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小诗代简寄曹雪芹》决非作于癸未年。

(2016-04-01 15:38:45)
标签:

转载

分类: 红楼梦研究转载

《小诗代简寄曹雪芹》决非作于癸未年

————曹雪芹卒于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确凿无疑———

曲乃汉

自从“甲戌本”落入胡适先生手中之后,根据脂砚斋批语,曹雪芹逝于壬午除夕,已被红学界普遍认同。

然而到了公元1947年,周汝昌先生从《懋斋诗钞》中,查出《小诗代简寄曹雪芹》之后,首次对“壬午说”提出了公开挑战。

到了1962年前后,红学界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曹雪芹卒年大辩论,因为当时正面临迎接曹雪芹逝世二百週年。

一方有俞平伯、王佩章、陈毓罴、刘世德、周绍良、邓绍基、邓允建等人,据“甲戌本”中的脂砚斋批语,认定曹雪芹逝于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是谓“壬午说”。

另一方有周汝昌、曾次亮、吴恩裕、吴世昌等人,据敦敏著《懋斋诗钞》中的《小诗代简寄曹雪芹》,认定曹雪芹逝于乾隆二十八年癸未除夕。根据是:此诗前面第三首《古刹小憩》下,标有“癸未”二字,又认为《懋斋诗钞》是“按年编次,有条不紊”,“年月季节次序分明,毫无错乱”,所以把《古刹小憩》以后的三、四十首诗,包括《小诗代简寄曹雪芹》在内,都当成癸未年所写的诗。

既然在癸未年春天,敦敏写诗邀曹雪芹,就证明当时曹雪芹尚在世,所以曹雪芹只能逝于癸未年的除夕,是谓“癸未说”。

“癸未说”者又找来敦诚的两份《挽曹雪芹》来支持自已的观点。並认为,脂砚斋到乾隆三十九年甲午年写这批语时,已有八十岁左右,把曹雪芹的卒年錯记一年。

而“壬午说”者则坚持认为,脂砚斋的批语不会记錯。是《懋斋诗钞》这个稿本经过后人的剪贴、挖改,特别是《古刹小憩》一诗下面的“癸未”二字,就是后人把原来的两字给挖掉了,又贴上后写的“癸未”二字,此处尚留有挖改后的痕迹。反复说明《懋斋诗钞》编年有誤,《小诗代简寄曹雪芹》不可能作于癸未年。

双方爭論十分激烈,各自摆出来很多理由,僵持不下,当时报刊纷纷转载。由于这是当时的焦点、热点话题,于是我国当代大文豪、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文化部部长茅盾先生,亲自出面主持曹雪芹卒年大讨论。

这场大辩论没有结论,一直到今天仍然是悬案。

本人就是被这场大辩论所吸引,开始关注红学动态,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

本人考虑到,曹雪芹只能死一次,假如他死于壬午除夕,就不可能死于癸未除夕;假如他死于癸未除夕,就不可能死于壬午除夕。两者必有一方是錯的。要找出其中一方的错误,並非易事,必须注意细查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疑点。

“癸未说”者为了加强自已的证明力,又提到了《小诗代简寄曹雪芹》后面第三首诗《飲集敬亭松堂……》,解释说,癸未年 三月初一,正是敦诚的三十寿辰,敦敏写《小诗代简寄曹雪芹》,是邀曹雪芹,先到自已家中小酌,次日再到敦诚家参加生日宴会。

正是从这种看起来似乎合情合理的解释,本人却看出一些疑点。

《小诗代简寄曹雪芹》写到“上巳前三日,相劳醉碧茵”,上巳,即阴历三月初三,上巳前三日,是阴历二月最后一天,敦敏邀曹雪芹在这一天到他家飲酒赏花。此诗应写于二月二十五日前后。

而《飲集敬亭松堂……》是作于三月初一当天。诗中写“中和连上巳,花柳烟溟濛”,中和,即二月初一,连到三月。而敦诚就生于雍正十二年甲寅年三月初一,到癸未年,也确实是他的三十整寿,这首诗写于癸未年三月初一,完全可信。

