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秦伯未,中医绝不能按西医的诊断用药,也正如西医不可能按中医的诊断用药一样

(2022-10-17 20:24:05)
标签:

中医

运用中医方药治疗西医诊断的疾病

《谦斋医学讲稿》

我想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病人急于治愈病,有时请中医看过再去找西医,或者请西医看过再来找中医。因此,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中医大夫问他有什么不舒服?病人首先回答的往往是:“我是再障”“我是肝炎”“我是神经衰弱”……临床上遇到这些经过西医诊断的疾病,中医如何来正确地对待并进行适应的治疗,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大家经常议论的一个问题。有人要我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认为很有必要。
我对这问题的看法很简单:中医治疗西医诊断的疾病,必须根据中医的理法进行辨证,重新做出中医的诊断,西医的诊断可供参考。理由也很简单:既然是要用中医中药来治疗,就一定要以中医的理论为指导;既然经过西医诊断,作为参考也无害处。
中、西医两个理论体系,目前还没有汇通。
因此,在现阶段,中医治疗必须根据中医的理论进行辨证施治,正如西医的治疗必须根据西医的理论做出确切的诊断后才能进行。
中医绝不能按西医的诊断用药,也正如西医不可能按中医的诊断用药一样。
比如西医诊断是原发性高血压病,根据这个诊断用西药,那自然是可以用降压药物治疗;反之,如果按这个诊断要用中药,那简直无从下手,因为中药里哪些是降血压的呢?这是目前存在的事实。
不少实例证明,中医治疗了不少西医诊断的疾病,谁依据中医理论运用辨证施治的效果就好,谁不从中医理论运用辨证施治的效果就差。
中医能不能参考西医的诊断呢?
我认为病人既然已经经过西医检查,有的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诊断,又何尝不可作为参考,问题在于是否正确地对待。若能正确地对待西医诊断,有时候可以帮助中医深入一步对某些疾病的性质、发展及转归的认识。
例如,西医诊断的溃疡病与某些早期胃癌患者的症状极为近似,但这两种病的发展和预后有很大差异,只从临床症状上分析是有困难的,这时如果参考西医诊断,就能提供一定的方便。
当然这不是说中医看的病人必须经过西医诊断,否则中医就无法判断疾病的性质和预后,中医在治疗上,不依中医的理论去分析客观存在的脉证,便依照西医的诊断用中药,是肯定不合理的。
比如听到肝炎就用逍遥散,或者用西医的病名将中药配制成药。西医诊断一个疾病不那么简单,难道中医中药就这样简捷,可以不辨病因病机了吗?
在参考西医的诊断时,还应该防止另一种偏向,即似是而非的去理解西医的一些术语。
例如西医诊断为癌肿,便认作毒瘤,用攻毒、解毒的治法;遇到炎症,便用银花、连翘清热。
再一种情况是,找中医治疗的患者中,有不少疾病是西医认为预后很坏的,若一味听从,结果会被弄得束手无策,对治疗失去信心和勇气。
诚然,这些例子都是个别的,但关键在于必须正确地对待西医诊断及正确地运用中医理法治疗。特别是对有些经过西医诊断认为缺少治法或预后不良的病证,既要参考西医诊断而又不受其束缚,要有信心和勇气使用中医理法进行治疗。
这里所说用中医理法来治疗,就必须有充分的理论根据,恰当的治疗法则。
在西医诊断的疾病中,有不少与中医的病名相同,也有是一种综合征而散见于中医各门病证里,从中医看来比较熟悉。但是理论和治法并不一样,不能生搬硬套,含糊地依照一般病名施治。也就是说中医从来没有根据病名来治疗,总是分析不同证候,在同一证候里又分别年龄、体质和发病经过等予以适当的处理。
此外,引证中医文献的时候,也要了解一个病的发生和发展,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注意逻辑性和科学性,才能说明道理,指导临床实践,并为总结经验做好基础。
总之,中、西医学术之汇通,将来自会水到渠成,目前不必强求结合,但是中医治疗西医诊断的疾病可以阐发自己的学术见解,而且必须用中医的理法方药来治疗,来总结经验,才能反映中医的特点,互相促进。
假如因为已经西医诊断,就根据西医办事,不再探讨中医理法,或者只想找到些有效中药,都会对继承和发扬中医学带来损失。说得严重一点,会走向废医存药的道路,这与党的中医政策是格格不入的
必须声明,中、西医团结合作是十分必要的,问题是放在中医面前的西医诊断的疾病,中医在临床上如何取得疗效,提高疗效,从而找出一套治疗规律,就必须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我治西医诊断的疾病没有什么心得。临床遇到的又往往是顽固的、严重的疾患,只看一次或几次,这就更难做系统的介绍。下面随便举几个疾病来谈谈,主要是借此说明一些具体问题,同时也借此交换些意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