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辨证录》白芍用药特点探析

(2023-02-03 10:05:55)
标签:

中医



《陈翼,贾波^,李筠,肖晔
(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分析陈士铎在《辨证录》中白芍的使用特点。方法:对《辩证录》当中包含白芍的方剂进行数据整理,并运用EXCEL分析《辨证录》中白芍功效.使用剂量、配伍以及大小剂量白芍在处方中所占剂量的百分比。结果:陈士铎认为白芍有调肝(平肝、疏肝、清肝、补肝)、益心的功效,《辨证录》中白芍常用剂量为37.3g、18. 65g、11.19g,其常用白芍配伍甘草、当归、白术、茯苓、人参、熟地、麦冬等药物,大剂量白芍在处方中剂量百分比大于30%,小剂量白芍在处方中所占剂量百分比约为10%。结论:陈士铎对白芍功效理解与现代白芍功效大致相同,但也有不同之处,其使用白芍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白芍不同功效的发挥与使用剂量及配伍有关。
关键词:辩证录;白芍;用药特点;统计分析;陈士铎
中图分类号: R28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3250( 2020)04-0531-03

作者简介:陈翼( 1994-),男,四川南充人,硕士研究生,从事脾胃疾病的方剂配伍理论与临证运用研究
通讯作者:贾波( 1958--),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方剂学科学术带头人,从事脾胃疾病的方剂配伍理论与临证运用研究,Tel: 180305 18562,E-mail : jiabocdutem@ 126. com。


陈士铎为明末清初浙江名医,留有大量的传世之作,其《辨证录》对内、外、妇各科临床常见证详列病状、病因、立法处方,并说明方药作用以及配伍关系,极具临床价值。《辨证录》中所载用药颇为奇特,用药剂量范围极广,笔者以此研究探讨《辨证录》中白芍的用药特点。
1 对象
本次研究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辨证录》["]中选取方剂。
方剂筛选标准:包含白芍,且方名、药物组成、药物剂量、主治记载完整的方剂;只收列主方,加减配伍药物不予收录;剂量无法计算的方剂不予收录,如祛崇丹中鳗鱼1条等。
2 方法
2.1 药名度量衡统一
《辨证录》原书中药名记载不统一,存在一药多名,如怀山药、薯蓣;药名中存在炮制方法的情况,如大黄酒蒸;药名古今不统一,如黄耆与黄芪。本次研究不对炮制方法进行研究探讨,故将药物炮制方法删除,以十二五规划教材第九版《中药学》[2]中药名进行规范,超出《中药学》记载范围的药物按照《中.国药典》3)2015年版统一药物名称。
将数量单位换算成重量单位(以药房药物实测),换算古今度量衡[4]。清代衡制1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换算为现代度量衡为1两约37.3g,1钱约为3.73g,1斤约为596.8g。清代量制换算1升约为1035 ml,1合约为103.5 ml。
但有部分量制单位的药物无法考证,如汤匙、碗、茶盅。
2.2数据录入 与计算
按照以上标准对方剂进行整理得到306首方剂合282味药物。采用EXCEL将方剂录入,建立《辨
证录》白芍数据库,录入信息包括方名、药物、剂量、主治,运用EXCEL计算出单味药物在全方所占剂量百分比、白芍各剂量使用频次、白芍配伍药物频次,并以此数据库对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剂量使用范围、常用剂量、特殊剂量、白芍在单个处方中的剂量百分比以及常用配伍等。
3 结果
3.1白芍在单个方剂中的剂量百分比统计,药物在方剂中的君臣佐使,在药物的功效、剂量上均会有所体现。陈士铎对方剂配伍遵循君臣佐使的原则,单味药物在方剂中的剂量百分比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 药物在方剂中的地位。在此以“白芍在单个方剂中的剂量百分比”来探讨白芍在方剂中的地位。


http://userimage8.360doc.com/23/0202/19/1478467_202302021949340427.png

表1示,陈士铎白芍的常用剂量百分比在1%~40%占87.2%,其中攻缓汤中白芍占比最高达
83. 33%,用量一两。汤剂中白芍占比最低为加味四君子汤2.39%,用量三钱。
图1、2 示,大剂量白芍运用时,白芍剂量所占百分比大多在30%以上;小剂量时白芍剂量所占百分
比大多在10%左右。
3.2 白芍配伍统计
此处列举配伍频次前20位。由于本次研究方图1《辨证录》中大剂量白芍剂量所占方剂剂量百分比剂中均有白芍,故药物频次表和白芍配伍频次表内容一致不做单独列举。

http://userimage8.360doc.com/23/0202/19/1478467_202302021950390771.png



http://userimage8.360doc.com/23/0202/19/1478467_202302021951290302.png

表2示,白芍常用配伍中,补益药10味,行气药3味,清热药3味,化痰药2味,消食药1味,安神药1味。白芍配伍药物频次最高的药物是甘草共166次,在所有使用白芍的方剂中54.25%的方剂都使
用了甘草。配伍频次前10位的药物为甘草166次,当归151 次,柴胡140次,茯苓138次,白术118 次,.人参113次,麦冬68次,熟地65次,栀子58次,丹皮57次



http://userimage8.360doc.com/23/0202/19/1478467_202302021952210900.png

http://userimage8.360doc.com/23/0202/19/1478467_202302021953010864.png


3.3
白芍的使用剂量统计
表3示,《辨证录》中白芍的汤剂剂量使用范围在1.865~111.9 g之间,平均剂量约为22 g。白芍最常用的剂量为37.3 g,共有117首方剂使用此剂量。

