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小腹胀满,小腹胀气。如果消食导滞予以保和丸、沉香化滞丸、开胸顺气丸。如果要燥湿健脾,予以香
(2022-10-02 20:20:27)
标签:
中医 |
腹胀,小腹胀满,小腹胀气。如果消食导滞予以保和丸、沉香化滞丸、开胸顺气丸。如果要燥湿健脾,予以香砂养胃丸。行气和胃予以木香顺气丸,越鞠丸。益气健脾予人参健脾丸。
腹胀是指患者自觉腹部胀满不适,甚至感觉到有物体支撑腹部的症状。引起腹胀的原因有多种,包括气滞、气虚、食积、虫积等,导致气机不畅引起腹胀。腹胀的中医辨证分为7种证型,如肝郁气滞证、脾胃湿热证、饮食停滞证等,根据不同证型,选择不同药物进行治疗。
1、肝郁气滞证:临床可见腹胀、胁胀满、攻窜不定,打嗝,叹气,情志不畅时症状加重。治疗选用疏肝解郁,行气导滞的药物,如木香顺气散;
2、脾胃湿热证:临床可见腹胀、口苦口臭、大便黏腻不爽、肢体困重、口干、口渴但不愿饮水等症状。选用清热祛湿,理气消滞的药物治疗,如三黄泻心汤、枳实导滞丸等;
3、饮食停滞证:临床可见腹胀、厌食、反酸、口苦、打饱嗝,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大便臭、大便不爽等症状。可选用具有消食和胃,理气化滞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如保和丸加减;
4、寒热错杂证:临床可见腹胀肠鸣、脘腹胀满、心烦口苦、恶心、大便溏等症状。选用消胀散痞,药性平和的清热祛寒药物治疗,如半夏泻心汤加减;
5、脾虚湿阻证:临床可见腹胀、食少、大便溏而黏腻不爽、肢体困倦等症状。选用具有健脾和中,化湿理气的药物治疗,如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6、中焦虚寒证:临床可见腹部胀满、遇冷加重、喜热饮、喜热敷、四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等症状。选用温补脾阳,行气消胀的药物,如理中汤、平胃散等;
7、肠燥津亏证:临床可见腹胀,没有明显的疼痛,伴有大便干燥、口干或口臭、喜欢喝水等症状。对于肠燥津亏证的腹胀,可用增液养津,清热润燥的药物进行治疗,如麻子仁丸、增液承气汤加减。
小腹胀气:
小腹主要是小肠和部分结肠,胀气多数是有粪便残留,或者粪便里有产气菌在小肠下半段产气,此时就容易觉得小腹胀气。大便不通畅时,到乙状结肠难以排出时,觉得小腹有坠胀感,但是没到直肠,所以便意不明显。小腹胀气也与气体的成分有关,如果气体较轻,不顺着肠道往下运走,就会往上飘,就会有胀满的感觉。
所以一旦有小腹的胀气,可以用消胀的药,或者促动力药促进排便,或者去卫生间,气体排出就会感觉好转。如果是产气菌的原因,或者摄入的食物容易产气,如果不排便,容易产气的粪渣、粪便不出来,即使排气,也会再次感觉小腹坠胀。
小腹胀气可以通过按摩、热敷、服用益生菌的方法进行消除:
1、小腹胀气大多数是因为肠道中存在有大量气体导致的,对于程度不是特别严重的患者,可以使用物理的方法进行缓解。将双手搓热后对小腹部位进行顺时针按摩,不仅可以促进肠壁的血液循环,同时还能够刺激肠道蠕动,辅助肠道中的气体快速排出,因此具有缓解小腹胀气的作用。
2、将毛巾浸在热水中后拧干,在腹部进行热敷,不仅可以促进肠壁功能的恢复,同时还能够消除肠道中的寒气,对于小腹胀气具有不错的消除作用。
3、部分人出现小腹胀气,是因为肠道菌群失衡导致的,可以通过服用益生菌的方法进行调解,比如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能够增加肠道有益菌,抑制有害细菌的滋生,同时还可以提高肠壁吸收功能,促进小腹胀气的缓解。
刘汶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1.如果患者在感受寒邪以后,出现脘腹胀满、腹部不适、 消化不良等症状,多是由寒邪客胃,或者寒邪阻滞导致,通常需散寒祛湿,或者温中散寒治疗,可以用藿香正...
2.如果是饮食积滞,会出现嗳腐吞酸、胃脘胀满,大便中有不消化的食物等症状,可以使用保和丸治疗。
3.如果是脾胃虚弱、脾虚气滞的患者,可以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的患者可以用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小建中汤治疗。
4.湿热阻滞的患者,会出现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腹胀、大便稀溏、黏滞不爽、肛门灼热等症状,可以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
中医治疗腹胀一般采用六君子汤、实脾饮、附子理中丸等。
腹胀既是症状又是体征,可表现为部分或全部腹胀,可以是消化系统本身的疾病,也可以是胃肠道系统性疾病的表现。轻的只会在腹部表现出轻微的饱胀感,而重的则会在整个腹部扩张,影响呼吸,甚至工作和生活。中医辨证把腹胀分为脾胃损伤,情志因素,湿热蕴结,寒邪入体。不同的辨证方法,治疗方式也存在着差异性,所以具体的药物需要在医生进行辨证后才可以决定。一般在进行治疗时,多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实脾饮、附子理中丸等。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还需要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平时还需要适当地进行活动,顺时针对腹部进行按摩,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腹胀的症状。如果消食导滞予以保和丸、沉香化滞丸、开胸顺气丸。如果要燥湿健脾,予以香砂养胃丸。行气和胃予以木香顺气丸,越鞠丸。益气健脾予人参健脾丸。通过上面的一些治疗腹胀的药物方法,可以对腹胀起到很好的效果。
建议患者应多吃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钠的饮食。鼓励患者少吃多餐,多吃促进肠道蠕动的食物,如蔬菜、高纤维食物等。患者应限制豆类、牛奶等产气食物的摄入。限制导致便秘的食物,如坚果、干果等。鼓励患者多运动,促进肠蠕动。协助患者采取半坐卧位缓解腹压。饭后,应鼓励和协助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以促进肠蠕动并缓解症状。有呼吸困难和压迫症状的卧床时,应采用半坐卧位。
小腹发胀一般考虑可能有胃肠道功能紊乱、便秘或胃肠疾病引起,如慢性肠胃炎、结肠炎、局限性肠梗阻等情况引起,或者女性妇科疾病或妊娠也会导致。建议明确原因对症治疗,如为饮食相关,建议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辛辣刺激性胀气的食物,适当的活动锻炼或通过推拿按摩等改善治疗。
此外,胃肠道功能紊乱或胃肠道菌群失调等情况也容易引起,这种建议配合口服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及调节肠道菌群等处理。如果出现胃肠炎或者是梗阻情况,建议抗炎等对症处理,因此一定要明确原因,再对症治疗,必要时候建议行肠镜检查或腹部立位片检查,生活中注意饮食和作息,要多活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