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士铎,宣郁通经汤,方解,医案

(2023-09-09 20:33:19)
标签:

中医

宣郁通经汤

陈士铎,辨证录,调经门
八、经水未来腹先痛:妇人有经前疼痛数日后行经者,其经水多是紫黑之块,人以为热极也,谁知郁极而火不能化乎。夫肝中有火郁则不扬,经欲行而肝气不应,则拂抑其气而痛生。 然经满则不能内藏,肝中火气焚烧,内逼经出,而火亦随之而怒泄。其色紫黑者,水火两战之象也。成块者,火煎成形之状也。经失其为经,正郁火内夺其权耳。治法似宜大泻肝中之火矣。然泻肝之火,不解肝之郁,则热之标可去,热之本未除也。方用宣郁调经汤
    白芍(五钱) 当归(五钱) 柴胡(一钱) 香附(一钱) 郁金(一钱) 丹皮(五钱) 白芥子(二钱) 甘草(一钱) 黄芩(一钱) 炒栀子(三钱)水煎服。连服四剂,下月断不先腹痛而后行经也。
    此方补肝之血,又解肝之郁,利肝之气,又退肝之火,所以奏功如神耳。
此症用香草散亦佳。
    香附 茯神(各三钱) 玄胡索 甘草 神曲 天花粉(各一钱) 炒栀子 黄芩(各二钱) 白术 生地 麦冬(各五钱) 陈皮(五分)水煎服。


【正宗配方组成剂量】白芍15克(酒炒),当归15克(酒洗),丹皮15克,山栀子9克(炒),白芥子6克(炒研),柴胡3克,香附3克(酒炒),郁金3克(醋炒),黄芩3克(酒炒),生甘草3克。

【用法用量】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方歌】

经前腹痛郁化火,归芍丹皮栀芩柴,

香附郁金白芥草,宣郁通经效果好。

【功用】舒肝理气,养血滋肝.。.

【主治】妇人有经前腹疼数日,而后经水行者,其经来多是紫黑块。症见经前少腹胀痛,拒按,经量少或行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但血块排出后:则痛减。伴头晕口苦,胸胁胀满,舌质红,苔黄,脉弦或滑数。

【加减】少腹疼痛而舌红脉数者,加川楝子元胡理气止痛;经行不畅者,加红花、桃仁活血通经;本方可加川芎,以理血中之气。

加减:少腹疼痛而舌红脉数者,加川楝子、元胡各6克理气止痛;经行不畅者,加红花、桃仁各10克活血通经;前方加川芎9克理血中之气尤妙。

青主曰:“水煎服,连服四剂,下月断不先腹痛而后行经矣。此方补肝之血,而又解肝之郁;利肝之气,而又降肝之火,所以奏功之速耳。”

此方以归、芍养血柔肝;丹皮、栀子、黄芩泄肝之郁火;柴胡、香附舒肝解郁;郁金、白芥子化瘀散滞,疏通气血;甘草调和药性,使诸药各尽所能。故此方舒肝解郁,养血清热,疏通气血,对于肝郁化火之经前腹痛,用之效果甚著。此方归、芍酒制,养血而升散解郁,香附酒炒,郁金醋炒,增强理气化瘀之功;黄芩酒炒则寒不伤胃,栀子炒用、白芥子炒捣,均制其寒凉之性也。此方药物炮制事关疗效,不可轻忽。再则,此方药量不可随意加减,余临证一般使用原量良好。观归、芍、丹皮量较重,意在养血舒肝清热。其余舒肝理气,化瘀去痰,清热通经,均为佐使之用,故用量较轻。主次分明,则效如桴鼓

方中归、芍酒制,养血而升散解郁;香附酒炒,郁金醋炒,增强理气化瘀之功;黄芩酒炒则寒不伤胃;栀子炒用、白芥子炒捣,均制其寒凉之性也。此方药物炮制事关疗效,不可轻忽。

【医论】月经是妇女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绝大多数妇女在行经时是毫无痛苦的,仅有少数妇女可在月经期或前后,有腰腹部不适或轻微疼痛的感觉,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并非疾病。如果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时,并且延及腰部或双下肢,历时数小时或数日,伴有剧烈头疼、呕吐、精神兴奋,或面色苍白、手足厥冷、冷汗淋漓等症状时,则称为痛经。

痛经的病因病机,可由于七情、六淫、内伤等所致。其发病的因素可与素体之差异及经期生理环境等有密切关系。于经期或经期前后受到致病因素的干扰,导致冲任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发为痛经。

痛经的发病有虚实之分,虚者多责于肾,实者多责于肝,但痛经夹虚者多,全实者少;实证多发生在经前将行之际,虚证多发生在经后将净之际,其病机可有气滞、血瘀、寒凝、气虚、血虚、肾虚等。这里所说痛经,是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所致。盖气随血行,气滞则血瘀而流行不畅,故经将潮而先腹痛,化火则血被煎熬成紫黑块状。其症因火属实,故得热痛剧,腹痛拒按。治以开郁降火,舒肝止痛之宣郁通经汤,则经行通畅,可无痛经之虑矣。