4 讨论
4.1 陈士铎白芍功效及配伍探析
陈士铎对白芍十分推崇:“盖善用之,无往不宜,不善用之,亦无大害”[5]48。白芍为治肝之品,肝
虚、肝郁、肝逆、肝火、肝寒、肝湿热等证皆可配伍它药而治之。白芍配伍肉桂以治寒证,配伍甘草以治痛证,用之补则补、泻则泻、散则散、收则收,其要在于人之善用。
4.1.1 调肝陈士铎认为大多数疾病与气血
虚弱和气血郁滞有关:“夫人死于疾病者,色欲居其半,气郁居其半。[5]”色欲房劳耗伤肝肾精血,思绪不畅则肝气郁结,故疾病的发生多与肝脏有关,肝脏气血恢复正常则气血充足,郁气得解。
4.1.2 补肝  白芍平肝,肝虚则以补其虚为平,“或问芍药虽是平肝,其实乃益肝也”“滋肝平木之药,舍芍药之酸收,又何济乎”[5148。 白芍之补肝乃补肝中之阴,肝脏本体阴用阳,阴血足则疏泄功能正常。故使用白芍补肝常配伍人参、熟地、当归、生地。肝阴血不足则心神失养,润燥交心汤治疗肝血
不足之不寐。肝血不足必下求于肾,润燥交心汤中以熟地、玄参滋养肾阴,白芍、当归养肝血,柴胡疏肝,石菖蒲开心窍,诸药合用使肝肾阴血得补,疏泄通畅,心窍通畅,心气得补,不寐乃除。
4.1.3平肝  陈士铎对平肝的理解 与现代《中药学》中平肝功效的论述有显著区别。现代《中药学》中平肝是指治疗肝气上逆、肝阳上亢的一类病证,陈士铎认为肝气,上逆为不平,肝气横逆克土亦为不平,肝气的异常状态皆为不平,“旺则肝气不能发泄,必致乘脾”118。且其平肝并不直接应用平肝药物。肝气克土证常配伍白术、茯苓,如安土汤治肝木克土之肠鸣,方中白芍一两以平肝,白术、苍术、甘草健运脾气,茯苓利水健脾,炮姜暖脾阳,神曲助运,诸药合用肝气即平,脾气得复,肠鸣自止。肝气太旺或有动血之虑,则配伍调气、和血药物。解怒补肝汤治肝气上逆之怒症,方中白芍一两以平肝,当归滋养肝血,柴胡、枳壳一升一降疏肝理气,丹皮、天花粉凉肝润燥,荆芥炒黑引血归经,泽泻利水存阴,甘草调和诸药。“此方全是平肝之药,非泻肝之品也。肝得补而血生,郁得血而易散,肝气不郁,恼怒何能动乎”11423。
4.1.4清肝   陈士铎用白芍清肝有两层含义,一是清虛火,一是清实火。肝中湿热乃自生,肝藏血,血
不利则为水,湿为病水。肝气上逆或肝气被郁则肝中血运不畅,湿热乃生,用白芍清实火常配伍栀子、丹皮、天花粉等。如利肝解湿汤治肝胆湿热之青带,方中白芍二两平肝中不平之气,解肝之郁,为解肝胆湿热之本;栀子清已生之热,茯苓配伍鸡冠花通利带脉之水湿,诸药合用肝胆湿热之因可解,湿热已成之果亦除。白芍性凉且入肝中,可解肝中虚火。陈士铎用白芍清虛火常配滋养肝肾之品,如玄参、生地。救焚解毒汤主治阴虚火动之头面红肿,下身自脐以下又现青色,口渴殊甚,似欲发狂。方中以大量熟地、玄参、麦冬、白芍滋养肝肾之阴,金银花、菊花清已成之火毒,川牛膝引血归经,诸药合用肝肾得补,阴火可除。
4.1.5 疏肝解郁   肝主疏泄,疏泄功能正常发挥有赖于肝血充足。肝血不足,疏泄不及,肝气易郁,补肝亦可疏肝。故而补肝血以疏肝,如解结舒气汤治疗肝胆气结之目不得闭。方中白芍、当归各一两以补代疏,配伍酸枣仁、郁李仁以安心神,诸药合用肝胆之血充足,肝胆气结可解,心气得畅,目乃可闭。全方无一味疏肝之品可解肝胆之气结,以补肝之血助肝气之运,也常以调畅气机以疏肝。解悬汤主治妇人怀抱忧郁,肝气不通,子无血荫,以致胎动不安,两胁闷痛。如子上悬,方中以当归、白芍补肝血,人参、白术、茯苓、砂仁补气健脾,枳壳、薄荷宣降气机,栀子稍佐以清其热,全方亦无一味疏肝解郁功效之药,亦用来解郁。此方陈士铎遵其为平肝解郁之圣药,可见一斑。
4.1.6 益心     “心为肝之子也,子母相关,补肝正所以补心,乌可弃芍药哉”“三脏补心,既必由.于肝,而肝经之药,何能舍芍药哉”[55149。 陈士铎用白芍益心常配伍麦冬、茯神、酸枣仁。加减小柴胡汤治心胆气虚挟外感证,“此方用柴胡以和解胆中之邪,实佐白芍、茯神、麦冬补胆气之弱,而即补心气之虛也,二经得补而气旺,恐惧且不畏,又何惧于外邪哉”[1]419

