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灵胎,有药无方,有方无药。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尊经崇古,反对一方加减治百病

(2023-10-11 13:13:18)
标签:

中医

医学

《医学源流论》·卷上·方药离合论

清朝 医学源流论 徐大椿 著

方之与药,似合而实离也。得天地之气,成一物之性,各有功能,可以变易血气以除疾病,此药之力也。然草木之性,与人殊体,入人肠胃何以能如人之所欲,以致其效?圣人为之制方以调剂之,或用以专攻,或用以兼治,或相辅者,或相反者,或相用者,或相制者。故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其性。操纵之法,有大权焉,此方之妙也。若夫按病用药,药虽切中,而立方无法,谓之有药无方,或守一方以治病。方虽良善,而其药有一二味与病不相关者,谓之有方无药。譬之作书之法,用笔已工,而配合颠倒,与夫字形俱备,而点画不成者,皆不得谓之能书。故善医者,分观之,而无药弗切于病情;合观之,而无方不本于古法。然后用而弗效,则病之故也,非医之罪也。而不然者,即偶或取效,隐害必多,则亦同于杀人而已矣。至于方之大小奇偶之法,则《内经》详言之,兹不复赘云。

兰台轨范,序

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名,而后求其病之所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病状所由异,然后考其治之之法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或病名同而病因异,或病因同而病症异,则又各有主方,各有主药,千变万化之中,实有一定不移之法。即或有加减出入,而纪律井然。先圣后圣,其揆一也。自南阳夫子以后,此道渐微。六朝以降,传书绝少。迨唐人《外台》《千金》,不过褒集古方,未能原本《内经》,精通病变,然病名尚能确指,药味犹多精切。自宋以还,无非阴阳气血寒热补泻诸肤廓笼统之谈,其一病之主方、主药茫然不晓。亦间有分门立类,先述病原,后讲治法。其议论则杂乱无统,其方药则浮泛不经,已如云中望月,雾里看花,仿佛想象而已。至于近世,则惟记通治之方数首,药名数十种,以治万病。全不知病之各有定名,方之各有法度,药之各有专能。中无定见,随心所意,姑且一试,动辄误人,余深悯焉兹书之所由作也,本《內经》以探其源,次《难经》及《金匮》《伤寒论》以求其治。其有未备者,则取六朝唐人之方,以广其法。自宋以后诸家及诸单方异诀,择其义有可推,试多获效者附焉。庶几古圣治病之法,尚可复睹,使学者有所持循,不至彷徨无措。至于推求原本,仍当取《内经》《金匮》等全书,潜心体认而后世之书,亦当穷其流派,掇其精华,摘其谬误,而后此书之精意,自能融会贯通,而心有实获,则变化在我矣

乾隆二十九年四月 洄溪徐灵胎书于吴山之半松书屋


徐灵胎先生好像有先见之明,恐后人托名误导世人,在去世前半年,自己编写了编年谱向世人交代自己的一生。伪托之事依然层出,其在世时出版的书籍11种,后世以其名号出版的书籍有56种(包含其真正著作)。徐灵胎先生对于医学,主张尊经崇古,反对一方(六味,八味)加减治百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