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2019-09-28 11:27:42)
第二,我们要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如《宪法》、《教育法》、《教师法》、《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知道了相关法律,我们才知道自己作为教师拥有的权利和义务,才知道未成年人有哪些权利等,更能清楚地知道我们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依法执教。我想请教大家一个问题,当学生问你问题的时候你怎么做?我知道有这样一个实例:一节生物课上,一个学生做练习册时候,问老师关于蛇的知识问题,你想那个老师怎样回答的?那位老师说我不会,你去问蛇吧。大家想想,当时,提出问题的学生会是怎样的心情呢?问题没有解决,心理非常不舒服,我想,如果家长知道了老师的态度,对我们的老师又是怎样的评价呢?显然老师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学生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师法》中教师的义务第三条明确规定:教师有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义务,而这位老师显然没有履行自己的义务。
第四,我们要学习专业知识和与教学相关的科学知识。对于专业知识我们应该没有什么问题。那么,与教学相关的知识,要做及时的补充与更新,才能给我们的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尤其是社会科学的知识,比如地理学科,我们要讲到地震,以前的教材主要讲地震发生的原因和地震带的分布。我们学校经常组织防震演习,在演习中,学校往往教学生蹲到桌子底下,以前,我带领班级学生也是这样做。近年来,尤其的大庆发生地震之后,我在地理课上更侧重于引导学生如何防震和在地震中逃生。几年前,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报道感觉很震撼,一个经常在世界各国从事地震救援的人员在报道中说,在大地震中,蹲在桌子底下的学生,90%以上救出来都被砸死了,因为,我们的课桌多数都没有足够的力量挡住坍塌的屋顶或楼板。所以,我翻阅了更多资料,最终,总结出比较全面的地震逃生办法。比如,在室内要寻找生命三角区,此外,在室外要远离高大建筑物和高压线,在行走时或在车内,要及时到的空旷的地带,并蹲下来等等。在讲到地震知识的时候,我会引导学生掌握这些震中逃生的方法,我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室内逃生演练。也许,有些知识在考试中不一定出现,但是,对于学生的有用的必要知识和技能,我们还是应该引导学生掌握。
二、要善于研究,在探索中创造最佳途径
(一)研究的意义。
在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您的教龄有多少年了?教学工作让您感到幸福吗?感觉不幸福的原因是什么?——我想大家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工作没什么新意,职称没定上,学生不像以前的学生听话--------。我想问在座的老师工作11——20年的老师有多少人,据调查统计,这个教龄的老师没有职业幸福感是正常的,您千万不要自责,您非常符合客观规律。请大家看这是吉林省教育学院宋海英老师的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统计图。
不同教龄的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ppt |
从统计图上我们看到教师幸福指数最高的时间段是工作了0—1年和31年以上,最低的时间段是工作11—20年这一时间段,能够理解,第一年,是我们刚刚参加工作的时期,是缺乏经验,努力学艺,不断完善,并为做教师感到很高兴、很投入的时期,因此,那时我们感到做教师很幸福。而11—20年期间,这时期就是宋海英老师分析的到了轻车熟路、墨守成规、危机潜伏、接近高原倦怠的时期,那为什么之后我们的幸福感又回来了呢?宋海英老师分析,如果教师走上了研究的道路,你的幸福感就像统计图中显示的又逐年上升;如果教师没有走上研究的道路,而是循规蹈矩、不研究、不进步、吃老本,逐渐地,就会对工作越来越厌倦,您的幸福感仍然会直线下降。ppt
(二)行动研究法(学习带回的资料和收集的资源)
在这里给大家接受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
定义:是以学校、课堂为研究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科学方法解决该问题的系统的自我反思探究活动。(其实,我认为,行动研究就是实施科研课题,并采取实践行动,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行动研究的类型分为如图:有教师独立进行的行动研究和联合性的行动研究,后者又分外协作性的行动研究(理论者与教师合作)、学校范围内的联合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的方法分为如图:文献法、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比较法。
怎样进行行动研究,我们通过一个案例(牙买加:ppt)给大家进行说明。
之所以介绍以上学习内容,是为我们进行课题研究做参考。希望大家都能深入教育科研,用行动追求幸福的教育生活。
三、要善于实践,在工作中寻找有效方法
如果说,教育科研是系统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进行的教育方法的探索,那么教学实践同样是我们寻找有效教学的重要来源。我们有很多老教师,他们从来没有开展过课题研究,但是他们却有生动的课堂和较高的教学成绩,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如我校的语文教师周殿波,学生喜爱他的课,老师愿意听他的课,每次走进他的课堂都有新的惊喜,既有诙谐幽默的启发式引导,又有迁移变化的拓展延伸,既有系统的知识构建,又有灵动的情感熏陶。在导学稿课堂教学中,他能把课堂情境创设到文章背景中,老师、学生俨然成为情境下的主要人物,在《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中,学生的简笔画、板书,成为师生探索课堂教学的直观线索。这样成功的课主要来自周老师善于钻研、勇于创新、善于实践精神,针对教学,他会有很多想法,并把这些想法付诸实践,他将初中语文知识整理出自己的体系,在什么时间段,以什么样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他心中都有全盘的计划,真正成为实践型的教师。
