栝蒌根桂枝汤,栝楼桂枝汤。治痉病,抽搐。癫痫
(2023-01-15 11:51:18)
标签:
中医 |
栝蒌根桂枝汤,栝楼桂枝汤。治痉病,抽搐。癫痫
论《金匮》治痉用栝蒌根桂枝汤方
本文云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根桂枝汤主之。伤寒方中,治项背几几 ,用桂枝加葛根汤矣。此因时令不同,故方亦少变,彼之汗出恶风,其邪在表。而此之太阳证,罔不具备,其邪之亦在于表可知也,但以脉之沉迟,知其在表之邪,为内湿所持而不解。即系湿热二邪交合,不当从风寒之表法起见,故不用葛根之发汗解肌,改用栝蒌根味苦入阴,擅生津彻热之长者为君,合之桂枝汤,和荣卫,养筋脉,而治其痉,乃变表法为和法也。
栝蒌根桂枝汤方
(《金匮》方 论具本门前) 栝蒌根(天花粉,二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食热粥发之。 按此方原是不欲发汗之意,以夏月纵不得汗。服药亦易透出也。若服此食顷不得汗,当食热粥发之。所以桂枝有汗能止,无汗能发也。然既以栝蒌根为君,当增之;桂枝为臣,当减之。大约栝蒌根三钱,桂枝一钱五分,芍药二钱,甘草一钱五分,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无汗发以热粥,连服三剂可也。盖湿持其汗,或兼微受风寒,荣卫不和。设不用此通其荣卫,则未痉者成痉,已痉者难愈矣。凡用古方,分两当仿此裁酌。
本草新编,栝楼根
栝蒌实(附天花粉)
栝蒌实,味苦,气寒,降也,阴也,无毒。入肺、胃二经。最能下气涤秽,尤消郁开胃,能治伤寒结胸,祛痰,又解渴生津,下乳。但切戒轻用,必积秽滞气结在胸上,而不肯下者,始可用之以荡涤,否则,万万不可孟浪。盖栝蒌实最消人之真气,伤寒结胸,乃不得已用之也。苟无结胸之症,何可轻用,至于消痰、解渴、下乳,只可少少用之,亦戒不可重任。他本言其能治虚怯劳嗽,此杀人语,断不可信,总惑于补肺之说也。夫栝蒌乃攻坚之药,非补虚之品。
天花粉,即栝蒌之根,而性各不同。盖栝蒌实其性最悍,非比不可比拟天花粉之缓,用栝蒌实,不若以天花粉代之。天花粉,亦消痰降气,润渴生津,清热除烦,排脓去毒,逐瘀定狂,利小便而通月水。其功用多于栝蒌实,虚人有痰者,亦可少用以解燥而滋枯,又何必轻用栝蒌实哉。
或问栝蒌实能陷胸中之邪,为伤寒要药,而吾子切切戒之,何不删去栝蒌,独存天花粉之为当哉?曰医道必王、霸并用,而后出奇制胜,始能救生死于顷刻。结胸之症,正死在须臾也,用天花粉以消痞满,其功迟,用栝蒌以消痞满,其功捷。但结胸之痞满不同,小痞小满之症,不妨用天花粉以消之;大痞大满之症,非栝蒌断然不可。又在人临症细辨,非栝蒌之竟可不用也。(〔批〕真通权达变之言。)
或疑栝蒌推胸中之食,荡胃中之邪,其势甚猛。伤寒至结胸,其正气已大丧矣,又用此以推荡之,不虚其虚乎?先生又谓不可用天花粉相代,岂伤寒之虚,可以肆然罔顾乎?曰伤寒不顾其虚,则邪且铄尽人之元气,顷刻即死矣,乌可肆然罔顾乎。用栝蒌以陷胸,正所以顾其虚也。夫陷胸之成,由于邪退之时,而亟用饮食,则邪仍聚而不肯散。夫邪之所以散者,由于胃中空虚,邪无所得,故有不攻而散之意,邪甫离胃,而胃气自开,以致饥而索食,此时而能坚忍半日,则邪散尽矣。无如邪将散,而人即索食,食甫下喉,而邪复群聚而逐矣。仲景张夫子所以又立陷胸汤,用栝蒌为君,突围而出,所向无前,群邪惊畏,尽皆退舍,于是,渐次调补,而胸胃之气安焉。是推荡其邪气,非即急救其正气之明验乎。倘畏首畏尾,不敢轻用栝蒌,虽久则食消,亦可化有事为无事。然所伤正气多矣,此栝蒌之宜急用,而不可失之观望耳。
或问栝蒌陷胸,以救胃中之正气是矣,然吾恐栝蒌祛邪以入脾,走而不守,则脾当其害。
