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班写意《我的奶奶》教案

分类: 课题资料 |
执教者:林嫦嫦
教学目标
征,体验版画的独特韵味,并尝试用单色粉印版画的形式刻画自己的奶奶。
课前准备
老人不同动态的图片,老人版画作品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学生自带的爷爷奶奶照片,说说爷爷奶奶的趣事、难忘的事,描述
老人的长相和特征。
受。
二、深入感知,学习新知识
1、对比感知不同线的特点与质感。
纸张(光滑与褶皱)
树皮(细腻与粗糙)
肌肤(细腻与粗糙)
小结:
人的肌肤也如同树皮、
纸张一样呈现不同的纹理与质感、
可与用不同
的点线面来表现。
肖像照片,对比变化特点,如嘴角的形状变化,皮肤皱纹,粗糙等感受。
可以从局部到整体,
同时示范刻印老人的脸部造型特征,
并展示分析黑、白、灰的艺术效果。
三、深入学习版画造型表现方法
根据角度与重点,归类欣赏画家与学生的作品。
1作品欣赏一:观察人物不同角度的生动性。
《老人》哪里表现最生动?人
物造型表现语言的特点是什么?(线描,黑白灰)
也可从人物的正面、侧面不同的角度来欣
2、作品欣赏二:观察人手的不同姿态,使人物表现更加具有生动性。
四、学生作业
4月份美术特色随笔:《我的奶奶》
执笔者:林嫦嫦
因此,《让爷爷奶奶高兴》一课中,我首先在课前安排幼儿回家用调查采访的方式了解家中老人,如老人的生日、年龄、年轻时做过的工作、最自豪的事、现在最大的愿望、生活上的特殊需要等等,同时还有学生自己想了解的其他情况并制作“我家老人小档案”,收集老人过去所获得的荣誉、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和老人的小故事等进行课上交流,用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平时总被孩子们忽略的东西,去触动学生们记忆的闸门,将他们带入爷爷奶奶年轻时的辉煌岁月。对爷爷奶奶由衷地产生崇敬之情。
在理解爷爷奶奶的特点这个环节,让学生回忆爷爷奶奶在生活中的表现,自己起来说爷爷奶奶的事例,在一个个生动的事例中孩子们发现原来诸如唠叨,健忘等特点是所有爷爷奶奶的普遍现象,从而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从理解到付出需要一个情感慢慢酝酿的过程,视频短片《接电话》的引入,让学生们意识到其实明明拒绝接奶奶电话的事情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孩子们结合自己平时所做去谈想法、议对错,能够更深刻领悟和理解老人的特点和良苦用心,从根本上改变自己今后的行动。
《孩子,请听我说》成为孩子情感迸发的高潮处,孩子们被深深感动着,他们内心深处此时已经能真正感受老人们那无私而伟大的爱,情感升华处,必是行动改变时,此环节恰到好处地激发了孩子们从自己做起,自发地去体贴、爱戴身边的老人。最后当堂制作“孝心卡”,课后用切实的行为向老人尽孝。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走近了既熟悉又陌生的老人,获得老人的第一手资料;还引发了他们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和交流,我也积极参与其中。面对面的交流更让课堂活跃起来,从孩子们的微笑和眼泪中我们可以看到文本、学生、老师互动对话,激起了大家情感的共鸣。
这样情境式的品德教育才真正地回归了儿童的生活,使儿童在生活化的课堂中自省自悟,达到不见一字、润物无声的效果,更丰富和深化了学生们的生活经验。作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只有不断挖掘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学生一起交流、一起分享,共同获得情感体验,真正地成为学生活动中的学习伙伴,同时又起到组织、帮助、鼓励、引导、促进、服务的作用。
http://s7/mw690/005ZYHRfzy7bjVh9btc26&690
http://s11/mw690/005ZYHRfzy7bjVhe3oeaa&690
http://s10/mw690/005ZYHRfzy7bjVhiq1349&690
http://s10/mw690/005ZYHRfzy7bjVhmS4p69&690
http://s15/mw690/005ZYHRfzy7bjVhrthA0e&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