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食生的概念:食有生命的食物
生
不等于 非熟的
是指:未死的,富含生命力的
食生living
food
不等于 生食 raw food
是指:仍有生命的 living food
成功食生:
1. 百病早愈——各式各样的顽疾都会奇迹般减退、消失。伤口特别快痊愈。
2. 抵抗力增强——几乎不会生病。关节功能特别好,身手矫捷。
3. 睡得好——容易休息充足,睡少少休息多多,所需睡眠减少。
4. 精力充沛——减疲劳、体能及脑力增长,长时间劳碌不累,能保持精神焕发。
5. 思路清晰——灵感泉涌,特别容易跟内在的自己及宇宙沟通。
6. 身材娇美——终生保持最理想的身材体型。
7. 保青春、返老还童——样貌及细胞的年龄都越来越年轻,肌肤回复幼嫩。
8. 时常感觉良好——愉悦自在,内心常怀喜乐。
9. 灵修大进——更容易“搭通天地线”,感应力增加,练功境界提升。
10. 更可爱可亲——人缘佳,气质提升,心情靓。
食生的生活:
非一般的健康
非一般的習慣
非一般的口味
非一般的見識
非一般的心情
非一般的境界
非一般的氣質
奇迹?
酵素 (enzymes) =生命力
食得死,人就沒有生命力
41摄氏度——破坏!
怎样食生?:
1.水果 75%
2.蔬菜 20%
3.果仁、种子 5%
食生的方法:
1.一步到位—— 100%
2.逐步提升—— 40%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早餐生;午餐熟;晚餐:熟
早餐生;午餐生;晚餐:熟
早餐生;午餐生;晚餐:生
食生比例 效果
100% 100%
95% 70%
90% 60%
80% 50%
70% 40%
60% 30%
50% 25%
周博士认为,第一种一步到位的方式效果更好。
食生的步骤:
1. 先戒掉肉类,再戒蛋奶,再戒小麦。
2. 尽量不吃人工添加剂、加工食品。
3. 尽量多吃本地的、当造的、有机的、新鲜的食物。
4. 逐步提升食生比例,尽量减少过份烹调。
5. 晚餐尽量早吃,尽量少吃。戒宵夜。
6. 尽量不外出用膳,尽量在家做饭。
7. 尽量减少调味。
8. 尽量减少每一餐的食物种类。
9. 饿了才吃。
10. 静静的吃。
可以吃什么?
A ——食生、單一、天然、全素
A——食生、天然、全素
A-——食生、全素、美食
B——熟食、美食
C——熟食、美食、化學處理
D——熟食、美食、蛋奶肉、化學處理
绿色饮食的注意事项:
食生──只食未死的东西(没有经过约41℃的高温)。
食素──蛋奶肉都绝不适合人类。
原状──未经工业加工,只是天然的模样。
原味──不调味加味。
在地──只吃就近种或采摘的作物。
正确比例──约 75% 水果、 20% 绿叶菜、 5% 种子及果仁。
正确组合──例如蛋白质不与碳水化合同时大量吃,吃时不喝喝时不吃。
正确次序──例如先吃易消化的,再吃难消化的。
状态──不饿时不吃,心情欠佳不吃。身体不适时不吃。
份量──永不吃过饱。
时间──只在日出后、日落前吃。
速度──细嚼慢咽,食不言,吃时放下万缘(不阅读、不看电视,不听电话等)。
态度──悠闲自在地吃。
断食──定期停吃。
请看事实:
(1) 病人食生九成多康复——匈牙利籍塞凯利医生(Dr Edmond Szekely)在1937-70年间,用了33年的时间纪录123,600位病人的病情,他令他们全部食生。结果这大批病人有90%以上康复(其中17%早已被判定「无药可救」),而另一些没有生食的病人充当控制组,并无奇迹出现。
(2)
食生动物超健康一生——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前,德国罗斯托大学的科拉思(Prof
Kollath)用加工食品养大了一批动物,那些食物几乎全无维他命,只有很少矿物质。初时,这些动物看来仍然颇健康,但是一到成年,纷纷患上衰竭性的慢性病--就如照西方饮食习惯吃喝的大众那样:骨质疏松、肠毒血症、烂牙、内部各器官损毁。科拉思教授于是给牠们吃维他命补充剂,但是全无起色。后来他给牠们食生:只吃以蔬菜为主的新鲜素食,即恢复了健康。他同时养大了另一批动物,牠们从未吃过加工食品,只是食生,结果全部没有患上那些衰竭性的慢性病,「超健康」一生。
(3)
食生智商急升——著名生食教育家维多利亚‧布坦科做了这个实验,对象是一群大学生,其中一半吃平日习惯的熟食,另一半全食生2日(本来她要求大家食生一星期,但无人相信自己办得到)。实验前后全体对象都做了智商(IQ)测验,结果(连布坦科自己也没有预料到)食生2日那一组,智商提升了40%!
(4)
运动员食生体能大增——1930年代,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诊所主任艾默教授(Prof Karl
Eimer)找来一批运动员,让他们接受训练上阵,吃平日一般的熟食,仔细量度他们的成绩。过了两星期,他令他们100%食生,照样受训。结果,所有运动员无一例外体能全面提升,成绩超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