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3.24数学组:四下《轴对称图形》集体备课
(2015-06-25 22:49:28)分类: 其他教研活动 |
沙城三小研训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
2015.3.24 |
地 |
知心小屋 |
授课老师/主持人 |
陈伊伦 |
|
学 |
数学 |
参加对象 |
数学组 |
记录人 |
张艳燕 |
|
研训课题 /主题 |
四下《轴对称图形》集体备课 |
|||||
活动过程记录 |
||||||
一、与会老师签到 二、主备课人说教材。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的教学,让学生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这个目标所指实例,主要是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联系实际事例(如电梯的升降、风扇叶片的转动、对折一个图案)可以直观感受物体的平移运动、旋转运动、以及轴对称的平面图形,积累一些有关物体或图形的运动变化的初步体验。本单元继续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其内容与第一学段有较大的差异。课程标准要求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水平平移或竖直平移。通过把图形对折,找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或者在方格纸上补全轴对称的含义,锻炼他们的空间想像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三、备课讨论意见 雷祖听:突出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变化的思想方法,放手学生主动认识平移、实践平移。可以尝试放在三年级上。 张艳燕:学生已经初步知道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也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本单元继续教学轴对称图形,要通过对折图形,进一步识别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并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还在在方格纸上,根据对称轴一侧的图形,画一侧图形,补全轴对称图形。 夏慧华:在方格纸上补全轴对称图形,发展空间观念。对折轴对称图形,折痕两边会完全重合。建立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看着对称轴的一侧,应该想像出它的另一侧。这种想像加强了关于轴对称图形的体验,有助于空间观念的发展。 邱珠弟:可以在图形的已知一侧确定对应点,也就是在方格纸纵横交叉的点上。再引导孩子观察,发现两个对应点分别到轴对称的距离是相等的。最后利用这一发现去画另一侧的图案,把图形补全。 李国新:还可以设计一些倾斜对称轴的图形,做为拓展练习,开拓孩子的空间观念。 王凤英:课末可以来一个知识链接。在中国古代就对“对称”有了非常广泛的运用,比如前面看到的故宫建筑。在民间,“对称”被运用在了剪纸艺术上。出示剪纸的历史介绍,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艺术--“剪纸”的文化魅力。 |
||||||
活动反思 |
学生在第一学段初步认识过轴对称图形,已经知道对折的折痕是对称轴,在此基础上,本节课继续学习轴对称图形。教材通过三个环节(①折出并画出学过图形的对称轴,②画出图案或简单图形对称轴,③利用对称轴完成轴对称图形)的活动来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要让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本节课教师设计了四个环节,让学生在“感知-研究-创造-欣赏”活动中发展了的空间观念,同时也感受到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和探究数学的乐趣。 |
|||||
参加 人员 签到 |
李国新
夏慧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