不犹以邻国为壑乎?曰栝蒌但能陷胸,而不能陷腹。胸中之食,可推之以入于腹,脾中之食,不必荡之以入于肠。盖脾主出而易化,胃主纳而难消也。
或问栝蒌陷胸中之邪,抑陷胸中之食耶?曰结胸之症,未有不因食而结者也。陷胸汤乃陷食,而非陷邪也。虽然,邪因食而复聚,虽邪不入于胃之中,而邪实布于胃之口。陷胸中之食而邪解散,即谓之陷邪亦可也。然而食可陷,而邪不可陷。食陷必入于脾,邪陷必入于肾。入脾者,栝蒌可乘胜而长驱,入肾者,栝蒌不能入肾,势必变生不测。今用陷胸,而食消邪散,是陷胸汤实陷食,而非陷邪也。但止陷食而不陷邪,而邪何以竟散耶?是结胸之症因得食而结,则陷胸之汤,其邪亦因陷食而散也。
或疑陷胸汤用栝蒌,不止陷胸中之邪,亦陷腹中之邪也,邪在腹中,安知不祛之入肾乎?
曰陷胸汤势最捷,邪逢栝蒌即散,安在又入于肾乎。况邪已在腹,与在胸者有别,在胸者,居高临下,恐有走失入肾之虞;在腹者,邪趋大肠,其势甚便,岂返走于肾经哉。
或问栝蒌与天花粉,同为一本,何以天花粉反不似栝蒌之迅扫胸中之邪耶。曰天花粉消痞满,其功缓;栝蒌实消痞满,其功捷,余前条已言,但未言其所以缓与捷也。夫栝蒌为天花粉之子,而天花粉为栝蒌之根,子悬于天下,而性实顾根,故趋于下者甚急。根藏于地中,而性实恋子,故育于上者自缓。缓捷之故,分于此,而陷消之功,亦别于此。故宜缓者用天花粉,宜急者用栝蒌实,又何虑功效之不奏哉。
栝楼桂枝汤,出自汉·《金匮要略》。
【组成】栝楼根二两(6克)、桂枝三两(9克)、芍药三两(9克)、甘草二两(6克)、生姜三两(9克)、大枣一二枚(3枚)。
【用法】水煎温服,取微汗。服药后汗不出,可以啜热粥以助发汗。
【功效】解肌发表,生津舒筋。
【主治】外感风寒,发热恶风,头痛汗出,身体牵强,脉沉迟有力。
【临床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头痛、颈椎病、痉挛等病症。
栝楼桂枝汤:解肌发表,生津舒筋。
栝楼根(天花粉)3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枣3枚。水煎温服,取微汗。服药后汗不出,可以啜热粥以助发汗。
刘渡舟用量:桂枝15g、白芍15g、生姜10g、炙甘草10g、大枣12g、栝蒌根30g。连服10余剂。
1.头痛:以本方随症加减治疗太阳经头痛24例。注意服后避风.疗程为2周。疗效评定以2周内头痛消失,头部无不适症状为治愈。结果:治愈20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100%。(《中医临床研究》2012年第3期)
2.颈椎病:以本方加味治疗32例,1个疗程为7日,60日后观察结果,疗效评定以症状消失、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工作爱为治愈:结果:风寒湿痹型病例中,治愈17例,好转8例;气滞血瘀型,治愈1例,好转2例;痰湿阻络型治愈2例,肝肾不足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吉林中医药》2002年第1期)
3.痉挛:以本方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25例,与以Bobath的成人偏瘫训练法为主治疗27例作为对照。疗程均为4周。观察周期、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测及治疗前后患侧膝关节屈曲肌群最大等长收缩时股直肌和股二头肌的积分肌电值、协同收缩率。结果:改良Barthel指数及表面肌电图的肌电活动均提示治疗组在患肢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临床研究》2013年第4期)