【验案】

1.刘xx,女,24岁,已婚,太谷县人。

初诊:近年来,每于经前数日小腹绞痛难忍,经水来潮疼痛即减轻。月经紫黑,血块甚多,经行不畅。经前1周内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胸胁憋闷,纳差泛恶,寐劣而睡梦纷纭等肝郁化火之症较甚;闻其经期又将至,先有口苦烦躁之兆,视其面红郁热,舌质红而苔黄腻,诊脉弦滑有力,证为肝郁化火,气血阻滞不通。治以舒肝清火,疏通经脉,方用宣郁通经汤加味:酒白芍15克,当归15克(酒洗),川芎9克,柴胡3克,酒香附3克,醋郁金3克,酒黄芩3克,炒栀子6克,元胡6克,红花9克,丹皮15克,炒白芥子6克(研碎),甘草3克。水煎服,3剂。二诊:药后腹痛大减,烦躁、口苦等郁热之症均有好转。月经昨日来潮,血块减少,经行较畅,察舌质尚红,但苔变白而薄,肝郁仍宜化解,清火似宜少用,以其经行之际,不宜苦寒太甚,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味:当归15克,酒白芍18克,柴胡3克,云苓10克,白术12克,丹皮6克,炒栀子6克,醋香附6克,丹参12克,甘草3克,薄荷3克,水煎服3剂。

三诊:药后经行五日而净。经后腰困黄带多,体倦纳呆,脉象沉弦细,证属肝郁克脾,冲任亏虚,带脉失约,脾湿下注。治以舒肝解郁,健脾固带,方用易黄汤加味:炒山药30克,炒芡实30克,盐黄柏3克,酒车前子6克(包),柴胡3克,白果仁6克(研碎),续断1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12克。

四诊:上方服4剂而腰困带下获痊。次月经前已无烦躁腹痛之症,舌淡苔白,脉象和缓,肝郁火热之象尽消。经前腹痛终获痊愈。

经前腹痛一般属于实证,此例即为青主所曰肝郁化火之经前腹痛经前烦躁多怒,口苦咽干,舌红脉弦为辨证要点。投以宣郁通经汤以清解郁火,加川芎、元胡、红花活血理气止痛。药后肝气顺而郁火清,气血和调故腹痛大有好转。经期以丹栀逍遥散加丹参、香附继续舒肝清热,调理气血。经后腰困黄带较甚以易黄汤清任脉之湿热,加柴胡舒肝升散脾湿,续断、龙牡固摄带脉,数服而带下获痊。整个治疗过程围绕舒肝解郁,调理冲任。而清热化湿,理气止痛,经前、经期、经后的治疗,使肝气疏泄有致而无化热之虞;则经前腹痛何由而起;故痛经的治疗,往往需在痛经前疏理痛经的致病因素,则痛经的疗效高。倘仅在痛经的时候治疗,则很难根治,所以痛经病有时不易取效的原因就在这里。

2.梁xx,女,21岁,未婚,平遥县人。

初诊:经前腹痛3年余,月经周期尚准,每于经前1周左右,小腹拧疼,疼时拒按,口苦心烦,易急易怒。经过半月余,因头发渐白来诊,.视其体壮面红,舌两边红赤,苔黄而腻,脉象弦数有力,证属肝郁火旺,治宜解热清火,养血通经。方用宣郁通经汤加味:当归20克(酒洗),酒白芍20克,丹皮15克,炒栀子6克,炒白芥子6克,酒香附3克,醋郁金6克,柴胡3克,元胡6克,益母草30.克,炒黄芩3克,甘草3克。

二诊:上方连服5剂,经前腹痛大减,烦躁多怒等症也随之减轻。.经后养血舒肝清热,.兼以活血。丹桅逍遥散加减:当归r5克,酒白芍20.克,柴胡4.克,丹皮6.克,炒栀子3克,丹参12克,,云荟10.克,白术10克,生地15克,薄荷3克,甘草3克,水煎服3劑。于经前:1周,痛经之前,又服初诊宣.郁通经汤3:剂,头发由白渐黑,而痛经也获痊愈。

青年女子头发早白,此症甚多,一般多以血热治疗。余知其经前腹痛多年,且具肝郁化火之证,故以调经为主。宣郁通经汤加益母草活化瘀;元胡理气止痛,痛经减轻。经水过后,以养血舒肝i清热健脾治疗。丹栀逍遥散加生地:丹参理血清营热。后于痛经前又以宣郁通经汤舒肝清热,活血养阴。经过2个月这样的方法治疗,不仅痛经获得痊愈而且白发也转黑。可见白发血热者,有肝郁化热之变。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肝郁化火则气机阻滞而痛经作焉,而头发之营血供养,亦由此而障碍,二症医理,皆由肝郁化火,气机不通所致,而竟皆获愈者,异病同治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