假如《小诗代简寄曹雪芹》也作于癸未年,那么作这两首诗,只隔五、六天,这两首诗就形成前后篇,两诗之间必有联系和照应。前诗既是邀曹雪芹,假如曹雪芹未到场,后诗应该有交代。可是在《飲集敬亭松堂……》一诗里,花费很长篇幅,逐一介绍了出席此次宴会的七个人,唯独没提他几天前邀请的曹雪芹,这显然不合乎情理,可见《小诗代简寄曹雪芹》和《飲集敬亭松堂……》两诗,不可能是同年写的。

既然《飲集敬亭松堂……》作于癸未年,《小诗代简寄曹雪芹》就不可能作于癸未年。

当然,这样的推理,说服力似乎不强。

本人又从红学家陈毓罴先生在1964年写的文章中得知,《小诗代简寄曹雪芹》的后面是《月下梨花》,这使本人心中一亮。梨花到初夏才开放,应该是阴历四月以后的事,排在《小诗代简寄曹雪芹》之后,是合乎时序的,但排在《飲集敬亭松堂……》之前,就不对头了。但当时,本人並不了解《月下梨花》一诗的内容,又不知道《月下梨花》之后,《飲集敬亭松堂……》之前是何诗,无法进行明确地推断。

岁月已经跨过四十多年,本人对此事不时耿耿于怀。直到最近,在网上查到《懋斋诗钞》里各诗的排列,《小诗代简寄曹雪芹》之后,确是《月下梨花》,并查知該诗的内容。

該诗是七言律诗,四联八句。第二联“画栏幽隔花无影,皓魄光摇雪有香”,这是描写在月光下,梨花洁白似雪,并散放出花香。这分明是初夏,阴历四月以后的夜景。

《月下梨花》之后,《飲集敬亭松堂……》之前,是《风中杨花》。杨花,杨柳之絮的統称。

該诗也是七言律诗。第一、二联“半天晴雪隔簾栊,直欲飘飘上碧空。淡荡自应隨仙境,飞杨豈必藉春风”。这是描写在晴朗的天空中,杨柳之絮就象漫天雪花,飘飘荡荡。这更是在初夏,阴历四月之后的景象。

《月下梨花》《风中杨花》排在阴历三月初一写的《飲集敬亭松堂……》之前,明显地暴露出《懋斋诗钞》里有些诗的排列,确实是颠倒错乱的,这是铁证。周汝昌等人辩解《懋斋诗钞》“按年编次,有条不紊”是违背事实,大錯特錯的,根本不符合这个稿本的实际情况。

失之亳厘,謬以千里。假如《月下梨花》《风中杨花》《飲集敬亭松堂……》都是癸未年所作,《月下梨花》《风中杨花》只能排在《飲集敬亭松堂……》之后,既然排在《飲集敬亭松堂……》之前,则有力地证明《月下梨花》《风中杨花》不是癸未年所作。从这两首诗往前,《小诗代简寄曹雪芹》、《典裘》、《过贻侄赐ぬ獗凇⒎值眯帧贰ⅰ豆派残№氛饬资簿龇枪镂茨晁鳌

这种情况,再一次证明《古刹小憩》下的“癸未”二字,不是作者敦敏所写,而是别人后来动了手脚,进行挖改的结果。可能此人想把稿本整理得妥当一些,反而把排次搞乱了。

这些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都有力地证明《小诗代简寄曹雪芹》不可能作于癸未年。曹雪芹卒于癸未除夕的说法,根据是不存在的,脂砚斋的批语是推不倒的。

脂砚斋是谁?他就是曹雪芹的父亲曹睢1救艘丫诹硗獾奈恼轮校镁咛宓穆劬荩壑ち酥庹筒茴只少有四大类同点,这些类同点是其他人所不能具备的,从而确证脂砚斋就是曹睿豢赡苁潜鹑恕

