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解少阳,通阳泻热、重镇安神。表里错杂

(2023-03-18 02:50:14)
标签:

中医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为治疗“份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而设的方剂,由柴胡、黄芩、人参、生姜、茯苓、铅丹、桂枝、龙骨、牡蛎、大黄、半夏、大枣组成。

伤寒八九日,误用攻下之法,病邪内陷,弥漫全身,形成表里俱病、虚实互见的变证。下后正气受伤,邪陷少阳,则见胸满而烦;少阳相火上炎,加之胃热上蒸,心气被扰,神明不安,故令惊惕谵语;少阳枢机不利,三焦决渎失职,则小便不利;阳气内郁而不得宣泄于外,故而一身尽重而不可转侧。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由小柴胡汤加减变化而成。因病入少阳,故方中以小柴胡汤和解枢机、扶正祛邪为主,加桂枝通阳和表,大黄泻热清里,龙骨,牡蛎、铅丹重镇理怯而安神明, 茯苓宁心安神并可通利小便,因邪热弥漫于全身,故去甘草之缓以专除热之力。众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通阳泻热、重镇安神之功,故用后往往使表里错杂之邪得以速解。

后世对本方的运用已不局限于伤寒所论,如《类聚方广义》云:“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狂症胸腹动甚,惊惧避人,兀坐独话,昼夜不眠,或多犹疑,或欲自死,不安于床者;又治痛症,时时寒热交作,郁郁悲愁,多梦少寐,或恶接人,或屏居暗室,殆如劳瘵者。狂癫二证亦当以胸胁苦满,上逆,胸腹有动,每月及二、三发者,常服此方勿懈,则免屡发之患”。《方函口诀》:“此方为镇坠肝胆郁热之主药,故不但治伤寒胸满烦惊,亦治小儿惊痫,大人癫痫。”总之,凡热性传染病在发病过程中,应汗未汗,应下未下,或误汗、误下,形成津液亏损,心血耗散,血不荣筋, 因而肝阴不起,肝火妄行,引起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等症,均可使用本方治疗。

临床报道,本方主要治疗精神神志方面的病症,包括现代医学的中毒感染性神经病、神经分裂症、神经官能症、癫痫等病。此外,亦有选用本方治疗高血压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甲亢等疑难杂病者,均取得满意疗效。

使用本方临床症候主要依据是胸胁苦满、气机上逆、胸腹动悸。关于方中铅丹一味,有人认为此方铅丹为必不可少之药,若畏其有毒弃之不用,乃不解仲景制方之奥旨,主张大胆使用;也有人认为服后会引起铅中毒,主张少用或不用,而用朱砂或生铁落、或赭石代替。据胡国珍氏经验,若用赭石、磁石、辰砂等具有重坠镇惊作用的药物与远志、胆星、天竺黄等化痰之品替代,同样取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