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聪明汤治耳鸣耳聋
(2023-06-19 12:17:20)
标签:
中医 |
益气聪明汤治疗耳鸣耳聋
耳鸣耳聋葛某,男,30岁。右耳鸣响,以夜深人静或晨起时最为明显,而且耳聋不聪。体疲无力,大便不畅,小便频短。舌质嫩,脉沉弦无力。曾服滋阴潜阳,平肝息风方药数十剂而不效。
此脾气虚而清阳不升,下焦阴火上犯清窍。
东垣之法,于升中求降,补益脾胃元气则阴火自能复其位。
黄芪, 党参, 白芍,炙甘草,葛根, 蔓荆子,柴胡,升麻, 黄柏。
服四剂则效,又服六剂耳鸣止,而听力恢复正常。
益气聪明汤
《东垣试效方》卷五。黄耆半两,甘草半两,芍药1钱,黄柏1钱(酒制,锉,炒黄),人参半两,升麻3钱,葛根3钱,蔓荆子1钱半。如烦闷或有热,渐加黄柏,春、夏加之,盛暑夏月倍之,如脾胃虚去之。治令目广大,久服无内外障、耳鸣耳聋之患。又令精神过倍,元气自益,身轻体健,耳目聪明。饮食不节,劳役形体,脾胃不足,得内障,耳鸣或多年目暗,视物不能。
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临卧近五更再煎服之。得肿更妙。忌烟火酸物。《医方集解》:参、耆甘温以补脾胃;甘草甘缓以和脾胃;干葛、升麻、蔓荆轻扬升发,能入阳明,鼓午胃气,上行头目。中气既足,清阳上升,则九窍通利,耳聪而目明矣;白芍敛阴和血,黄柏补肾生水。盖目为肝窍,耳为肾窍,故又用二者平肝滋肾也。
益气聪明汤,本人在此方的基础上根据病情,辨证施治加减变通,治疗效果极为满意。
[处方]黄耆30克、西洋参10克、葛根20克、蔓荆子12克、白芍15克、黄柏10克、升麻10克、炙甘草6克、
[加减]兼有心烦、胸闷或有热加知母、山栀各10克。目涩羞明加枸杞子、菊花各10克。脾胃虚寒者去黄柏加炒白术20g,石菖蒲10g,
砂仁6g。眩晕(美尼尔氏症)去黄耆、
西洋参加姜制半夏12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颈椎病加鹿含草30g、桂枝10克。高血压去黄耆、西洋参、升麻加夏枯草15克、川牛膝15克、罗布麻10克。
[功效]治疗耳鸣、久服令耳聪目明,久服预防内外障、耳鸣耳聋之患。又可令精神过倍,元气自益,身轻体健,耳目聪明。
[主治]饮食不节,劳役形体,脾胃不足,始得内障,耳鸣或多年目暗,视物不清。
[禁忌]
1.忌食油腻、生冷及不易消化之食物。2.目疾属血虚肝热或耳鸣耳聋属肝胆湿热者禁用。
3.忌烟酒、火热及酸性食物。
患者,朱xx,男,54岁,2019年5月13日初诊。
主诉:耳鸣反复发作3年,加重1月余。
现病史:3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开始出现耳鸣不适,并伴身倦、乏力、头昏等症。患病以来患者未引起重视,也未经过正规治疗。近1个月来,耳鸣症状加重,遂慕名来我科就诊。刻症见:双侧耳鸣(声如蝉鸣),耳鸣持续性发作,头昏,身体疲乏无力,背部僵痛,嗜睡、多梦,二便调,舌体略胖,浅齿印,舌质淡红,苔白黄微腻,脉细缓。
既往史:既往体健。
诊断:耳鸣
证型:清阳不升证
治法:益气生津,升清开窍
方药:益气聪明汤
升麻15g
黄芪30g
6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
二诊:2019年5月20日
患者自诉药后耳鸣较前好转,头昏、嗜睡,背僵等症较前明显改善,余症同前。见患者精神欠佳,遂在前方基础上增至黄芪60g,增强益气补虚的功效。
三诊:2019年6月3日
患者自诉药后耳鸣明显好转,头昏、嗜睡症状消失,近期背僵明显。舌质淡红偏暗,苔白。前方改:葛根150g升阳解肌,舒筋活络。
后期回访患者自诉药后耳鸣日间基本已愈,背僵较前明显好转。
讨论:中医认为本病发病的根本病机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耳部气血淤滞,耳脉闭塞,耳窍失养,而出现耳鸣。《医方集解》:五脏皆禀气于脾胃,以达于九窍;烦劳伤中,使冲和之气不能上升,故目昏而耳鸣也。李东垣日:医不理脾胃及养血安神,治标不治本,是不明理也。
益气聪明汤是金元时期《东垣试效方》的著名方剂。具有补中气、升清阳、散风热之功效,善治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而致风热上扰、头痛眩晕、内障初起、视物不清、耳鸣耳聋或齿痛等症。李东垣曰:医不理脾胃及养血安神,治标不治本,是不明理也。此足太阴、阳明、少阴、厥阴药也。十二经清阳之气,皆上于头面而走空窍,因饮食劳役,脾胃受伤,心火太盛,则百脉沸腾,邪害空窍矣。方中参、芪甘温以补脾胃;甘草甘缓以和脾胃;干葛、升麻、蔓荆清阳升发,能入阳明,鼓午胃气,上行头目。中气既足,清阳上升,则九窍通利,耳聪而目明矣;白芍敛阴和血,黄柏补肾生水。盖目为肝窍,耳为肾窍,故又用二者平肝滋肾也。
初诊时患者自诉双侧耳鸣(声如蝉鸣),头昏,身体疲乏无力,嗜睡、多梦,见症考虑因身心疲劳,伤及脾胃,脾胃虚弱,使脾清阳之气不升,胃失和降,气乱于头所致此病。遂立法于益气生津,升清开窍。方选“益气聪明汤”。舌体略胖,浅齿印,舌质淡红,苔白黄微腻,脉细缓。考虑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健运乏力,则饮食减少;湿浊内生阻络,经脉拘急故颈项、背部牵强不舒,俯仰不能自如。二诊时,患者自诉药后耳鸣较前好转,头昏、嗜睡,背僵等症较前明显改善,余症同前。见患者精神欠佳,遂在前方基础上增至黄芪60g,增强健脾益气,补虚的功效。三诊时,患者自诉药后耳鸣明显好转,头昏、嗜睡症状消失,近期背僵明显。舌质淡红偏暗,苔白。前方改:葛根150g升阳解肌,舒筋通络。后期回访,患者自诉药后耳鸣日间基本已愈,睡,背僵较前明显好转。
此乃陈老用“益气聪明汤”治疗耳鸣医案一则,此处值得一提的是葛根的大剂量使用,其能清阳升发,能入阳明,解肌通络,在本案中疗效颇为显著,(日本人将葛根做成粉剂,当保健品使用),所以大剂量使用葛根是很安全的。临床之中,老师紧抓病机,准确辨证,灵活运用经方,疗效显著。
3)李东垣早就发现,中医的气虚之征,辩证特别困难:有的人气虚是体质不佳,阳气不足;有的人气虚是经脉不顺,行气紊乱;还有的人年老体衰,血气亏虚,故气虚耳聋耳鸣。从前大家用补气的法子治耳病,就像撞大运,碰对了还好,撞错了白花钱不说,还浪费了许多好古方材。
一句话,这个奇方能令阳气上通九窍,直达耳穴,专治耳聋耳鸣!
按这个方子用调理,不论你是何种气虚引发的耳聋耳鸣,都能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