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我眼中的曹雪芹
(2016-08-15 11:51:20)
标签:
转载 |
分类: 红楼梦研究转载 |
不仅仅红楼梦是一个谜,就连曹雪芹也是一个谜,让我有很多不解之处,曹雪芹在十四岁家被抄,十四岁,还是一个小孩子,大人们勾心斗角,耍手段的事情他怎么就知道的如此清楚?难道真的是听亲戚讲的吗?还有红楼梦里众多位女性的描写,可以说得上栩栩如生,性格丰满,如果没有亲生经历过,能写的如此形象吗?但是,幼年曹雪芹确实是生活在一个大地主,大官僚的家庭,曹家的起起伏伏也是一个传奇,一部历史。
康熙朝:曹家的鼎盛 繁盛中藏着危机
曹玺的妻子孙氏成为康熙的保姆,和皇帝有了联系,更重要的是,曹玺的儿子曹寅当了康熙的伴读,也就是康熙的同学,在这段时间内,年幼的康熙和曹寅建立了良好的同学关系,这也是曹寅一生深得康熙信任的主要原因之一,康熙二十九年曹寅任苏州织造,三年后移任江宁织造,江宁织造就是为皇宫提供所需的丝织品,权利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地位很高,其地位仅次于两江总督,更受皇帝的信任,能直接向清政府提供江南地区的各种情报,所以权势显赫。更让人羡慕的是康熙帝六次南巡,留着五星级大酒店不住,偏偏住在曹寅家,这点在《红楼梦》里亦有反映。在《红楼梦》内文里,又借赵嬷嬷之口,对康熙南巡大发议论。赵嬷嬷道:“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积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而且,在曹寅家,康熙帝见自己的奶妈,史书记载到:上见之,色喜,且劳之曰:”此吾家老人也。’赏赉甚厚。会庭中萱花开,遂御书‘萱瑞堂’三大字以赐。这点在《红楼梦》里也是有反映的,在红楼梦第三回中,曹雪芹写道:一时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路,直接出大门的。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这荣禧堂的就是根据萱瑞堂改的。再者,皇帝直接说这是我家的老人,可想而知曹家和皇帝的关系,从来没把曹家当外人看。
然而,就在这繁华的背后,已是潜伏着危机,由于曹寅的日用排场,应酬送礼,特别是康熙四次南巡的接驾等等,在经济上给曹寅造成了巨额的亏空,甚至可以说,曹寅已经给曹家种下了衰败的祸根。康熙四十八年十二月初六(公元1709年),两江总督噶礼参奏曹寅,密报康熙说,曹寅和李煦亏欠两淮盐课银三百万两,请求公开弹劾他。康熙把曹寅看成是“家人”,噶礼要求公开弹劾曹寅,康熙当然不会批准。但事关重大,康熙不得不私下谆谆告诫曹寅和他的大舅子李煦,必需设法补上亏空。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曹寅在扬州任上病危,康熙特命千里马送药拯救,只可惜曹寅以死。曹寅病故后,康熙又因极其宠爱曹寅,就叫其子曹顒继任江宁织造。不幸的是1714年(康熙五十三年)曹顒病故,康熙又特命曹寅的胞弟曹荃之子曹罟谈芤钠拮永钍喜⒓倘沃熘埃纱丝杉滴醵圆芗一故呛苷展说摹
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又查出曹寅生前亏空织造库银三十七万三千两。康熙只好再次做安排。让两淮盐政李陈常和李煦代为补还。到了康熙五十六年,才总算把这笔账补上。康熙照顾曹家,是看在曹玺和曹寅的情分,到了曹钫庖槐玻褪柙丁⒌诵矶唷?滴踉魅范圆茴说:“念尔父出力年久,故特恩至此。”康熙六十一年,因李煦、曹钔锨仿羧瞬蔚囊剑谖窀嗲肟滴酰狭罾铎恪⒉茴将拖欠的银两必须在年底之前交清,否则就严加惩处,康熙当即就批准了。显然,这与康熙以前对曹寅的态度,已是决然不同了。