【方解】本方为桂枝汤基础上加上栝接根清热生津,柔润筋脉,缓痉之急,不仅脉转柔缓,身体亦不强而活动自如,此乃风去营和,津生筋润的结果。全方有解肌祛风、生津舒筋之效。
临床上以发热恶风、身有汗出、身体牵强、脉沉迟为辨证要点。若有项背转侧不利之症,可加入葛根一味。注意血热妄行者,忌用。
【现代研究】现代临床报道尚见于治疗糖尿病并发神经炎、萎缩性胃炎(制丸剂用为好)、糖尿病等病症。
【方歌】栝楼桂枝治拘急,是因津虚肌失养,桂枝汤本调营卫,花粉补虚续绝伤。
血热妄行是指脏腑火热旺盛,热邪逼迫血分损伤血络所引起各种出血的病理性症状。 血热妄行是中医上的名词,指的是血热妄行证。其中血热是脏腑火热之邪较盛,热血逼迫血分表现的症状;妄行是指随便行动。 血热妄行证是由于饮食不当或者情绪波动、纵欲过度等因素导致脏腑火热之邪内盛,进入血分后损伤血络,使血液不能够运行于血脉之中,流出脉络之外所引起的出血证候。 临床表现:皮肤黏膜出现紫斑点、咳血、吐血、牙龈出血、流鼻血、女性月经量过多、小便出血、大便带血、发热、烦渴、舌红、苔黄等症状。
腰腿疼痛,瓜蒌桂枝汤
古人治病,常有'效如桴鼓”、“一剂知,二剂己”、“覆杯而卧”、“一服愈,不必尽剂”的记载,难道这些都只是传说?对于学习经方,特别是学习本能论的师兄们来说,这种现象是常见的,象一剂退热,不胜枚举。我自己就经常碰到,这次的遭遇更是神奇,居然一剂治愈宿病,所以特记录日记如下,向同行揭示经方一剂止痛的神奇。2020.7.2 昨晚左腿疼痛,有轻微痉挛现象,躺在床上能明显感觉到从大腿根部到小腿有一根筋有挛缩现象,前半夜睡不着,后半夜睡着了,早上起来好了,因为这是过去经常犯的老毛病,可能是受寒,也可能是出汗太多亡阳造成的,所以也没在意。2020.7.3 昨晚睡眠还可,症状不明显,所以今天没管。2020.7.4 昨晚左腿疼痛加剧,虽然只是微有疼痛,但严重影响睡眠,一直翻来覆去睡不着,只迷迷糊糊睡了一两个小时,因为疼痛大部分时间是清醒的。但白天又不严重,疑因晚上肝肾阳气不足加重的。实在没办法,只好自己给自己开药,详细分析了症状,疑是发汗过多,伤其津血,筋脉失滋,复感风寒,筋脉挛缩引起,查了《四圣心源》和《金匮要略》,宜用瓜蒌桂枝汤,开方如下:瓜蒌根(天花粉)20g、桂枝15g、白芍20g、生姜20g、大枣20g、甘草10g。从下午起用保温杯泡水喝,共约400ML。2020.7.5 昨晚十点半睡觉,今天早上起床,全身舒坦。昨晚一夜睡得很香,没有任何疼痛痉挛现象,感觉左腿也有力了。方剂解读:瓜蒌桂枝汤,源于《金匮要略》,用于治痉病,我这个案例不是典型,没有明显的发热现象,主要是津血缺少,筋脉挛缩。用白芍甘草舒缓筋脉,生姜大枣补津液,桂枝温通血脉,这里的瓜蒌根我认为是主药,通常说它是生津止渴,但我认为它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作用,从本能医学来说,瓜蒌根是补充物质的,它这个物质特别能养筋脉而治其痉,这在一些名医论注中也有提及,可供同修参考。后来我又参阅了大量瓜蒌桂枝汤的应用,发现其在筋脉挛缩这一类病上有特效,如中风后肢体痉挛、偏瘫、小儿抽搐症等等都有良好疗效。《伤寒杂病论》所载之方被称为“经方”,法度严谨、药味精简、层次分明、疗效卓著,受到后世医家的推崇,更是因此被誉为“方书之袓”。经方的魅力,无与伦比,辨证施治,一剂而愈!愿更多中医传承者用经方造福更多百姓!
黄无明/202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