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呼吸者,脉之头也

(2023-07-25 13:53:04)
标签:

中医

伤寒杂病论平脉法第一第34条


 

【原文】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

【理解】上条在说脉的出入,本条继续。

“呼吸者,脉之头也”,头者,居首之义,脉以息动(脉的节奏和呼吸是有关联的),血为气流(气为血之帅之义),气行则脉行,气绝则脉绝,故呼吸者,脉之头也(呼吸是脉的源泉)。

“初持脉”并不是说诊脉以刚接触脉时为准,这里的初持脉是指,刚接触脉的时候,诊脉者心中并无成见(好似离卦,离中虚,说诊脉的时候后,不要臆想,不要有成见,做到中空,才能诊断真确,如果心中已有成见,应当停止,小憩一会,再诊)。

脉从筋骨跳动到皮肤,就叫做来或者出,表示气的开,脉由皮肤还于筋骨,叫做去或者入,表示气的合。来,表示气血由里出于表,反之,去表示气血由表入于里。

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疾是说,脉势滑利,迟,言其动滞涩。气血充畅则脉应指滑利,气血弱阻则脉应指滞涩。因此,气血的运动趋势偏迸于表,则出疾,气血不足于里,则入迟。气血偏迸为实,故出疾曰外实。气血不足为虚,故入迟为内虚

这段还是有些绕,我简单说一下:出疾,气血偏外泄,就是气血向外迸,所以体表的气血相对足,为外实;入迟,气血向里走的少,所以里的气血不足,为内虚。出疾入迟,就是气血向外走的多,向内走的少,有开无合,所以外实内虚。疾就是脉一下子就跳出来,迟就是慢一点,出疾,就是脉来的时候是很流利的,入迟,就是脉回去的时候很慢,或者还有停顿,比如下图,脉来得时后很流利,而去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个停顿点,所以这是出疾入迟,来的流利,去的不流利。


http://imgu0u8.360doc.com/23/0725/11/1478467_202307251104300687.png?Expires=1690266153&Signature=nDCvCmCMkVGrIgtfAOMsu3PmldQ=&domain=8


脉出疾入迟

中医辩证阴阳为纲,所以脉的出入还是要和阴阳关联起来。在呼吸中,阴主吸,阳主呼,所以脉的来是阳主,入是阴主。阳不足者,来(出)迟,呼力不及;阴不足者,去(入)迟,吸力不及。所以阴虚,出疾入迟;阳虚,出迟入疾。所以各位小伙伴可以感觉一下自己的脉是出疾入迟还是出迟入疾,大体就知道自己的体质是阴虚还是阳虚了。

还有一种脉象,从筋骨来到中部,滑利,从中部到皮肤涩滞,反之,从皮肤到中部涩滞,从中部到筋骨又滑利,这是中州不足,胃气馁,所以无法直接出入。学者宜细审焉。


试说呼吸者,脉之头也之初持脉。

+而谓初持脉,初,当是太初,乃气之始,以司呼吸。气行脉行,维持脉道。脉之道,原于胃:谷入于胃,脉道乃行。若说阴者所以成形藏精而起亟,亦必需阳者卫外以为固。故卵生者阴成形,首当卫外而为固。其初持脉,来疾去迟,名曰内虚外实也,为根于外也。外者为阳,内者为阴 ,然则中为阴,胎生者中为阴。其初持脉,来迟去疾,内实外虚也。为根于内也。卵生者根于外,根于外则名曰气立,胎生者根于内,根于内则名曰神机。阴成形,所以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也。阳化气,所以浊气归心,淫精于脉也。胎生卵生,虽然宵圵不同,形胎各异。皆因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一理该之。

天运当以日光明。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其冲在下,名曰太阴者,总由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见于素问诊要经终篇)


平脉法

……

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
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
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