曹家的豪富生活
《红楼梦》里曾经花大量笔墨描写宁、荣二府的阔气和排场,那是小说家言,不能当成是曹家的翻版。不过曹家确实曾经像小说里贾府那样阔,举几个例子:
一、花高价养戏子。
据康熙四十七年曹寅的家人描述,从康熙四十四年到康熙四十七年,曹家光养戏子,就花了将近3000两银子。那时候,一两银子能在南京购买一石大米,清朝一石是80公斤,现在大约需要400元能买这么一石米,单从粮食价格角度折算,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400元,3000两就是120万元。家里要是没俩糟钱儿,是不可能花这么多钱养戏子的。
二、斥巨资送人情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的老师兼顾问、原礼部尚书熊赐履在南京去世,当时曹雪芹的爷爷曹寅正在南京做官,按礼节得去熊赐履家里拜祭,曹寅一出手,就拿出了240两银子作祭礼,给了熊赐履的儿子。前面说过,一两银子相当于400元人民币,240两相当于多少?将近10万!随手这么一送,就把今天小白领一年的存款给送掉了。
曹寅给康熙的儿子送礼更大方。康熙四十四年和康熙四十六年,太子胤礽先后两次向曹寅“借钱”,曹寅都“借”了,每次“借”的数额都是2万两。这两笔银子,加起来是1600万元。
三、有大批房地产
曹雪芹幼年时期,家产被抄之前,曹家在北京有住房两所,在南京、扬州、苏州三地有住房11所,共有13处房产。田产有8处,共1967亩。
康熙的老师熊赐履,死前家里不过拥有2所住房、100多亩土地罢了。熊赐履的家产,在当时高级官员当中已经属于中等水准了,可跟曹雪芹家相比,那是相当寒碜。
靠工资养家是不可能的
曹玺、曹寅、曹钫庖淼墓ぷ什⒉桓摺F┤绮茜簦垂娑ǎ晷街挥130两银子,另有108两归他自由支配、名义上是办公经费、实际上是岗位福利的工作津贴,把年薪和津贴凑一块儿,总共238两。曹玺风格很高,年薪只领一半,工作津贴一文不要,这样每年领到的银子,只有65两。曹寅的工资相对高一些,年薪105两银子,工作津贴108两银子,其中工作津贴一文不要,年薪按标准全支,每年实领薪水是105两。到曹钅且淮盗煨剿芤币谎彩100多两,这时曹家已经“不得圣意”,为了向皇帝表示忠心,曹钍辈皇被挂璩鲆槐试对冻湫剿木蘅睢1热缈滴跷迨哪辏茴一次捐了白银3000两,作为买骆驼的费用给朝廷做了贡献。算到后来,他领到的薪水实际上就是负数,等于没有薪水,还得倒贴。
恐怕再单纯的朋友也看得出来,如果靠薪水的话,曹家是不可能过上《红楼梦》里那种锦衣玉食醉生梦死的奢侈生活的。别说过奢侈生活,光养戏子、送人情、向皇族行贿,曹家都担负不起。您算算,曹家养一年戏子得多少钱?700多两银子。同僚家办丧事,送一回人情得多少钱?200多两银子。曹家爷儿仨就是不发扬风格,薪水补贴完全照领,捐款之事永远不干,一年下来才多少钱?200多两银子而已。够他们花吗?远远不够。
像历朝历代大多数官员一样,曹家三代之所以能够发大财,主要是靠了灰色收入。
一年贪污至少四千万
正是经历了大起大落,才涌出了这部旷世名著,据脂砚斋批,红楼梦花了十年心血写作,十年修改,最后定稿,是一部完整的书,可惜最后后四十回丢了,只有前八十回,真是可惜。
顺治朝:曹家的发迹 不幸中的万幸