还有物理教师刘武飚,刘老师的物理课既风趣、幽默,又严谨、缜密,学生跟他学习轻松愉快,不感觉累,更不感觉厌烦,相反,越学越有兴趣,他的中考成绩在全区都比较突出,他教过的孩子经常回到学校看望他,刘老师为什么会这样成功呢?因为他是一个智慧型的教师,善于研究,从来不给学生搞题海战术,不让学生扎到各式各样的练习册中不能自拔,别人一节课讲三张卷子,而刘老师三节课能讲一张卷子,讲什么呢,刘老师会把卷子中涉及的知识点、相关的类型题、拓展题、变换题,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动手来完成,逐渐地在学生的头脑中勾画出知识树,开枝散叶,辐射开来,让学生一劳永逸。
善于实践、敢于实践,会让我们有很多的收获。比如我在班主任工作中,不同年级段,往往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在初一常用的是“双动态”管理办法,就是建立一个“争当领头雁”和一个“争做文明星”动态平台,前一个为学生提供学习竞争机制,后者是建立一个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机制(知荣辱)。在竞争与守望中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和班风、学风。
四、要善于反思,在思考中修正教学行为
(一)教学反思的界定
通过网络学习我发现有专家这样界定教学反思:老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地实现教育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
案例:以前我也不善于反思,后来,有一件事触动了我,致使我常常要对自己的课进行反思,有时把反思的内容记录下来,有时是在头脑中进行。反思之后,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法。记得那是在讲《地球的运动》一节课,因为,我一般不先用多媒体演示,我认为那样学生一是理解不透,二是记忆不深刻,三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一般情况下都是用学生演示法,来突破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方式同时、同向进行的难点。那节课,正当我信心十足的引导两名学生一个扮演地球,一个扮演太阳,进行演示的时候,有个学生举起了手,我问他有什么想说,他说老师,他俩演示的不对,哪里不对?我和同学们一起发出了质疑,那个举手的同学自告奋勇说了一声看我的,就走上前来,把那个演示地球的同学拉到了一边,然后,自己倾斜着身体,绕着扮演太阳的同学,做起了即公转、又自转的逆时针运动,看到这里,我顿悟,不禁拍手叫好,原来,每次讲到这里,我都强调的是同时、同向,从来没有强调过地球是倾斜着地轴在运动的,其实,这是一个失误,因为,后面讲五带划分的时候跟地轴倾斜有重要关系,是学生的思考、学生的智慧启发了我,帮助了我,因此,之后不管学什么,我常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有没有错处,有没有遗漏,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可见,教学反思过程是教师自我完善和提高的过程,通过反思教学能使教师不断成长与进步。
五、要善于创新,在合作中激发智慧火花
本次学习,培训者设计的的破冰活动非常具有创新性,活动的主题是“畅叙友谊,传递青春正能量”,我觉得这不单纯是破冰让大家互相熟悉,其实,更是对学员的综合才艺、教育智慧、师德修养、人文素质的一次检验。而老师们的展示的作品、诠释的内涵,以及他们的表达方式(歌曲、诗歌现编现演的),让我们看到了教师们的创新思考、教育智慧、扎实的文化底蕴,以及对教育的深厚的情感,我想对于其他行业的人是做不到的。
政治课每天都有新闻播报
历史课是历史故事
地理课是地理歌谣
音乐课找比较感兴趣的歌
美术课作品贴到门前展示
体育课每课前三圈跑(800米)
风华中学为学员们开放了120节课,我听了两节地理课,听课后我看到地理特色教学在课堂中的呈现,因为地理知识记忆是一大难点,风华中学地理教师把四本书的地理知识编成歌谣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这是真正的创新,这是风华中学全体地理教师智慧的结晶。
如果说一节课内容我们能编出这么好的歌谣是可能的,四本书都编出来了,下的功夫、投入的经历和智慧,非常值得我学习。
六、要善于总结,在提炼中积累成功经验
提到总结,这次学习,新潮学校李金和校长总结的六十条教育教学经验,令我感到总结工作经验的重要性。李金和校长其人: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我觉得李金和校长自身的发展,就是一个成功典范。我在市里培训班,听过李金和校长的讲座,当时,我的感触非常深刻,我就想,我们有很多校长、老师去南方很远的地方学习取经,而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值得学习借鉴的真经。李金和校长原来任36中校长,市里讲座时是65中校长,现在是新潮学校的校长,李校长在36中做数学老师时,当时学校生源不是很好,他在教学中发现很多问题和困惑,但是他没有气馁过,他是一个非常善于琢磨,非常有思想,也非常有智慧的一个人,他就在教学上想了很多办法,而且这些办法都非常见效,自然他的成绩就上来了,慢慢地他又做组长、做主任、做副校长,在每一步工作中,他都在琢磨有效的招数,包括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逐渐地他的工作效应在36中的教学成绩中就不断显现出来,他也不断地总结积累成功的经验,当他在副校长时期,在咱们省里就非常出名了,有一些培训省里点名邀请去他介绍经验,后来,他用同样的办法也成就了65中,现在,他又到新潮学校任校长,我们希望他还能再带出一个名校来。2012年市里组织百名校长进大庆65中现场学习观摩,都说明他的成功经验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在这里,我把李校长的六十条中的几条介绍给大家。
经验1:小胜靠力 中胜靠术 大胜靠智 全胜靠德
经验2:
可以说,他对教育管理的思考、对教学创新的思考,都是围绕这些思想和理念而展开的。
案例:
a 全面基础复习:知识点梳理,建知识体系,查缺补漏。
b 重点专题复习:强化重点题。
c 综合能力复习:重点实战。
d 强化记忆与应试策略:心态生物钟,系统知识能力。
经验10.三面黑板(给学生空间),能让孩子说明的,让孩子说,能让孩子展示的,让孩子展示。
经验11.三色笔(如何提问学生),
中等孩子上去改正——
经验12:常规教学五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