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短诗五首
(2019-02-26 10:35:59)分类: 九年级教学指导书 |
课题 |
3.短诗五首 |
|
教学目标 |
知识和能力:流畅朗诵五首诗歌,把握诗歌节奏,感受诗歌韵律美 过程和方法:发现新诗的共同特点,去探究裸读新诗的基本策略;通过品读意象、发现言语特异处,感受《月夜》中独立坚强的形象和《风雨吟》中不畏风雨勇敢年轻的舵手形象,体会《萧红墓畔口占》中诗人的寂寞孤独的情思,感悟《断章》中“事物的相对性”和《统一》中“保持思想、个性的独立性”的哲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歌情思、哲理,培养勇敢无畏、独立坚强 的个性 |
|
教学重难点 |
1. 2.体会诗歌情思、哲理,培养勇敢无畏、独立坚强的个性 |
|
教学方法 |
裸读法、品读法、比较法、讨论总结法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辅助教学 |
|
教学过程 |
1.直接导入 2.自由朗读五首诗歌,初步感受诗中形象 3.你最喜欢哪一首诗,为什么?
4.五首诗歌,内容不同,风格各异。 (1)读《月夜》《风雨吟》,我们能明确捕捉到诗中的鲜明形象。
以“透过 预设1:《月夜》“我”的形象高大、挺拔、独立、坚强(霜风、明月、极高的树,衬托了“我”的形象;“并排立着”“没有靠着”,突出了“我”的形象) 预设2:《风雨吟》年轻舵手勇敢无畏,不惧风雨(风、雨、海、舟,衬托了舵手的形象)
(2)诗歌中不仅有鲜明的形象,往往还蕴含着深沉的情感。读《萧红墓畔口占》,“透过 预设:“寂寞的长途”“长夜漫漫”感受到诗人的寂寞、孤独,“红山茶”既感受到诗人浓烈的思念,也仿佛看到萧红年轻的生命之花。 (3)现代诗歌中也有哲理。
“透过 预设:“明月装饰了我的窗子,我装饰了别人的梦”,说出了事物的相对性。 “繁花是一种谎言。”思想个性统一了,就只剩下单一了。呼吁人们要保持个性与思想的独立。独一无二,才能多样繁花。 5.五首诗歌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现代诗歌,或者抒发诗人情感,或者蕴含哲理,或者有鲜明的形象) 出示:
现代诗是对现实、人生、自我的更加深刻与独特的揭示。
6.思考:如何读出诗歌中的形象、情感、哲理? 出示,并总结:一是把握现代诗的心灵存在(把握现代诗的内在情绪、生命自觉);二是抓住现代诗的言语发现(揭秘其内向性、悖论性和超现实性的特性)。 7.总结 现代诗最大的特点不是诗歌告诉我们什么,而是诗人心灵的感觉。
|
设计意图: 1.尊重学生原始读诗感受,以初读感受为起点,逐步深入细致解读诗歌
2.主问题,拎起五首诗歌的解读。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意象和关键字词,把握形象,感受情感,感悟哲理。
3.通过比较,初步感受现代诗歌内容的特点
4.思考,讨论,总结:裸读新诗的基本方法。 |
作业设计 |
A.在五首诗歌中选择喜欢的背诵并默写;课外拓展选读新诗并做批注 B.在五首诗歌中选择喜欢的背诵并默写 |
|
板书设计 |
裸读新诗
现实、人生、自我
|
|
教学反思 |
《短诗五首》是一个独特的选编。备课时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要将这五首短诗编在一起?有什么共同性?(都是现代诗歌,且是短诗)编者意图是什么?既然手头还没有《教师用书》,那就裸读。既然师生都要面临裸读新诗的局面,新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如何裸读新诗?这就成了我思考的问题。和孩子一起裸读,去“发现新诗的共同特点,去探究裸读新诗的基本策略”,这是这堂课的教学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