曹雪芹的祖籍是辽宁沈阳,公元1622年,努尔哈赤统领的八旗大军攻占沈阳,年仅两岁的曹玺,与祖父曹锡远、父亲曹振彦一起被俘,沦为满族人的包衣,也就是家奴,这可以说是曹家的不幸,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曹振彦归附后金以后,归了多尔衮属下的满州正白旗,当了佐领。旋即跟随清兵入关。曹振彦在入关前的明、金战争中以及入关后的平姜瓖之叛的战争中是立过功的,他历任过山西吉州知州、阳和府知府、浙江盐法道等官职。曹家的发迹,实是从曹振彦开始的。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摄政王多尔衮死后被认定犯了大罪,顺治将多尔衮的正白旗收归自己掌管,曹家也由王府包衣转为内务府包衣,成为皇帝的家奴。这时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也由王府护卫升任内廷二等侍卫。“内廷”就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曹玺在这种地方当差,他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和皇家的人接触,取得他们的喜欢和信任。在三年以后,康熙皇帝出生。按清朝的制度,凡皇子、皇女出生后,一律在内务府三旗即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包衣妇人当中,挑选奶妈和保姆。曹玺的妻子孙氏,被选为康熙的保姆。从此,曹家与皇帝的关系也就更加亲密。
曹雪芹的祖籍是辽宁沈阳,公元1622年,努尔哈赤统领的八旗大军攻占沈阳,年仅两岁的曹玺,与祖父曹锡远、父亲曹振彦一起被俘,沦为满族人的包衣,也就是家奴,这可以说是曹家的不幸,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曹振彦归附后金以后,归了多尔衮属下的满州正白旗,当了佐领。旋即跟随清兵入关。曹振彦在入关前的明、金战争中以及入关后的平姜瓖之叛的战争中是立过功的,他历任过山西吉州知州、阳和府知府、浙江盐法道等官职。曹家的发迹,实是从曹振彦开始的。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摄政王多尔衮死后被认定犯了大罪,顺治将多尔衮的正白旗收归自己掌管,曹家也由王府包衣转为内务府包衣,成为皇帝的家奴。这时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也由王府护卫升任内廷二等侍卫。“内廷”就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曹玺在这种地方当差,他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和皇家的人接触,取得他们的喜欢和信任。在三年以后,康熙皇帝出生。按清朝的制度,凡皇子、皇女出生后,一律在内务府三旗即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包衣妇人当中,挑选奶妈和保姆。曹玺的妻子孙氏,被选为康熙的保姆。从此,曹家与皇帝的关系也就更加亲密。
康熙朝:曹家的鼎盛 繁盛中藏着危机
