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剪贴画类型课的评价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三中心小学
柴玉如
“造型·表现”有4课是关于剪贴画的。关于做剪贴画时的色彩搭配和构图等问题,在绘画类型的课中有所涉及,这里就不再重复。这里重点谈对用纸习惯的评价。学生对纸材的认识,只有通过折、叠、剪、撕、粘等方式去体验,才能体会出纸材带来的乐趣。但针对学生年龄小的特点,在教学中首先要考虑使用剪刀的安全性。因此,在上课一开始就要明确剪刀的使用,此外,还要考虑纸的收纳及如何剪纸才更绿色等实际问题。
怎样用纸更绿色呢?(1)科学收纳袋:在一开始,就提出要求,彩色纸、剪刀、胶棒等美术用具要放个文件袋里,用谁拿谁。(2)绿色剪纸法:课上需要剪下来要用的图形,先沿着一边画出来再剪,依次向另一面推进,而不是想得到一个圆,在中间抠个洞,那样就浪费了纸。(3)剩下纸的安置:我们设置了“宝贝计划”,将剪剩下来的纸统称为“宝贝”,凡是大于自己的小手掌的,就都留起来,用作下一堂课的使用,这样节约了纸张,也为以后的剪贴画课做了材料上的准备。(4)纸屑的存放。上剪贴画的课让老师最头疼的就是卫生了。一开始明确要求剪下来的小纸屑要揉成一团放到书箱,课后统一扔。课后我们采取做游戏的方式。两位同学拿着“篮球筐”(垃圾筐)按顺序去收,其他在座位上的同学则将事先揉好的“篮球”(纸团)投到“篮球筐”中。课后比一比,谁投的“篮球”最小,谁投放的最准,谁的地面和桌面保持的最干净,则是我们班的灌篮高手和卫生之星。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方式,学生通过对照自己有没有将自己的彩色纸、剪刀、胶棒等合理的放到了文件袋里;有没有遵循我们的绿色剪纸法;有没有实施我们的“宝贝计划”;纸屑是又少、又规矩的投放了吗?这些学生都可以根据一开始提出的教学要求进行参照,简便而且容易实施。在评比的过程中本着一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原则,把权力交给学生,例如在在评选出灌篮高手和卫生之星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去评,班里的每一列都会评出一名卫生保持最干净的孩子,评选出来的学生,以小粘贴作为奖励。另一方面,当小粘贴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可以推举为美术课上的小助手,帮助大家发作业、收作业等,这种赋予学生权利的奖励,比物质上的奖励更受欢迎。我发现通过这种有趣的游戏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评价的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了,另一方面也懂得节约绿色用纸和保护自己的环境了。看来转变评价策略也是一种途径。
人们常说:“好习惯,早养成”,
低年级学生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因此,一些习惯细节要提前要求。例如:课前准备,不单准备的是美术用具,还要准备好自己的上课状态。对美术用具摆放的要求:除了有绘画课时桌面上有勾线笔和美术书,其它课一律只有一本美术书,统一放到桌子的左上角,美术用具放到书箱,这样对低龄学生注意力低的特点,起到了的补充作用。上课时,还要学会倾听,用眼、耳、心跟着老师、跟着发言的同学走。在画画时,坐姿是否按照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的要求来了。这些小小的习惯要求,都将作为课堂评价的一部分,在每一环节,只要表现的好,就可以以小粘贴和赋予权力作为鼓励,这也符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