言中把“这一段时间”说成“这一程子”。
10、歪派
《红楼梦》第三十回,紫鹃笑道:“……皆因姑娘小性儿,常要歪派他。”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807/4597B790969924010EE707A10A65857B93334D57_size15_w400_h307.jpeg
南京方言中把故意找碴责怪人说成“歪派”。
11、希
《红楼梦》第五十回,“已预备下希嫩的野鸡,请用晚饭去”。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807/5D99CF02C95468775DDDCE244A42D4228035DA22_size59_w640_h453.jpeg
南京方言中常用“希”作为程度副词来表示“非常”的意思。如:煮得希烂,就表示煮得非常非常烂。
12、鬼鬼唧唧
《红楼梦》第六十一回,“鬼鬼唧唧的,不知干些什么事”。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807/21ABFAFC98068E74AB6BA6D68806E12837FDB889_size37_w600_h430.jpeg
南京方言中把偷偷摸摸说成“鬼鬼唧唧的”,过去听老南京人说这句话,总以为是把“鬼鬼祟祟”读错了。其实这是不太使用了的南京方言。
13、三不知的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一个个吃的把臊都丢了,三不知的又都唱起来。”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807/47C7F3849AA76CF484AEE455AD1D73AC0342685F_size36_w490_h292.jpeg
现在这个词已经消失,原意是:不知怎么搞的,不经意间,稍不注意。
14、过了后儿
《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好容易今儿这一遭,过了后儿,知道还得象今儿这样不得了?”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807/11702B8C38881A01BBCCAA509E6116401D55F70C_size21_w460_h341.jpeg
这里的“过了后儿”,南京方言中指事情过去以后。
15、括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宝玉……笑道:“袭人好意来劝,你又括上他”。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807/5AD9D689FAE41165E01EE152CD932BE361990EBC_size12_w400_h299.jpeg
“括”这个词在南京方言中有“说”的意思,老南京人把“聊天”叫作“括白”。把挨批评、挨骂叫作“挨括”。现在这个词在南京方言中也基本不使用了。
16、dui
曹雪芹借用了“对”。《红楼梦》第七十五回,“说毕,便吩咐人去对茶”。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807/20F882A8262D5DCAAF21C097D595BD8244247A62_size23_w379_h269.jpeg
南京方言中把续茶说成“dui”(去声)茶。
17、懒怠
十七回中,宝玉道:“你也不用铰,我知你是懒怠给我东西......”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807/E0D1BBF690A8969FDCCA823EFBD168B5861FF378_size16_w400_h309.jpeg
“懒怠”南京人说成lan de,意为“不愿意(做某件事)”,有时有“厌烦”之意。
18、搞什么牌儿名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807/5B25A6A3D82F6E9A030D9A4B34D9B6DFD569A5D0_size19_w400_h314.jpeg
搞什么牌儿名是指搞什么名堂,“牌儿名”这里有“像模像样”之意。
南京古方言的宝库
当然,尽管曹雪芹对南京方言有着很深的印象,他的周围也始终生活着一些说南京方言的人,但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北京,所受的北方官话的影响也很大。
例如,《红楼梦》中出现了“胡同”一词,这是一个典型的北京方言。因此,曹雪芹的南京话也难免出现与南京方言有出入的地方。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807/FC7D1250BE51ACBFDC906825E57A7792940A3337_size37_w640_h422.jpeg
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感谢曹雪芹给我们留下了《红楼梦》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
经过数百年流传,当年的不少南京话如今都不怎么使用了,但正是《红楼梦》的存在,为我们保留了一些已经消失或濒临消失的南京话,让后人永远对南京古方言保持着历史的追忆和文化的传承。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