曹玺的妻子孙氏成为康熙的保姆,和皇帝有了联系,更重要的是,曹玺的儿子曹寅当了康熙的伴读,也就是康熙的同学,在这段时间内,年幼的康熙和曹寅建立了良好的同学关系,这也是曹寅一生深得康熙信任的主要原因之一,康熙二十九年曹寅任苏州织造,三年后移任江宁织造,江宁织造就是为皇宫提供所需的丝织品,权利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地位很高,其地位仅次于两江总督,更受皇帝的信任,能直接向清政府提供江南地区的各种情报,所以权势显赫。更让人羡慕的是康熙帝六次南巡,留着五星级大酒店不住,偏偏住在曹寅家,这点在《红楼梦》里亦有反映。在《红楼梦》内文里,又借赵嬷嬷之口,对康熙南巡大发议论。赵嬷嬷道:“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积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而且,在曹寅家,康熙帝见自己的奶妈,史书记载到:上见之,色喜,且劳之曰:”此吾家老人也。’赏赉甚厚。会庭中萱花开,遂御书‘萱瑞堂’三大字以赐。这点在《红楼梦》里也是有反映的,在红楼梦第三回中,曹雪芹写道:一时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路,直接出大门的。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这荣禧堂的就是根据萱瑞堂改的。再者,皇帝直接说这是我家的老人,可想而知曹家和皇帝的关系,从来没把曹家当外人看。
然而,就在这繁华的背后,已是潜伏着危机,由于曹寅的日用排场,应酬送礼,特别是康熙四次南巡的接驾等等,在经济上给曹寅造成了巨额的亏空,甚至可以说,曹寅已经给曹家种下了衰败的祸根。康熙四十八年十二月初六(公元1709年),两江总督噶礼参奏曹寅,密报康熙说,曹寅和李煦亏欠两淮盐课银三百万两,请求公开弹劾他。康熙把曹寅看成是“家人”,噶礼要求公开弹劾曹寅,康熙当然不会批准。但事关重大,康熙不得不私下谆谆告诫曹寅和他的大舅子李煦,必需设法补上亏空。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曹寅在扬州任上病危,康熙特命千里马送药拯救,只可惜曹寅以死。曹寅病故后,康熙又因极其宠爱曹寅,就叫其子曹顒继任江宁织造。不幸的是1714年(康熙五十三年)曹顒病故,康熙又特命曹寅的胞弟曹荃之子曹罟谈芤钠拮永钍喜⒓倘沃熘埃纱丝杉滴醵圆芗一故呛苷展说摹
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又查出曹寅生前亏空织造库银三十七万三千两。康熙只好再次做安排。让两淮盐政李陈常和李煦代为补还。到了康熙五十六年,才总算把这笔账补上。康熙照顾曹家,是看在曹玺和曹寅的情分,到了曹钫庖槐玻褪柙丁⒌诵矶唷?滴踉魅范圆茴说:“念尔父出力年久,故特恩至此。”康熙六十一年,因李煦、曹钔锨仿羧瞬蔚囊剑谖窀嗲肟滴酰狭罾铎恪⒉茴将拖欠的银两必须在年底之前交清,否则就严加惩处,康熙当即就批准了。显然,这与康熙以前对曹寅的态度,已是决然不同了。
曹家的豪富生活
《红楼梦》里曾经花大量笔墨描写宁、荣二府的阔气和排场,那是小说家言,不能当成是曹家的翻版。不过曹家确实曾经像小说里贾府那样阔,举几个例子:
一、花高价养戏子。
据康熙四十七年曹寅的家人描述,从康熙四十四年到康熙四十七年,曹家光养戏子,就花了将近3000两银子。那时候,一两银子能在南京购买一石大米,清朝一石是80公斤,现在大约需要400元能买这么一石米,单从粮食价格角度折算,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400元,3000两就是120万元。家里要是没俩糟钱儿,是不可能花这么多钱养戏子的。
