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雷祖听:《用连乘解决问题》评课稿》

(2017-06-20 10:36:37)
标签:

杂谈

分类: 听课评课

《连乘解决问题》评课稿
                                   雷祖听
听了郑英姿老师的《用连乘解决问题》一课,说说自己的一点想法。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一步乘法应用题的知识上进行教学的。课始,郑老师从生活情境引入,出示牛奶,一箱有几瓶,有几箱,每瓶几元,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找出要解答的问题。学生课堂上郑老师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分析和思考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使学生通过练习在多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了解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掌握用连乘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的活动,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1、注重数形的结合  
  郑老师要借助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来着力揭示知识的内在含义和知识之间实质性的联系,使之易于理解和记忆,并在潜移默化中开拓学生思维。如本节课的第一题练习,在解决“3箱牛奶有多少瓶?”这个问题,学生列出三个算式:4×6×3=72(瓶)、4×3×6=72(瓶)和6×3×4=72 (瓶),学生列的连乘算式到底什么意思呢?郑老师把3箱牛奶抽象成一个立方体,使学生清楚的明白每种算法第一步表示的意思(立方体的一个面),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数形的结合是相当必要的,可以通过形象思维这个中间环节提高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加深学生对某些抽象关系的理解;还可以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使数学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注重学生的说。
  在课堂中,呈现了不同的说的方式,个别说、小组讨论说、跟着同学一起说,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每个学生通过说展现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例题的三种算法,第一种是请本人说,第二种请知道他怎么想的说,第三种请能猜想到这位同学的想法说,重视引导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不失时机地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解题思路,每列出一个算式,就要求学生说出:“求的是什么?怎么想的?”,最大程度的培养全体学生数学语言的完整性。
  3、强调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中,郑老师不断地引导和鼓励,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去观察问题的习惯,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去解决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到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