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经开区沙城三小
经开区沙城三小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17
  • 关注人气: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洗手绢》评课稿

(2016-01-05 00:15:23)
分类: 听课评课

《洗手绢》评课稿

陈丽丽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由于年龄小,而表现出了活泼、好动、模仿力与表现力强的身心特点,因此教师在执教该年龄段的孩子时,要善于利用音乐的元素,让他们在游戏中去感受音乐,学唱歌曲。在这节课堂上,许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的《洗手绢》,许老师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开展课堂教学,学生无不享受着音乐带来的愉快体验。

       第一、教学整体构思清楚,能从不同角度设计,穿插多种学习活动,最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聆听《丢手绢》入手,引出“劳动”主题,到学生模仿家务劳动节奏,创编声势活动,简直就是一首美妙的劳动交响曲,将劳动项目具体化,继续强调“爱劳动”的主题。以上这些都为学习新课做了良好的铺垫。学习新歌与创编活动是本课的主要内容。教师鼓励学生投入到音乐之中,创编与众不同的歌词、动作,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第二、教学采用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进行设计,不是靠讲解灌输,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相互启发,并在音乐实践中获得。但是在学唱歌曲这一环节中,教师让学生一遍遍地学唱歌曲,对于学生演唱时的声音关注地不够,以致学生一味地重复。我想如果教师能从劳动时的心情去引导学生演唱歌曲,解决难点节奏,最后把歌词的创编环节用之前的节奏练习来取代,通过不同的节奏为歌曲伴奏,这样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则会显得更为充实,生动。   

        第三、把学习音乐、在音乐中受感染、受教育当作教学重点,利用学生易读易记的图画辅助教学如学习歌词时,贴出相应的图片,便于学生记忆歌词,降低了教学难度,更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

        许老师执教的《洗手绢》一课,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学习场面,以及在教师的自身素质方面,许老师那亲切的教学语言,优美大方地教学体态,都无疑为课堂上增添了光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