二、斥巨资送人情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的老师兼顾问、原礼部尚书熊赐履在南京去世,当时曹雪芹的爷爷曹寅正在南京做官,按礼节得去熊赐履家里拜祭,曹寅一出手,就拿出了240两银子作祭礼,给了熊赐履的儿子。前面说过,一两银子相当于400元人民币,240两相当于多少?将近10万!随手这么一送,就把今天小白领一年的存款给送掉了。
曹寅给康熙的儿子送礼更大方。康熙四十四年和康熙四十六年,太子胤礽先后两次向曹寅“借钱”,曹寅都“借”了,每次“借”的数额都是2万两。这两笔银子,加起来是1600万元。
三、有大批房地产
曹雪芹幼年时期,家产被抄之前,曹家在北京有住房两所,在南京、扬州、苏州三地有住房11所,共有13处房产。田产有8处,共1967亩。
康熙的老师熊赐履,死前家里不过拥有2所住房、100多亩土地罢了。熊赐履的家产,在当时高级官员当中已经属于中等水准了,可跟曹雪芹家相比,那是相当寒碜。
靠工资养家是不可能的
曹玺、曹寅、曹钫庖淼墓ぷ什⒉桓摺F┤绮茜簦垂娑ǎ晷街挥130两银子,另有108两归他自由支配、名义上是办公经费、实际上是岗位福利的工作津贴,把年薪和津贴凑一块儿,总共238两。曹玺风格很高,年薪只领一半,工作津贴一文不要,这样每年领到的银子,只有65两。曹寅的工资相对高一些,年薪105两银子,工作津贴108两银子,其中工作津贴一文不要,年薪按标准全支,每年实领薪水是105两。到曹钅且淮盗煨剿芤币谎彩100多两,这时曹家已经“不得圣意”,为了向皇帝表示忠心,曹钍辈皇被挂璩鲆槐试对冻湫剿木蘅睢1热缈滴跷迨哪辏茴一次捐了白银3000两,作为买骆驼的费用给朝廷做了贡献。算到后来,他领到的薪水实际上就是负数,等于没有薪水,还得倒贴。
恐怕再单纯的朋友也看得出来,如果靠薪水的话,曹家是不可能过上《红楼梦》里那种锦衣玉食醉生梦死的奢侈生活的。别说过奢侈生活,光养戏子、送人情、向皇族行贿,曹家都担负不起。您算算,曹家养一年戏子得多少钱?700多两银子。同僚家办丧事,送一回人情得多少钱?200多两银子。曹家爷儿仨就是不发扬风格,薪水补贴完全照领,捐款之事永远不干,一年下来才多少钱?200多两银子而已。够他们花吗?远远不够。
像历朝历代大多数官员一样,曹家三代之所以能够发大财,主要是靠了灰色收入。
一年贪污至少四千万
前面说过,曹玺、曹寅和曹钜矶几晒织造,这个官职,管着南京及周边地区的国营纺织厂,负责给宫廷加工布料和衣服,顺便还主持着丝绸进出口生意。清朝前期,朝廷管织造管得很严,曹家爷儿仨当江宁织造,并没有多大油水,真正给曹家提供油水的职位,不是江宁织造,是巡盐御史。巡盐御史负责食盐专卖,类似现在的盐务管理局局长,但它的实际权力要比盐务管理局局长大得多。
在《红楼梦》里,贾宝玉的姑父、林黛玉的爸爸、探花郎林如海,当的就是巡盐御史。现实生活中,曹雪芹的爷爷曹寅当的是巡盐御史———曹寅在世时,曾经和他的大舅哥、曹雪芹的舅爷、时任苏州织造的李煦,轮流担任两淮巡盐御史一职,权力最大时,他俩同时管着六个省份的食盐专卖。哪六个省份?江苏、江西、湖北、湖南、浙江、河南。
清代的食盐专卖利润极大。譬如广东沿海,一包盐的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加一块儿,才0.18两银子,而出售的时候,批发价就有0.23两银子,终端零售价则高达每包0.4两左右。这当中的差价,一部分归政府所有,一部分归盐商所有。
盐商并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为了获得销售食盐的合法手续,盐商们必须通过层层审批,而为了通过层层审批,他们又必须向巡盐御史和其他官员送上大笔贿赂。这些贿赂往往多得惊人,《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四卷记载,某广东盐商为了顺利开业,向海关门卫行贿400两,向海关其他人员行贿2600两,向总督门卫行贿200两,向总督手下其他人员行贿1420两,向巡抚衙门行贿1010两,向南海知县行贿1000两,向南海县衙门卫行贿200两,向南海县衙其他人员行贿192两,向巡盐御史行贿最多:55000两。
