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中梓:五谷生精,淡味养精,最能益肾。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2023-05-29 18:47:46)
标签:

中医

医学

杂谈

李中梓:五谷生精,淡味养精,最能益肾。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李中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然膏梁之味未必生精,恬淡之味最能益肾。淡食五谷,大能养精

李中梓

先天根本论第三
夫玄黄未兆,天一之水先生;胚体未成,两肾之元先立。《仙经》曰:借问如何是玄牝,婴儿初生两肾,未有此身,先有两肾,故肾为脏腑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之主,三焦之源,而人资之以始者也。故日肾水者先天之根本也,而一点元阳则寓于两肾之间,是为命门。盖一阳居二阴之间,所以位乎北而成乎坎也。人非此火,无以运行三焦,腐熟水谷。《内经》曰:少火生气。《仙经》曰:两肾中间一点明,逆为丹母顺为人。夫龙潜海底,龙起而火随之,元阳藏于坎府,运用应于离宫,此生人之命根也,乃知阳火之根本于地下,阴火之源本于天上。故曰水出高原。又曰火在水中。夫水火者,阴阳之征兆,天地之别名也。独阳不生,孤阴不长。天之用在于地下,地之用在于天上,则天地交通,水火混合而万物生焉。古之神圣察肾为先天根本,故其论脉者曰:人之有尺,犹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根本将自生。伤寒危笃,寸口难稽,犹诊太溪以卜肾气。夫精也者,水之华池。神倩之如鱼得水,气依之如雾覆渊。方其为婴孩也,未知牝牡之合,而勃然峻作,精之至也。纯纯全全,合于天方,溟溟清清,合于无沦。年十六而真精满,始能生子,精破之后,乾破而为离。真体已亏,不知节啬,则百脉空虚,不危何待。世有以固精采补者,是大不然,男女交接必扰其肾,外虽不漏,精已离宫,有真精数点,随阳之痿而溢出,如火之有烟焰,岂能复返于薪哉。是故贵寡欲,然损精伤神,是非一端。若目劳于视,精以视耗。耳劳于听,精以听耗;心劳于思,精以思耗;体劳于力,精以力耗,随事而节之,则精与日积矣。是故贵节劳。肾司闭藏,肝主疏泄,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怒伤肝而相火动,则疏泄者用事,而闭藏者不得其职,虽不交合,精已暗耗矣。是故贵息怒酒能动血,饮酒则身面俱赤,是扰其血也。数月不近色,精已凝厚,一夜大醉,精随薄矣,是故宜戒酒《内经》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然膏梁之味未必生精,恬淡之味最能益肾。《洪范》论味而稼穑作甘,世间之物,惟五谷得之味正。淡食五谷,大能养精吴子野云:芡实本温平,不能大益人,而谓之水中丹者何也?人之食芡也,必枚啮而细嚼之,未有多嘬而亟咽者也。舌颊齿唇,终日嗫嚅,而芡无五味腴而不腻,是以致玉池之水转相灌注,积其功力,虽过乳石可也。以此知人能淡食而徐饱者,大有益于脾肾。经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化荣卫而润宗筋。又曰:阴阳总宗筋之会,而阳明为之长。故胃强则肾克而精气旺,胃病则精伤而阳事衰也。《灵枢》曰:生之来谓之精。此先天元生之精也。《素问》曰:食气入胃,散精于五脏。此水谷日生之精也。然日生之精皆从元精所化。而后分布其脏,登溢则输之于肾,故曰五脏盛乃能泻。若饮食之精,遇一脏有邪,则一脏之食味,化之不全,不得与元精俱藏,而时自下矣。故肾之阴虚则不藏,肝之阳强则气不固,若遇阴邪客于窍,与所强之阳相感,则精脱而外淫矣。阳强者,非真阳之强,乃肝之相火强耳夫五脏俱有火,惟相火之寄于肝者,善则发生,恶则为害,独甚于他火。其阴器既宗筋之所聚,乃强于作用,皆相火充其力也。若遇接内,得阴气与合,则三焦上下内外之火翕然而下,从百体玄府悉开其滋生之精,尽会于阴器以跃出,岂止肾所藏者而已哉。任恭惠公年老弥健,或问其故。曰:曾读《文选》石韫玉而山辉,水含珠而川媚,于斯二语悟得葆精之道。故足于精者,百疾不生;穷于精者,万邪蜂起先哲洞窥根本,力勉图全。遇症之虚者,亟保北方,以厚生命之根。其于水火之间,又有分别。水不足者,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六味丸是也火不足者,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八味丸是也只于年力方刚,尺脉独实者,微加炒枯知母、黄柏,以抑其亢炎。味者以为滋阴上剂,救水神方,不问虚实而概投之。不知知母多则肠胃滑,黄柏久则肠胃寒,阳气受贼,何以化营卫而润宗筋,将髓竭精枯,上呕下泄,而幽潜沉冤,尚忍言哉!此皆守河间有热无寒之论,丹溪阳常有余之说,贻祸如此其烈耳。致《求正录》云:刘朱之言不息,则轩岐之泽不彰,诚斯道之大魔,亦生民之厄运也。虽其言未免过激,然补偏救弊,为后学顶门下针,良有苦心也。古之至人,知金为水母,气为水源,坎可填离,舌水为活,绵绵纳咽,汨汨有声,会昆仑峰顶,山泽气通,则水源所发,混混乎不舍昼夜,水精所奉,洋洋乎为露为淋,故知气即水,水即气,因以明火即水,水即火也。水中有火,水出高原之义,不亦彰且著乎?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中医认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就是以谷养、果助、畜益、菜充的膳食为原则,这是人类营养学史上,最早根据营养作用对食物进行的分类,是全世界最早、最全面、最为合理的膳食指南。
现代营养学家们也证明了,要调整到比较合理的膳食结构,提倡人们杂食五谷,以此为主食,在为益的五畜、为充的五菜、为助的五果配合下,主副食互为补充,辨证施食,就能获得全面而均衡的营养。
那么什么是“五谷为养”呢?

