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敬死亡之谜

(2017-04-30 10:12:09)
标签:

《红楼梦》数理研究

分类: 红楼梦研究转载
贾敬死亡之谜
查正军
     考明宝玉生日后,贾敬的死日也就知道了。他死于宝玉生日的次日,即五月五日端阳节这一天。问题马上接着来了: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个死亡日期隐密起来?历史上此日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在不知道年代的前提下,如何确定这个五月五日所属的年份?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需要进入更深层次的『密码』解读了。

《红楼梦》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文本,虽然谜语密码布满字里行间,然而谜底也就在其中。我们还是回到文本本身中来,先看看谜语的谜面再说。关于贾敬之死,书中叙述得非常简洁。宝玉生日的第二天,人们仍然处于欢庆气氛中,众人在一起正以芳官的改名为题目大骂作践匈奴和番邦这些犬戎名姓时,『忽见东府中几个人慌慌张张跑来说“老爷殡天了!”』贾敬的死因,据医生和道士推测是守庚申时服了他自己以秘法新制的丹砂『烧胀而殁』,其表现症状是『肚中强硬似铁,面皮嘴唇烧的紫绛皱裂』。在这个简要的谜面中,『守庚申』是关键词,需要深究。

所谓『守庚申』,乃是道教修炼的一种方法。守庚申亦称『斩三尸』。指于庚申日通宵静坐不眠,以斩灭『三尸』。道教认为,人身中有三尸。三尸又称『三虫』,其概念源于汉代纬书。《河图纪命符》曰:『天地有司过之神,随人所犯轻重,以夺其算纪。恶事大者,夺纪,纪一年也;过小者,夺算,算一日也。』因此,道教修炼以治三尸为成仙之要。《神仙守庚申法》云:『常以庚申日彻夕不眠,下尸交对,斩死不还;复庚申日彻夕不眠,中尸交对,斩死不还;复庚申日彻夕不眠,上尸交对,斩死不还。』[5]故求仙之人,先去三尸。每当庚申日的夜晚,为了防止三尸上天禀告而带来灾祸,修炼者就兼夜不卧守之,阻止三尸上天报告,以斩却三尸。

了解『守庚申』一词后,通过表面迷面我们就进入了次层谜面:贾敬死于端午节庚申日,此日其尸被斩。端午节这日是庚申日的,在历史上并不是很多,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特定的时间组合来确定年代。第一回反复强调,《红楼梦》所隐的真故事有其史实根据。首先,我们确定书中所讲故事的上下年限来:上限,为明代唐寅(1523年),第二十六回曾经提及他画的春宫画。下限,为1754年,即甲戌本《石头记》抄本问世的年代。根据郑鹤声编的《近世中西史日对照表》[6],查端午节是庚申日的年代,可得如下结果:

端午节在庚申日的时日 年号 五月天数
(公历年月日)

1546年6月2日 嘉靖二五年    30
1603年6月13日 万历三十一年 30
1670年6月21日 康熙九年 30
1696年6月4日 康熙三十五年 29
1727年6月23日 雍正五年 30
1753年6月6日 乾隆十八年 29

再根据上述该年的五月是月大而有三十天这个限定,康熙三十五年和乾隆十八年这两个五月月小之年又可排除。再据『斩尸』这个事件,就可查出在上述的四年当中,唯有雍正五年五月有『斩尸』的记载。《清史稿》赫然载道:雍正五年五月戊午『查嗣庭死于狱,戮其尸。』再查此年的五月四日,恰巧正是夏至节日,宝玉的生日就在这天,阳历为1727年6月22日星期日。此年的夏至节和端午节日是前后紧接的,倒是十分独特的时日标志,历史上并不多见。 

这实在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发现,这提示《红楼梦》一书载有雍正五年的事情,导致『贾府衰败』的主要人物贾敬所对应的是清朝惨遭文字狱迫害并导致其家族衰亡的查嗣庭。

查嗣庭字润木,取意于庭树。查嗣庭案是雍正朝发生的一个著名的文字狱案。查嗣庭是康熙朝进士,后经隆科多荐举官至礼部侍郎。雍正继康熙称帝后,着手搞掉详知他上台内幕的隆科多。于是查嗣廷首当其冲地成了借口。雍正四年(1726年),查嗣廷以 礼 部 侍 郎 被 派 去 做 江 西 省 正 考 官 , 出 的 试 题 是 『维民所止』 。 这句话出于《诗经.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意思说,国家广大的土地,都是百姓所居住的,含有爱护人民之意。那本来是一个很寻常的题目,但有人向雍正皇帝告发,说『 维止』 两 字 是 『雍正』两 字 去 了 头 , 出 这 试 题 , 用 意 是 要 杀 皇 帝 的 头 。 雍 正 那 时 已 即帝 位 , 决定对他的“可能的敌人”采取行动, 凭『拆字离合』的方法,将查嗣庭全家逮捕严办。雍正对查嗣庭案的处分裁定是从减式区别处理:「查嗣庭着戮尸枭示。伊子查□改为应斩坚候。查嗣庭之胞兄查嗣□,胞侄查基,俱免死,流三千里。案内拟给功臣之家为奴各犯,亦着流三千里。」尤其「查慎行年已老迈,且家居日久,南北相隔路远,查嗣庭所为恶乱之事,伊实无由得知,着将查慎行父子俱从宽免,释放回籍。」 

       另 有 一 种 说 法 是 , 查 嗣 庭 作 了 一 部 书 , 书 名 《 维 止 录 》 。 有 一 名 太 监 向 雍 正 说 『 维 止 』 两 字 是 去 『 雍 正 』 两 字 之 头 。 又 据 说 《 维 止 录 》 中 有 一 则 笔 记 : 『康 熙 六 十 一 年 某 月 日 , 天 大 雷 电 以 风 , 予 适 乞 假 在 寓 , 忽 闻 上 大 行 , 皇 四 子 已 即 位 , 奇 哉 。 』 『 大 行 』 是 皇 帝 逝 世 , 皇 四 子 就 是 雍 正 , 书 中 用 到 『 奇 哉 』两 字 , 显 然 是 讥 刺 雍 正 以 不 正 当 手 段 篡 位 。 《 维 止 录 》 中 又 记 载 , 杭 州 附 近 的 诸 桥 镇 , 有一座关帝庙,庙联是:『荒村古庙犹留汉,野店浮桥独姓诸。』诸、朱两字同音,雍正认为是汉人怀念前明。至于查嗣庭在江西出的试题,其实首题是《论语》:『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第三题是《孟子》:『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这时候正在行保举,廷旨说他有意讪谤,三题茅塞于心,廷旨谓其『 不知何指,居心殊不可问。』

众所周知,《红楼梦》一书,其主要内容之一是写贾府衰亡史的,其关键人物就是贾敬。与此对应,导致查家家族衰亡的主要关键人物是查庭嗣。贾敬,即假敬,以贾为假是书中特别加以注释过的,故贾敬即是『不敬』。查庭嗣以『不敬上』获罪从而导致整个家族的衰亡,与此『贾敬』之名恰巧对应。贾敬的关键作用,书中曾经明写,第五回在秦可卿的命运预言诗和曲中均有叙述。鉴于作者将贾敬死亡日期隐写深藏,他与查庭嗣间的对应恐怕就是《红楼梦》一书表现的核心内容和解读该书的大关键大关节之处。当然,虽说这个『多环节多层次上的对应』在统计学上不可能是随机意义上的巧合,然而仅仅凭此『证据』还是显得很单薄的,还需要更多的『内证』来支持。论及寻找证据,理所当然还得从分析文本和寻找书中提供的内在逻辑线索入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