曹寅在历史上名声很好,盐商的贿赂,他未必笑纳,他有一项“正当收入”:羡余。所谓“羡余”,很像现代中国农业税取消前基层官员向农民强制征收的“村提留”和“乡统筹”,譬如上级政府规定的税费只有1000元,老百姓却要交上1500元,多出来的这500元,乡政府和村委会各要一半,用来给下级发福利,给上级送厚礼。像这样层层加码雁过拔毛的税费政策,在康熙时代是被朝廷认可的,地方官只要能完成国家下达的税收指标,羡余随便你收,别把老百姓逼反就行。
曹寅当巡盐御史之前,江南盐政衙门每年收的羡余(或者叫统筹款、提留款)是30万两,这些钱都被巡盐御史及其下属装进了自己的腰包。等曹寅做了巡盐御史,羡余照收不误,而且还加码了,一年能收到55万两到56万两!依照官场常例,50多万两银子不可能让曹寅独吞,他得分给盐政衙门里有品级的满洲笔帖式一部分,分给两江总督一部分,分给漕运总督一部分,分给扬州知府、江宁知府各一部分。他还兼任江宁织造,这江宁织造是个“亏本生意”,不但不能帮他多弄钱,还老得让他倒贴(其实苏州织造也需要倒贴,这也是康熙让江宁织造曹寅和苏州织造李煦俩人轮流担任巡盐御史的原因。简单说,就是让他们通过做巡盐御史多弄外快,以弥补做织造的损失),所以他还得分一笔钱给江宁织造衙门来冲销坏账。这样分下去,最后剩给曹寅的蛋糕就只有一小块了。虽说只有一小块,那数目也很惊人:整整10万两,换成人民币是4000万。
一年4000万,远远超过那点儿薪水和办公经费,曹家为什么有条件养戏子?曹雪芹小时候为什么能够锦衣玉食?想必答案已经很清楚了。
雍正朝:曹家的滑坡 物极必反
雍正上台后开始清算前朝老臣,以整治腐败为名,连发上谕,开始在全国上下大张旗鼓地清查钱粮,追补亏空。他一再表示,我不能再像父皇那样宽容了,凡亏空钱粮官员一经揭发,立刻革职。于是在曹雪芹十四岁这年,家产被查抄,于是他由一个官二代变成了平民老百姓。 家产被抄以后,当时曹家的当家人、曹雪芹的爸爸曹疃斯ぷ鳎挪苎┣鄣奖本┒ň印C挥蟹孔樱亲∧亩兀扛盏奖本┠腔岫枳≡谒略海罄从赫醯靡桓鑫讯疾桓思伊簦坪踝龅锰荩谑欠ㄍ馐┒鳎址指芗乙惶追孔印U馓追课挥谒馐锌冢衷诘某缥那闱门内大街。房屋不算少,总共17间半,跟普通市民相比,还算是宽宅大院,可是要跟曹家原来的住处比起来,那就简陋多了。这时的曹雪芹,过的仍是小康生活。
在《红楼梦》里,贾宝玉的姑父、林黛玉的爸爸、探花郎林如海,当的就是巡盐御史。现实生活中,曹雪芹的爷爷曹寅当的是巡盐御史———曹寅在世时,曾经和他的大舅哥、曹雪芹的舅爷、时任苏州织造的李煦,轮流担任两淮巡盐御史一职,权力最大时,他俩同时管着六个省份的食盐专卖。哪六个省份?江苏、江西、湖北、湖南、浙江、河南。
清代的食盐专卖利润极大。譬如广东沿海,一包盐的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加一块儿,才0.18两银子,而出售的时候,批发价就有0.23两银子,终端零售价则高达每包0.4两左右。这当中的差价,一部分归政府所有,一部分归盐商所有。
