矾石汤,导湿下行,收敛心气,主治脚气冲心。矾石即明矾
(2023-11-04 15:43:47)
标签:
中医 |
矾石汤,导湿下行,收敛心气 ,主治脚气冲心。矾石即明矾
用法用量
以浆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脚。
功用
导湿下行,收敛心气。
主治
脚气冲心。
方义
患者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趋下,留滞不去,郁蒸成热,湿热毒邪上冲于心,故见下肢肿大,麻痹不仁,屈伸不利,而心悸不安等,治以矾石汤。矾石即明矾,《神农本草经》云:“主寒热泄痢,白沃,阴浊,恶疮,目痛,坚骨齿。”《本草纲目》则载其功用有四:,矾石之用有四:吐利风热之痰涎,取其酸苦涌泄也;治诸血痛,脱舡,阴挺,疮疡,取其酸涩而收也;治痰饮,泄利,崩带,风眼,取其收而燥湿也;治喉痹阴疽,中盅,蛇虫伤螫,取其解毒也。”矾石性燥,徽涩,能却永燥湿解毒,毒解湿收,则不冲心,脚肿亦消。正如沈明宗所云:“因上中二焦之气先虚,相招外邪,互蒸成热,上冲于心,即地气加天之谓也。故用矾石味酸性温,煎汤淋洗,善能收湿澄浊,清热解毒;然湿从下受,当使下渗而去,则不冲心矣。”
本草新编,矾石
矾石
矾石,味酸,气寒,无毒。去鼻窍之肉,除骨髓之热,劫喉痹,止目痛,禁便泻,塞齿疼。洗脱肛而涩肠,敷脓疮而收水,吐风痰而通窍,平痈肿而护膜。外治甚效,而内治亦神,然可暂而不可常者也。
或疑矾石味酸,宜敛毒而不宜化毒,何以痈疡之症用之,毒易化耶?不知矾石之化毒,正在味酸。矾石,有形之物也,然入之汤药之中,则有形化无形矣。存酸之味于散之中,即行散于酸之内,既消毒而又不散气,此功效之所以更神也。
或问岐伯有云:久服矾石,必伤人骨。有之乎?曰:矾性最急而且燥,能劫水,故不利骨与齿耳。盖齿亦骨之余也。肾水虚者,断不可轻用,恐已耗而又耗也。
矾石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卷上。具有导湿下行,收敛心气之功效。主治脚气冲心。
矾石二两。用法用量
以浆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脚。
功用
导湿下行,收敛心气。
主治
脚气冲心。
方义
患者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趋下,留滞不去,郁蒸成热,湿热毒邪上冲于心,故见下肢肿大,麻痹不仁,屈伸不利,而心悸不安等,治以矾石汤。矾石即明矾,《神农本草经》云:“主寒热泄痢,白沃,阴浊,恶疮,目痛,坚骨齿。”《本草纲目》则载其功用有四:,矾石之用有四:吐利风热之痰涎,取其酸苦涌泄也;治诸血痛,脱舡,阴挺,疮疡,取其酸涩而收也;治痰饮,泄利,崩带,风眼,取其收而燥湿也;治喉痹阴疽,中盅,蛇虫伤螫,取其解毒也。”矾石性燥,徽涩,能却永燥湿解毒,毒解湿收,则不冲心,脚肿亦消。正如沈明宗所云:“因上中二焦之气先虚,相招外邪,互蒸成热,上冲于心,即地气加天之谓也。故用矾石味酸性温,煎汤淋洗,善能收湿澄浊,清热解毒;然湿从下受,当使下渗而去,则不冲心矣。”
本草新编,矾石
矾石
矾石,味酸,气寒,无毒。去鼻窍之肉,除骨髓之热,劫喉痹,止目痛,禁便泻,塞齿疼。洗脱肛而涩肠,敷脓疮而收水,吐风痰而通窍,平痈肿而护膜。外治甚效,而内治亦神,然可暂而不可常者也。
或疑矾石味酸,宜敛毒而不宜化毒,何以痈疡之症用之,毒易化耶?不知矾石之化毒,正在味酸。矾石,有形之物也,然入之汤药之中,则有形化无形矣。存酸之味于散之中,即行散于酸之内,既消毒而又不散气,此功效之所以更神也。
或问岐伯有云:久服矾石,必伤人骨。有之乎?曰:矾性最急而且燥,能劫水,故不利骨与齿耳。盖齿亦骨之余也。肾水虚者,断不可轻用,恐已耗而又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