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2017-05-04 18:22:33)
分类: 七年级教学指导书

教学目标:

1.运用略读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重点)

2.小组合作讨论,感受本文说理的清晰透彻、语言庄重又灵活的特点。(难点)

3.结合生活经验,辩证理解人生苦乐,初步形成尽责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人生在世,总是苦乐掺杂,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谈谈,你觉得人生最苦是什么?人生最乐又是什么?

2.今日,看看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二、字词积累

(屏显:揽 失意 契约……强调: 悲天人)

 

三、知人论世

(屏显: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

 

四、自学任务一

     1.这单元要求同学们学会略读,我们在《驿路梨花》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都尝试过。《最苦与最乐》也需要同学们进行略读,文章1200字左右,请同学们在3分钟内读完文章,边读边理清文章内容。读完后用2分钟时间完成下列内容框架图。

http://s10/mw690/005ZYD4Vzy7aOqXnpDX49&690



 

①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② 最乐的事:责任完了③君子有终身之忧 ④责任要解除,而不是卸载。)

师总结:在梁启超看来,最苦之事是负责任,最乐之事是尽责任。在此基础上,梁启超还进一步解释了我们可能会存在的两个问题,论述十分严谨又充分。

 

五、文体特征

    1.那么,从体裁上来讲,本文就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议论文就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小说有三要素,那么议论文也要把握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作者所持观点、看法。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论点有时有明确的语句,有时需读者去提取、概括。反问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必须是陈述句。

    2.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能直接从文章中提取么?

      (尽责任方能得苦中真乐)

    3.论据: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事例和数据。

理论论据包括名言警句、谚语格言等。

4.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学生有所了解即可,着重强调中心论点。)

 

六、自读任务二

    在梁启超看来,尽责任方能得苦中真乐。大家认同这个观点么?那么作者是如何将观点表达得入情入理,让读者看完后就心悦诚服呢?我们可以想想,作者是怎么写的?

    再读课文,找找文章的具体语句加以分析。提醒,这是一篇自读文章,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将课文旁边的批注利用好。(生找)

小组合作讨论。

师明确:

    ①排比设问开头,引起读者思考。

(把贫困老死当作人生最大的痛苦,正是多人的想法。否定这些答案,读者寻找新的、合理的答案,自己的观点就水到渠成地出现在读者眼前。)

    ②举例论证:易于读者接受。

(举生活常见例子:承诺未办、欠钱未还、恩惠未报答、得罪人未赔礼,充分论证“人生最苦在于责任未尽”的痛苦。)

   ③引用论证:增强文章说服力。

(引用古语“如释重负”、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形象表达“尽完责任”后的轻松愉悦的心情,从而证明“人生最乐在于尽责”的观点。)

(引用孟子和曾子的话,说明志士仁人和君子以天下为己任,日日尽责,日日苦中得乐,从而证明“人生最乐在于尽责”的观点。)

 

七、感悟思考

     联系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文章中“人生苦乐”的理解 。

 

八、课外拓展

  梁启超对人生苦乐有自己的观点,那么,他本人也是个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家,他期待年轻人都能承担起自己的家国之责,在责任中收获人生之乐。再来读读他《少年中国说》的片段: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