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心得】数学组:读方海东《守候阳光》有感

(2017-06-18 14:14:23)
分类: 读书交流

读方老师的这本书缘于参加杨辉名班主任工作室,由于工作室的邀请听过他的讲座《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看过他主持的教师论坛,他也与我们工作室的成员一同吃过晚餐。震撼于他的口才、学识、睿智,以及对班主任工作的独特见解。有一天发现,他的年龄竟然跟我同岁,同为同龄人,他为何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年纪轻轻就取得了德育特级教师,年纪轻轻就写了十三年的随笔,出版了五六本书。

在他的讲座《今天,我们怎样当老师》中,我们听他讲他的教育理念,讲他的教育小故事,两个小时里面,我们没有休息,也没有想到要休息,大家都沉溺在他和他的学生的世界里,我们感慨,为何同样是教师,同样是班主任,他如何可以做得这么好?到底是什么魅力征服了学生,征服了家长,征服了身边的人,我想,这些背后,肯定有不一样的付出,不一样的努力。于是乎,在听了他的讲座以后,我马上在当当网搜索方海东老师的著作,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两本他写的书,一本是《守候阳光》,一本是《细节成就优秀教师》

我先看的是《守护阳光》,从头到尾,断断续续用了大概十天的时间来看这本书,拿起书本,就很快的进入到他和他的学生世界。书里讲述的事情,也是在我们身边时常发生的,是那么的熟悉,可是在他的问题解决下,他的学生转变很明显,能取得如此好的效果,源于他有一颗懂孩子的心,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用睿智的方法,处理问题。

我细读他写的每一篇日记,细读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故事,收获很大,接下来,我就写一写从中得到的一些感想和收获。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会面对很多困惑,在这些困惑面前,,方老师他是怎么做的?他说,一直以来,在看着班主任的严肃,一直以来想象着班主任的阳光灿烂,于是尽力让自己保持灿烂。在每次的质问中,总是反复的思考一个问题,“我的爱心和快乐呢,它们去什么地方了?在我今后的班主任生涯中还会回来吗?”我发现在这样艰难的、烦躁的班主任之路上,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于是,我转动自己的方向盘。

面对我的孩子,面对和我一起成长的孩子,我用自己的快乐期待着它们的绽放自己的笑容,我用自己的眼光去期待他们的阳光和我交融。因此,我守候阳光.....在面对困难时,“我只是告诉自己,没有什么事,是开始就是失败的,失败是放弃才产生的。””于是我们用“阳光班”为自己命名,我们用信心为自己书写,我们用努力为自己服务好。”“我们共同奋斗这三年中的第一年,《守候阳光》记录的是第二年的故事,在2004年8月开始的这一年中,我用自己和孩子们的快乐,悲伤甚至愤怒,写下了这段难忘却一直精彩的岁月。”

在阳光班,我看到了方老师为孩子们设计的一种类似于家校联系本的记录本,记录项目主要包括“一天最快乐与最难过的事”“作业记录栏”“每日格言”“心桥”。它真真实实地记录下孩子们成长中每一步的脚印。“成长之路”中有一个栏目叫“心桥”,这是孩子们与他共同交流沟通的栏目,每天孩子们都写上自己最想说的话,对班级的看法或是对自身学习状态反思、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生活中的烦恼,他每天都在“心桥”上有话必回、有求必应。这些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要想走进孩子的心里,首先,要有类似“心桥”这样的交流平台。从2004年8月,一直到2005年7月,这一年当中,方老师用了125篇日记记录了他与孩子在这一年当中成长的故事。里面记录有教室里发生的事,有孩子们出现问题的时候,想到解决的方法,有班级管理中出现问题,一些睿智的想法。方老师用自己的火眼金睛,细微的观察着孩子们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主动想方法,想主意。他说,我不能看着这些孩子成为问题,作为一个班主任,要让每一个孩子真正的心有所属。就是那一份奋进和责任感,才是他走的路逐渐顺畅。他说,心理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工程,是人才发展的一条高速公路。在心灵的天空,为每个孩子找到自己。他说,一个学生的问题,关系到他的成长史、教育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等。而我们的教育过程,就是探究这些问题蕴含因素的过程。而这么一个探究的过程,自己就成为了一个发现者,最后面对成功,那是多好的感觉。

在成功帮助学生转变后,他这样对学生说,问题的形成不是你现在的错误,这是一个过程,而改变也是一个过程,我有信心期待你的改变和成功。他还说,在孩子的成长中,因为人的不同,问题的不同,脚印也是不同的,我们要相信教育是一个过程,用心善待每一个成长的脚印。对于教育过程和学生的问题,他这样说,和学生之间不仅仅是一个“爱”字可以说清楚的,这种爱超脱于我们平时所说的爱,超脱于我们亲人之间的爱,它是介于普通认识的“爱”之上尊重。他还说,学生和老师之间,从教育本身来说,学生是更为重要的主题,我认为真正的教育,就是师生共同经历的生命历程。而教育过程,也因为师生共同经历,使得生命更加精彩!

记得一位多次听过方老师讲座的老师说,在听过讲座之后,我才知道原来问题可以这样解决,原来教育效果是这样才能最大化,当老师,羡慕他有那么多的招数。他却这样认为,其实主体的不同,就直接说明了解决方法的不同,我们对待学生需要因材施教,需要个性分辨。但是,身边的人都知道,他为了一个问题,时常一个人反复思考,多方求证,有的时候甚至彻夜难眠。

为了培养学生对长辈的感恩之心,理解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他设计了让学生背上沙袋,体验做父母的感觉。为了让学生真正细致的分析考试,失败的原因,他设计了一道特别的证明题,让学生去求解自己考试失败的原因。为了让学生懂得如何保护幼小、学会照顾别人,他去市场上购买了五十多个鸡蛋,让学生保护一个星期。为了上学生不随便花钱,他在春游前夕设计了一张春游购物单,让学生通过比赛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在他的教育中,时常会有这样精彩的火花出现,时常看可以看到他创新精彩的教育艺术,但他只是说我把学生放在心里了。

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教师的发展,在方老师的眼里,他总是这样认为,要想教育能够更好的彰显效能,就必须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师的高素质,就是决定教育高效的关键,所以他给自己定了一项“每天四个一”工程---每天写一篇教育随笔,每天读一万字的书,每天上一节好课,每天和一个孩子谈话。”

多年的坚持,他积累了几百万字的教育随笔,号称“百万富翁”。他因此收获颇丰,取得了非常多奖项,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他不断地反思自己,审视自己的不足,师从各个方面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努力,发展成为高素质高专业化水平班主任。他这样评价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工作是一种生活,没有体验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没有实践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美丽,。在班主任的字典里,唯有脚踏实地的做教育的“有心人”,才能感悟出其中的真谛。”就如他所言,在别人视为畏途的工作中,他却正在追求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

 原来教育可以这么美 !

                                                                                                                                娄慧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