4.2 陈士铎白芍使用剂量探析
4.2.1 剂量与功效发挥的关联性 剂量对药物功效的发挥有极大的影响,不同病证、不同证型、
不同方剂、不同配伍下药物功效都有极大的差别[6]。多功效单味药物在方剂中发挥的功效需要
进行多方位综合评价,才能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
白芍使用剂量的前三位频率之和超过了85%,以此说明陈士铎白芍用药的常用剂量为一两、五钱、三钱。“是肝肾两伤,必有资于芍药...必用至五六钱,或八钱,或一两,大滋其肝中之血,始足以慰其心而快其意,而后虛者不虛,郁者不郁也”[5]48,对白芍的常用剂量也.与现代白芍临床常用剂量吻合。

4.2.2白芍非常用剂量功效分析
(1)大剂量,重剂起沉疴。白芍大剂量为74.6-111.9g,白芍性微寒、味酸、收敛,量大则力沉走下焦入肝肾之阴。大量微寒之气注入肝肾之脏,以救肝肾精血不足而导致的虚火上炎,甚则阴阳离绝证。如补阴升提汤治疗阴血下痢不止、阴血损耗过多导致的阴阳绝离之证。方用熟地及白芍三两以滋其阴血,人参、升麻以补气,五味子、山茱萸、诃子敛气阴,以回其生。陈士铎亦用大量白芍治疗肝火炽盛证,化肝消毒汤治疗肝脓肿。方中用白芍、当归各三两为君,平肝之气,配伍栀子、金银花、生甘草清热解毒排脓。(2)小剂量,轻剂疗微病。白芍小剂量为3.73~7.46g,白芍虽能补肝,但小剂量滋养肝阴的作用大大减弱,功效作用在肝之表即肝胆经。故其常用白芍治疗少阳受邪,如舒解散治疗少阳受风,以白芍、当归补肝,香附、青皮疏肝气,佐天花粉消热,神曲和中,方中无风药而可治风,肝之气舒畅则肝经之风难留。
白芍用量小则寒性微,配伍健脾温胃之品可调和肝脾之气,使肝气疏泄通畅,脾气运化自如。如苍
乌暖心丹治疗寒邪克胃之胃痛,以川乌、肉桂祛其寒,白术、苍术、茯苓健脾祛湿,白芍以平肝气,肝不克胃则胃有康健之机,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奏调和肝脾之功。
综上所述,陈士铎对白芍的运用十分广泛,涵盖内外妇儿各科且运用灵活,配伍精妙,虚实寒热证皆可应用。但白芍多功效的发挥需要在独特的病机条件下正确配伍,使用正确的剂量才能达到该功效的效果。白芍发挥清肝、泻肝胆实火的功效,治肝火炽盛证,需配伍清热药如栀子,且白芍剂量宜大至少一两以上;白芍发挥平肝、调和肝脾功效,治疗肝脾不和证,需配伍健脾药物如白术,且白芍剂量宜小二钱左右;白芍发挥补肝、滋养肝血功效,治疗肝血虚证,需配伍补肝血药物如当归,且剂量宜适中约五钱至一两;若治疗肝肾精血亏虚证,需配伍补肾精药如熟地,用量宜稍重一两左右;白芍发挥平肝降逆功效,治疗肝气上逆、肝阳上亢等证,需配伍平肝药物,剂量根据肝气,上逆程度而定,白芍用量与肝气上逆程度成正比。《辨证录》中大量的临床方剂、配伍对于
现代的白芍使用有一定的学习和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 1] 陈士铎.辨证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189-190.
[ 2] 钟赣生.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5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5.
[ 4] 许振国.古今中药剂量换算的考证[J].中医文献杂志,2010,28(2) :23-24.
[ 5 ]陈士铎,本草新编[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48-49.
[ 6] 仝小林.方药量效关系研究的关键问题与思考[J].环球中医药,2012,5( 6) :401-402.
收稿日期:2019-08-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