盐商并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为了获得销售食盐的合法手续,盐商们必须通过层层审批,而为了通过层层审批,他们又必须向巡盐御史和其他官员送上大笔贿赂。这些贿赂往往多得惊人,《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四卷记载,某广东盐商为了顺利开业,向海关门卫行贿400两,向海关其他人员行贿2600两,向总督门卫行贿200两,向总督手下其他人员行贿1420两,向巡抚衙门行贿1010两,向南海知县行贿1000两,向南海县衙门卫行贿200两,向南海县衙其他人员行贿192两,向巡盐御史行贿最多:55000两。
曹寅在历史上名声很好,盐商的贿赂,他未必笑纳,他有一项“正当收入”:羡余。所谓“羡余”,很像现代中国农业税取消前基层官员向农民强制征收的“村提留”和“乡统筹”,譬如上级政府规定的税费只有1000元,老百姓却要交上1500元,多出来的这500元,乡政府和村委会各要一半,用来给下级发福利,给上级送厚礼。像这样层层加码雁过拔毛的税费政策,在康熙时代是被朝廷认可的,地方官只要能完成国家下达的税收指标,羡余随便你收,别把老百姓逼反就行。
曹寅当巡盐御史之前,江南盐政衙门每年收的羡余(或者叫统筹款、提留款)是30万两,这些钱都被巡盐御史及其下属装进了自己的腰包。等曹寅做了巡盐御史,羡余照收不误,而且还加码了,一年能收到55万两到56万两!依照官场常例,50多万两银子不可能让曹寅独吞,他得分给盐政衙门里有品级的满洲笔帖式一部分,分给两江总督一部分,分给漕运总督一部分,分给扬州知府、江宁知府各一部分。他还兼任江宁织造,这江宁织造是个“亏本生意”,不但不能帮他多弄钱,还老得让他倒贴(其实苏州织造也需要倒贴,这也是康熙让江宁织造曹寅和苏州织造李煦俩人轮流担任巡盐御史的原因。简单说,就是让他们通过做巡盐御史多弄外快,以弥补做织造的损失),所以他还得分一笔钱给江宁织造衙门来冲销坏账。这样分下去,最后剩给曹寅的蛋糕就只有一小块了。虽说只有一小块,那数目也很惊人:整整10万两,换成人民币是4000万。
一年4000万,远远超过那点儿薪水和办公经费,曹家为什么有条件养戏子?曹雪芹小时候为什么能够锦衣玉食?想必答案已经很清楚了。
雍正朝:曹家的滑坡 物极必反
雍正上台后开始清算前朝老臣,以整治腐败为名,连发上谕,开始在全国上下大张旗鼓地清查钱粮,追补亏空。他一再表示,我不能再像父皇那样宽容了,凡亏空钱粮官员一经揭发,立刻革职。于是在曹雪芹十四岁这年,家产被查抄,于是他由一个官二代变成了平民老百姓。 家产被抄以后,当时曹家的当家人、曹雪芹的爸爸曹疃斯ぷ鳎挪苎┣鄣奖本┒ň印C挥蟹孔樱亲∧亩兀扛盏奖本┠腔岫枳≡谒略海罄从赫醯靡桓鑫讯疾桓思伊簦坪踝龅锰荩谑欠ㄍ馐┒鳎址指芗乙惶追孔印U馓追课挥谒馐锌冢衷诘某缥那闱门内大街。房屋不算少,总共17间半,跟普通市民相比,还算是宽宅大院,可是要跟曹家原来的住处比起来,那就简陋多了。这时的曹雪芹,过的仍是小康生活。
乾隆朝:曹家的衰败 穷困潦倒
乾隆继位,开始平反父亲是时的“冤假错案”,曹家被赦免各项“罪款”,但是好景不长, 乾隆五年(公元1740)康熙太子胤礽之长子弘皙谋立朝廷,暗刺乾隆,事败。曹雪芹家复被牵累,再次抄没,家遂彻底破败。雪芹贫困流落。曾任内务府笔帖式(小文秘)。
乾隆继位,开始平反父亲是时的“冤假错案”,曹家被赦免各项“罪款”,但是好景不长, 乾隆五年(公元1740)康熙太子胤礽之长子弘皙谋立朝廷,暗刺乾隆,事败。曹雪芹家复被牵累,再次抄没,家遂彻底破败。雪芹贫困流落。曾任内务府笔帖式(小文秘)。
正是经历了大起大落,才涌出了这部旷世名著,据脂砚斋批,红楼梦花了十年心血写作,十年修改,最后定稿,是一部完整的书,可惜最后后四十回丢了,只有前八十回,真是可惜。
前一篇:[转载]索隐蘘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