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汤的现代适应证
(2023-08-29 11:45:26)
标签:
中医医学 |
9 阳和汤的现代适应证
阳和汤现代用于治疗骨结核、腹膜结核、慢性骨髓炎、骨膜炎、慢性淋巴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肌内深部脓疡等属血虚寒凝者。
9.1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累计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炎症的自身免疫疾病。病因至今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一些病毒、支原体、细菌可通过某些途径影响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和病情进展。a.改变滑膜细胞或淋巴细胞基因表达而改变其性能.b.活化B细胞;c.活化T细胞和巨噬细胞并释放细胞因子,尤其是具有超抗原性能的细菌;d.感染因子的某些成分和人体自身抗原通过分子模拟而导致自身免疫性产生。遗传倾向。当抗原进入人体后首先被巨噬细胞或巨噬细胞样细胞吞噬,然后T辅助淋巴细胞被活化,再活化B细胞为浆细胞,分泌大量免疫球蛋白,其中有类风湿因子和其他抗体,同时使关节出现炎症和破坏;免疫球蛋白和类风湿因子形成免疫复合物,经补体激活后可诱发炎症。类风湿关节炎的滑膜组织CD4+T细胞浸润,产生细胞因子IL-2、IFN-γ增多;滑膜的巨噬细胞也因抗原被活化,产生细胞因子TNF-α、IL-1、IL-6、IL-8增多,尤其前两者促使滑膜处于慢性炎症状态;TNF-α更进一步破坏关节软骨和骨,造成关节畸形;IL-1则引起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主要病理改变是滑膜炎,急性期表现为渗出和细胞浸润,滑膜下小血管扩张,内皮细胞肿胀,间质水肿等。慢性期滑膜增厚,形成许多绒毛样突起,突向关节腔内或侵入到软骨和软骨下骨质,滑膜下层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血管炎可发生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以外的任何组织,可导致血管腔狭窄和堵塞,类风湿结节即为血管炎的一种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晨僵、疼痛与压痛、关节肿大及关节畸形,可并发关节外有关组织器官的病变表现。
9.2 结核性腹膜炎
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主要继发于肺结核或体内其他部位的结核病,且以腹腔内结核病灶直接蔓延为主,少数由血行播散引起。主要病理改变为腹膜充血、水肿、渗出,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可发生肠粘连;严重时肠管、大网膜、肠系膜可发生干酪样坏死。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与盗汗、腹痛、腹水、腹壁柔韧感及腹部肿块。
9.3 骨结核
骨结核多为肺结核或消化道结核的结核杆菌经血液循环到达骨和关节,最初为单纯性滑膜结核或单纯性骨结核,单纯性骨结核骨髓腔内压力高,脓液积聚,骨质可发生破坏。临床主要表现为结核中毒症状及病变部位疼痛。
9.4 骨髓炎
骨髓炎均是由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最常见)经血行播散或开放性骨折感染或邻近软组织感染直接蔓延至骨骼。菌栓首先阻塞小血管使之发生骨坏死,并有充血、渗出与白细胞浸润。骨及骨髓组织破坏渗出形成局部脓肿并逐渐增大,使骨髓腔内压力增大,并延及骨膜下形成骨膜下脓肿,骨膜穿破后可形成局部脓肿,穿破皮肤成为窦道。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中毒症状,局部患病区域疼痛、红肿。
9.5 慢性淋巴节炎
慢性淋巴节炎大多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从皮肤、黏膜破损处或其他感染灶侵入淋巴流,导致淋巴管与淋巴结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或触痛以及发热等全身症状。
9.6 滑膜炎及深部脓疡
滑膜炎及深部脓疡,大多由于深部刺伤感染后引起,并可由附近组织感染蔓延而发生,大部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感染后滑膜充血渗出,滑囊内可有渗出液,如继续蔓延至滑囊深面的疏松组织间隙,便可形成深部脓疡。临床主要表现为滑膜炎症区疼痛、水肿,深部脓疡则表现为局部隆起,皮肤紧张、水肿、压痛及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