五谷为养
通俗的讲,就是指谷物为主要食物。
“五谷为养”中“五谷”,泛指米、谷、麦、豆等多种粮食类食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食”,这些主食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植物蛋白质及B族维生素,脂肪含量极少。
五谷能够为生命活动提供基本需求的能量。
按照饮食养生理论,五谷能养颐五脏的真气,故称为“养”,抓住了摄取营养素的主体和根本。
米,古代指谷类植物籽实,包括稻米、小米、玉米、薏米、花生米等。
麦,包括小麦、大麦、燕麦、荞麦等。
豆,古称“菽”,豆类包括大豆、小豆、绿豆、蚕豆、豌豆、芸豆等。
谷,古代原本是禾类谷物总称, 现代一般只是把谷物类中的粟、粱、稷列为谷物归类。

五果为助
是指通过各类瓜果食物来辅助养生。
传统“五果”一般指李、杏、枣、桃、栗等鲜果。现代用于饮食养生的食材,应当包括苹果、梨、香蕉、桃等多种新鲜水果和干果。
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纤维和有机酸。经常食用水果,能促进人体的消化吸收,调节体内酸碱平衡,在人体摄取营养素时,能起到辅佐和协助的作用。
水果的种类繁多,营养丰富,是历来颇受不同年龄段人们喜爱的美味。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仁果
多属蔷薇科,食用部分是植物花托、子房形成的果心,植物学上称假果,苹果、梨、山楂、海棠等皆属仁果。
|核果
多属蔷薇科,食用部分是果皮。因为内果皮坚硬,包于种子之外,构成果核,而称核果。桃、李、杏、梅、樱桃等属核果。
|坚果
食用部分为植物的种子(种仁),可食用部分外部有较坚硬的壳,因此又称壳果或干果,包括核桃、山核桃、栗子、榛子、松子、银杏、开心果等。
|浆果
因果实富含浆液得名。如草莓、酸栗、树莓、猕猴桃、番木瓜、石榴等。
|柑橘
包括柑、橘、橙、柚、柠檬五大类。是由若干枚子房联合发育而成,果皮通常具有芳香油,食用部分为若干枚在果皮内发育成的囊瓣(盆囊)、内生汁囊(砂囊)。
|热带及亚热带果类
包括菠萝、香蕉、荔枝、龙眼、橄榄、杨梅、枇杷、椰子、杨桃、榴莲、木瓜、莲雾等。
|什果
包括枣、柿子、无花果、枳椇等。

五畜为益
是通过肉类食物来补充机体对于特殊营养的需求。
五畜为益中的“五畜”,传统意义上指牛、犬、羊、猪、鸡。
现代营养学泛指猪、牛、羊、鸡、鸭、鱼类等动物性食物,即人们常说的“副食”。
肉类食物中普遍含有丰富的脂肪、优质蛋白质、无机盐、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食用肉类食物,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修补机体组织,弥补植物蛋白在质量上的不足。
“益”是增进的意思,这表明在“为养”的主食中,能发挥增进的作用,而不能取代。
肉类食品不仅能为人类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而且滋味鲜美,容易消化吸收,饱腹作用强,在营养和食用方面都具有很高价值。肉类食物所含蛋白质丰富,氨基酸组成模式最接近人体组织的需要,属于完全蛋白质,及时在食物中补充,对于生长发育迅速的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及对蛋白质需要量特别高的孕妇、哺乳母亲都十分重要。
但肉类的脂肪以饱和脂肪酸居多,熔点较高,不易被人体吸收,还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冠心病、高血压、肝肾疾病患者宜少吃肉类。

五菜为充
是强调膳食要均衡,通过新鲜的蔬菜来平衡饮食的营养结构。
“五菜为充”中的“五菜”,传统意义上指韭、薤、葵、葱、藿。藿是古代的叫法,即豆叶。
现代人膳食中的菜泛指叶菜类、根茎类、茄果类、菌类等多种多样的蔬菜。
从形声字的字义来看,蔬菜的“蔬”字,上部从草,下为一个疏通的“疏”字,证明我国先祖们已经认识到,源自草本的植物菜类,具有疏通人体经络的功效。
“五菜”的概念,今天扩展到所有的蔬菜类食品,蔬菜中普遍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钙、钾、镁、铁等营养素。
“充”的意思,是指完全合理的食物结构还必须有蔬菜辅佐、补充,才能使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素得以充实、完善。“为充”的“五菜”即人们食用的“天然、绿色”的植物类食物,也是人们养生和健康的保障。
常见蔬菜可根据生长和食用特点,分为根茎类、瓜茄类、鲜豆类、叶菜类、菌藻类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