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家读《红楼梦》

标签:
《红楼梦》数理研究 |
分类: 红楼梦研究转载 |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22/1d1eb5c620724205a87adc7019859496.png
一、李贤平读《红楼梦》
众所周知,《红楼梦》一书共120回,自从胡适作《红楼梦考证》以来,一般都认为前80回为曹雪芹所写,后40回为高鹗所续。然而曾经这种看法一直都饱受争议。
能否从统计上做出论证?从1985年开始,复旦大学的李贤平教授带领他的学生作了这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他们创造性地将120回看成是120个样本,然后把与情节无关的虚词出现的次数作为变量,巧妙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将120回分成两类,即前80回为一类,后40回为一类,很形象地证实了《红楼梦》不是出自同一人的手笔。
他们又进一步分析前80回是否为曹雪芹所写。这时又找了一本曹雪芹的其它著作,做了类似计算,结果证实了用词手法完全相同,断定前80回为曹雪芹一人手笔,是他根据《石头记》写成,中间插入《风月宝鉴》,还有一些别的成分。
而后40回是否为高鹗写的呢?论证结果推翻了后40回是高鹗一个人所写,而是曹雪芹亲友将其草稿整理而成,宝黛故事为一人所写,贾府衰败情景当为另一人所写等等。
这个论证在红学界轰动很大,使红学界大为赞叹。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22/4a6b8f4106164f93b92aa1fb85e1d6c8.png
二、安鸿志读《红楼梦》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安鸿志,退休前主要从事时间序列的分析和研究。作为一名“红楼”迷,读《红楼梦》,看红学书,话谈红楼中的一些难题,是他业余生活中最大的爱好。
利用“区间套定理”,安鸿志论证了“曹雪芹在书中藏有暗喜雍正归天的玄机”。
因为在书中的37到41回,从8月20日到8月25日,其间再无日期出现,而8月23日恰巧是雍正驾崩之日。根据这五回中是“次日”、“头天”等等时间状语,8月20日到8月25日荣国府的活动能一天天被算出来。
“雍正归天之时,正是薛宝钗所作‘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的讽喻诗《螃蟹咏》,在菊花诗会夺魁之日。因为农历只有354天,这种巧合的概率就是1/354(0.28%),所以为真的概率已经到了99.72%,这其实与利用DNA进行亲子鉴定的为真概率非常近似。”安鸿志说。考虑到曹雪芹与雍正有“抄家之仇”,这种观点便更加可信。
而通过对《红楼梦》前八十回、后四十回及其相近年代成书小说中出现的诸如“今儿、明儿、昨儿……今儿个、明儿个、昨儿个……”等土语个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统计分析,安鸿志也提出了《红楼梦》前80回与后40回绝非同一手笔的结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22/2b82d84e39074802afabe07b9fdd10a8.png
三、纪宏、袁卫读《红楼梦》
统计学家纪宏、袁卫找到了红楼梦中的一个统计学错误。
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宝玉过生日,晚上请来了林黛玉、史湘云、薛宝钗、李纨、探春、薛宝琴等在怡红院玩骰子抽签的游戏。大家围成一圈,按照摇出骰子的点数数到谁,谁就从签筒中抽出一签,按照签上要求或罚作诗,或罚喝酒。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22/918ed8fc6d5348ac8b23c2c4163f28d0.jpeg
开始时,由晴雯第一个摇装有四个骰子的罐儿。摇毕一看,是为5点,即3个1点和1个2点。然后,由摇骰子本人晴雯算起,按逆时针方向数至第5人是宝钗。由宝钗抽签、再摇、再数……依次类推。
最后一共摇了8次,点数分别为5,6,8,16,18,20各一次,19两次。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摇到点数5,6,8,16,18,19,20的概率分别为0.0031,0.0077,0.0270,0.0965,0.0617,0.0430,0.0270。也就是说,摇的8次里面,有6次都是小于0.05即5%的。而这种小概率事件对于单独的一次来说,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
而曹雪芹偏偏让它发生了。考虑到骰子没有作假的必要,那么出现这种小概率事件应作何解释?纪宏、袁卫推测曹雪芹写这回时是先确定了每一轮的人选后,再按照座次人物的顺序人为地确定摇出的点数。考虑到当时西方的概率论才刚刚起步,他们最后得出结论:曹雪芹不了解概率分布,不太懂摇骰子中的概率理论。
最后提一下,小编的大学导师陈志烨曾经在《湖湘论坛》上发表过一篇文章《<石头记>作者“曹雪芹”名霑姓高论》,贡献给红学界一个崭新的观点:曹雪芹名霑,但姓高,是高士奇的曾孙,高衡的儿子。
参考文献:
1. 聚类分析在红楼梦作者问题上的应用.百度文库
2. 中科院数学院研究员利用统计学揭秘《红楼梦》.科学网
3. 当文学遭遇数据:《红楼梦》中的统计学错误.搜狐教育
4. 《石头记》作者“曹雪芹”名霑姓高论.陈志烨.湖湘论坛
5. 百度百科
6.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