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子冲突的处理方法

(2015-04-07 10:19:42)
标签:

健康

育儿

情感

教育

亲子冲突是一把双刃剑,它是破坏性的还是具有建设性的,取决于对亲子冲突的处理方法。今天为您讲解我在处理亲子冲突方面的一些方法,以及在处理亲子冲突时父母常常扮演的角色,希望能够给您一些帮助。
处理亲子冲突是青少年逐渐获得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青少年在冲突中能够获得一些社会知识和认知技能,同时父母在这一过程中也学会了逐渐给以青少年更多的自主性和尊重。那么亲子冲突的处理策略主要有哪些?
1.回避策略
转移冲突话题或行为,使冲突没有结果的停下来,达到双方没有输赢的目的。回避包括逃离现场或搁置不理。
2.屈从策略
一方同意或者遵从另一方的看法。通常是青少年屈从于父母,这说明了父母强的的支配地位,包括顺从、让步、忍耐等。
3.攻击反抗策略
双方使用使冲突恶化的语言或躯体表达形式,常见的有记恨(多为孩子记恨父母)、争吵(较多见)、顽固坚持(冲突双方都有可能)。
4.第三方策略
让与对立双方无关的第三方介入(比如心理咨询师或者学校的心理辅导员),目的是帮助双方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5.问题解决策略
冲突双方都做出让步,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包括平等对话、协商、讲道理等方式。这种方法是最优的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这种策略需要通过积极的亲子沟通来实现。在咨询中发现,沟通的过程中父母常常无意间流露出某些传统的角色,造成沟通的障碍,打消了孩子表达情绪的勇气。父母在沟通中常常不知不觉扮演了以下角色:
1)司令员角色 时时对子女发号施令。
2)法官角色 经常没有听子女讲完,不再审批就直接给孩子定罪。
3)道德家的角色 一再对子女采取说教的方式,告诉他们什么是“应该”、什么是“不应该” 的行为。
4)批评者的角色 总是嘲讽、批评或指责子女,认为父母永远是对的。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积极沟通策略。积极沟通策略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情感,传递爱的信息,最后达成共识,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亲子关系,积极的沟通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倾听这是沟通的第一步,与孩子沟通需要父母、子女彼此尊重,让孩子放心的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怕被拒绝。父母要放下自己的判断与批评,让孩子把话说完,全神贯注的听,眼神关注,适当回应。
2)接纳孩子常常很诚恳的想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感受,渴望被接受,希望父母能重视、了解自己的思想。积极倾听就是表达接纳的重要方式,接纳可以给子女提供一个安全互信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上,才可以做出建设性的改变。
3)注意语气语调。同样一句话,不同的语调说出来就会有不同的效果。父母应该用友善和信任的语气语调,避免批评或说教。
4)清楚的自我表达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要学会说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需要,而不包含责备的语气。例如:孩子上网太久,累得没有完成功课。伤害性的批评“你看看你,因为上网而把功课耽误了,就知道玩,你每天都这样玩,你就是贪玩成性,我看你没救了!”而建设性的批评可以是这样的“你昨晚因为上网,没写完作业。我很担心,你这样做不但伤身体(以关心孩子自身为主),也会影响到学习。我有些生气,因为你答应我不再沉迷网络,结果没有做到。希望(可以给孩子一下爱抚)从明天开始,你每天能先写完作业再玩。我相信这样一来,你能成为既会玩又会学习的优秀学生。”
再如:孩子放学晚归,父母可能是有担心又生气地说:“你去哪里疯玩了,也不给父母打个电话,出事了怎么办?”父母是想表达对孩子的关爱,但这种方式传递的却是责怪。正确的做法可以参考(语气要温和忠恳):当你放学晚回家,又不打电话回来时,我很着急,担心你会出事。我到处打电话询问你在哪里。
这样可以让孩子理解他的行为对父母产生的影响,而不会使孩子产生“爸妈讨厌我”的心理。同时,使用“我......”的语句时,父母也会意识到所说的是针对自己的感受而非责备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