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仁汤,清热利湿,宜畅湿浊。湿温初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谈黄,胸闷不
(2022-10-15 16:31:01)
标签:
中医 |
三仁汤的功效:
三仁汤有清热利湿,宜畅湿浊的功效,治湿温初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三仁汤配方:杏仁15克、飞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薏仁18克、半夏15克;三仁汤方歌: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白通滑竹伦,水用甘澜扬百遍,湿温初起法堪遵。
三仁汤
配方:杏仁15克、飞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薏仁18克、半夏15克 【8味】
用法:上药用甘澜水2升,煮取750毫升,日三服。
功效:清热利湿,宜畅湿浊。
主治:治湿温初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谈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
方解:方用杏仁宣通上焦肺气,使气化有助于湿化;白蔻仁开发中焦湿滞,化浊宜中;苡仁益脾渗湿,使湿热从下而去;三药为主,故名'三仁'。辅以半夏、厚朴除湿消痞,行气散满;通草、滑石、竹叶清利湿热。诸药合用,共成宣上、畅中、渗下之剂,而有清热利湿,宣畅混浊之功。
摘录:《温病条辨》卷一
三仁汤
来源:清·《温病条辨》。
处方:杏仁五钱、飞滑石六钱、白通草二钱、白蔻仁二钱、竹叶二钱、厚朴二钱、生薏仁六钱、半夏五钱。因内含:杏仁、白蔻仁生薏仁,取名为“三仁汤”。
功效:清利湿热,宣畅气机。
主治:湿温初起,头痛恶寒,面色淡黄,身重疼痛,午后身热,胸闷不饥等症。
用法:以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服一碗,日三服。
方歌: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白通滑竹伦,水用甘澜扬百遍,湿温初起法堪遵。
趣味记忆法:
三仁(人)朴(扑)通滑竹夏(下)
三人爬竹竿,扑通滑下来
三仁汤方解:
君:杏仁—苦辛,宣利上焦肺气,气化则湿化。
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调中。
生薏仁—甘淡,渗利下焦湿热,健脾。
*三仁合用,能宣上、畅中、渗下而具清利湿热,宣畅三焦气机之功。
臣:半夏、厚朴—辛开苦降,化湿行气,散满消痞。
佐:滑石、竹叶、通草—甘寒淡渗,利湿清热。
配伍要点:药用辛开苦降淡渗以宣上、畅中、渗下,使湿热之邪从三焦分消,调畅三焦气机。体现了“分消走泄”法
用药禁忌:杏仁用量不宜过大,常用量为15g,过量后易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三仁汤加味
配方:白蔻仁6g、杏仁10g、厚朴12g、薏苡仁、广木香12g、佩兰12g、黄连6g、佛手12g、鸡内金15g、茯苓、车前草30g、甘草6g。
加减:伤阴苔厚乏津加石斛20g,麦冬30g;兼气虚者加南沙参。
石斛属性偏寒,具有滋阴清热,润肺止咳,保护肠胃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口干咽燥、胃阴不足的疾病。同时麦冬具有缓解心烦、失眠、内热的作用,二者合用营养价值丰富,具有清热解毒,去咳止痰到作用,适合一些经常熬夜便秘,酒醉不醒的患者,是一种非常好的滋补佳品。
三仁汤配方:
杏仁、半夏各15g,飞滑石、生薏苡仁各18g, 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各6g。
服用三仁汤禁忌
甜杏仁:杏仁不可与板栗、猪肉、小米同食。
核桃:核桃不能与野鸡肉一起食用,肺炎、支气管扩张等患者不易食之。
核桃不宜与酒同食。据宋。马志《开宝本草》记载:“饮酒食核桃令人咯血”。可能是因为核桃性热,多食生痰动火,而白酒也属甘辛大热,二者同食,易致血热的缘故。特别是有咯血宿疾的人,更应禁忌。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患者,饮白酒即可引起咯血,不与核桃共食,亦可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