脂砚斋对干支纪年了如指掌,他在壬午年重阳日,就有批语,不可能把自已的儿子卒年记錯。

曹雪芹逝于壬午年除夕,确凿无疑。

那么,《小诗代简寄曹雪芹》究竟作于何年呢?本人同意陈毓罴先生的看法,是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年。由于解释这个问题需要很长篇幅,这里就不谈了。

至于敦诚那两份《挽曹雪芹》,是作于不同时间的两份诗。收于《鹪鹩庵杂诗》中的那份《挽曹雪芹》是送葬诗,有两首。“晓风昨日拂铭旌”,就描写了送葬情景。此诗没有标明写作年代,当是癸未春天所写。

收于《四松堂集》中的《挽曹雪芹》,只有一首,不是送葬诗,是写曹雪芹逝世一周年、上墳后写的挽诗,全诗结句“絮酒生刍上旧坰”就是证据。如果送葬能写“上旧坰”吗?这是来为曹雪芹烧头周年的,此诗下注明“甲申”,而且是甲申年第一首诗,正好符合曹雪芹逝世一周年之后不久。

周汝昌等人说《挽曹雪芹》是一诗两稿,根本解释不通。实际上是相隔一年所写的两份诗。

曹雪芹的卒年问题,本来是红学研究中的小问题。和其他大问题、根本性问题相比,只是大西瓜中的小芝蔴。

四、五十年前,对这样一个小问题,却能展开声势浩大的大辯论。到今天,对于一些重要问题却辩论不起来。往往同一问题,甲说一套,乙说一套,丙说一套,丁说一套,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調。是与非,真与假,搅纒在一起,搞得乱糟糟。

红学研究落到今天这种地步,就是不敢向少数权威人士公开挑战、缺乏爭論、缺乏批评和自我批评这种学风造成的。

现在回归本題。六十多年前,周汝昌先生就是凭着《懋斋诗钞》中的《小诗代简寄曹雪芹》,首创曹雪芹卒年“癸未说”,大出风头。为日后成名成家迈出第一歩。

现在可以确认,这第一步,就是急功心切、未能仔细辨认《懋斋诗钞》中的假象,又不能接受别人的指正,一意孤行造成了错误。

如果别人要怀疑脂砚斋的批语,认为脂砚斋是曹雪芹的长辈,到甲午年已有八十岁,记錯一年,情有可原。可是周汝昌认定脂砚斋是曹雪芹的续妻,年龄比曹雪芹还小一二岁,到甲午年还不到五十岁,这样年龄的女性,能把自已丈夫的逝世年记錯干支吗?多么荒唐可笑呀!

再对比一下红学家王佩章,在曹雪芹卒年大辩论时,力主“壬午”说,反驳“癸未”说。又是第一位将“程甲本”的前八十回和甲辰年孟觉主人作序本,进行仔细的核校,指出两者同出一辙,为红学研究做出过实质性贡献。

最近从红学家刘世德先生的著作中得知,王佩章是一位才华横溢、敢于坚持真理的女性,她在1957年,“高续论”占有绝对优势的年代里,公开撰文指出,《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不可能是高鹗所续,成为反对“高续论”的先驱。历史将证明,王佩章女士的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在文化大革命中,王佩章女士遭遇厄运,献出了自已年轻的生命,她整理过许多的资料也荡然无存。

假如王佩章还在世,她一定会对周汝昌大肆污蔑、謾骂程伟元和高鹗,大肆污蔑诋毁后四十回《红楼梦》,大肆散佈雍正把曹家当成奸党,曹氏家族乾隆初年中兴论,曹钣只氐侥谖窀痹蓖饫桑苎┣塾形唤憬阍谇〉暮蠊锏辨慑芗矣植斡肓撕霑懩姘傅鹊纫幌盗形藁狙裕姓敕嫦喽浴①癫涣羟榈丶峋龇椿鳎煅Ы缫膊换崧涞浇裉煺庵志置妗酆突蜒哉季荨昂煅А贝蟀氡诮健

想到这一切,不禁感叹:老天太不公平啦!!皓诗梨花寄曹雪芹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