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极限变形:铲子

分类: 课题资料 |
龙湾八幼
活动目标:
1、在观察了解铲子特征的基础上,夸大并任意变形铲柄、铲身,启发幼儿想象,引导幼儿大胆地进行创造性作画,并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2、发展幼儿观察、求异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审美能力。
3、锻炼强化意识,体验无拘无束创造作画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音乐、勾线笔、白纸
活动过程:
一、引题,认识铲子(出示实物)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你见过它吗?在哪见过?你见过的铲子是什么样子的?
2、小结:原来铲子是由长长的铲柄和半椭圆的铲身组成的。
二、铲子的变形
(一)铲身的变形
1、导语:除了我带来的这个铲子,季老师还带来了其他不一样的铲子,变变变——
师:铲子怎么了?(变大了)哪一部分变大了?(铲身)
总结:哇,铲身变的这么大,它还会继续变哦。
2、继续把铲身变形
师:这样的铲身像什么?
总结:说的真好,这个锅身还用了波浪线以及各种形状的线条。
(二)铲柄变形
1、师:还有更神奇的呢,变——谁能告诉我,这次铲子哪一部分发生了变化?(铲柄)变成了什么样子?
2、教师示范作画
师:你们想不想看看老师的铲子,我要现场来设计一款。我已经把铲身画好了,接下来将铲柄进行变形了,看看我画上了什么线条(有折线、螺旋线、还有波浪线),注意最后要将铲柄和铲身连起来,我的铲子设计完成了,是不是很神奇,你们是不是也想动手来试试看。
3、幼儿操作,选择以画好的铲柄或者铲身,画出形状奇特的铲子。
师:我这里还有很多没设计完的铲子,你们可以选择设计铲柄,也可以设计铲身,请你们来任意设计一款,看看谁设计的最奇特。注意了,要像老师一样,把它变大,变奇特。
三、启发创造作画
1、幼儿自主讲述铲子
师:谁愿意上来介绍下你设计的铲子,你把铲子的哪部分发生了变化?你画的铲子像什么?
启发想象:
(转换各个方位)如果我把这个铲子转一转,像什么?可以添画些什么呢?
2、教师二次示范(边画边讲解故事)
师:你们的想法真多,我也来变一变,看看我会把它变成什么样子?
3、请幼儿创造作画
师:请你们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铲子来变一变,可以选别人的,也可以选自己喜欢的,看看谁的想法最奇特,最了不起。画完,还要请你们用完整的话,把自己的想法,画的内容说一说,编个小故事跟大家一起分享!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协助。
四、互动评价
1、幼儿自主讲述画面内容:谁来说说自己作品的故事
2、教师肯定幼儿的创造:今天小朋友的想象力都很丰富,把铲子变成了……等等,有的还能够利用线条的粗细搭配装饰作品,使画面更加丰富,并且每个作品里面都有一个小故事,现在我们去教室里和更多的小伙伴们分享故事吧http://s10/mw690/005ZYHRfzy79KN0Oes959&690
http://s7/mw690/005ZYHRfzy79KN0QM86f6&690
http://s9/mw690/005ZYHRfzy79KN0TuIg58&690
大二班极限变形:铲子
龙湾八幼
一系列的极限变形活动之后,孩子们对于意象绘画的流程很熟悉了,让我很困惑的事,每次我出示今天要画的材料的ppt时,孩子们总能很快说出这个材料是由什么东西组成。
这次我改变了之前一贯的思维,开头出示实物铲子,从谈话的角度和孩子们讨论这是什么?你见过吗?在哪里见过?你生活中见过的铲子和我今天的铲子一样吗?这样的方式更加拉近我和孩子们的距离,更加激发了孩子们想要表达的欲望。不在像之前一样,这是什么?由什么组成?这样生硬的话语。
在第二个部分铲子的变形,透过孩子的作品我发现出示的ppt对于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还是偏简单,我只是用了各种线条,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在加上形状会更加完美。幼儿作画过程中发现孩子们都能运用各种线条来创作,进行夸张变形。对于个别几个变得不够夸张的孩子,进行个别指导。
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在发散幼儿的思维这块,更加细心的引导,使以后的活动能更成熟,更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