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柴胡疏肝散加味,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目痛,眼框痛,流泪。医案1则

(2022-08-14 04:56:15)
标签:

中医



柴胡疏肝散,出自《医学统旨》
  【组成】 陈皮醋炒、柴胡各二钱(各6g), 川芎、香附、枳壳麸炒、芍药各一钱半(各5g),甘草炙五分(3g)。
  【用法】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服。
  【功效】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脘腹胀满,脉弦。
  【方解】本方所治为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肝郁血滞,横逆犯胃所致。肝失疏泄,经气不利,则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脉弦;肝气不疏,横逆犯胃,则脘腹胀满。根据“木郁达之”之旨,治宜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方以柴胡为君,调肝气,散郁结。臣以香附专人肝经,既疏肝解郁,又理气止痛;川芎辛散,开郁行气,活血止痛,二药助柴胡疏肝理气止痛。佐以陈皮理气行滞和胃,醋炒以增入肝行气之功;枳壳理气宽中,行气消胀,与陈皮相伍以理气行滞调中;白芍、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炙甘草又调和诸药,兼作使药。诸药合用,能理肝气、养肝血,和胃气,诚为疏肝理气解郁之良方。本方是四逆散加陈皮、川芎、香附而成。而四逆散中四药等量,侧重调畅气机,疏理肝脾;本方重用柴胡,轻用甘草,将枳实改为枳壳,再加陈皮、川芎、香附重在行气疏肝,兼以和血止痛,为治肝郁血滞之良方。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疏肝解郁的常用方,以胁肋胀痛,脉弦为辨证要点。
  2.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胆囊炎、肋间神经痛等属肝郁气滞者。
  【使用注意】本方辛燥,易耗气伤阴,不宜久服;孕妇慎用。
  【方歌】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胀皆能除。


2022  08 09 上午   浙江   黄女士  65岁  目痛 流泪 眼眶痛,眼目无红肿。
胃口正常,睡眠正常,二便正常,舌苔正常。西医做过很多检查,没找出病因,给了治疗神经疼痛的药物,服药5天后,目痛症状如故。
中医诊断,目痛者,肝经之病。眼眶痛,肝阳头痛。流泪,肝肾两虚。
证属:肝气郁滞证。
治法:解热抗炎、和胃疏肝、行气止痛。
处方: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10克 枳壳10克 白芍10克 炙甘草6克 香附10克 青皮10克 川芎10克 藁本10克 羌活10克,刺蒺藜10克(打碎),沙苑子10克(纱布包煎)。
药11味,以适量水煎药,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4剂,日服1剂。
服中药期间,其他药停服。
2022 08 13 晚上 反馈消息
服完4剂,目痛、眼框痛,痊愈。从第二剂服完,目痛、眼框痛就没有了。
见风流泪,还有,此症状多年,医嘱服明目地黄丸3盒,日服3丸。


李今庸,柴胡疏肝散加味治肝经郁滞巅顶头痛
组方:柴胡10克 枳壳10克 白芍10克 甘草6克 香附10克 青皮10克 川芎10克 藁本10克 羌活10克 
治疗:肝经郁滞,气失条达,症见头顶部疼痛,情绪变化则加剧,或伴胁肋不适,烦躁易怒;有时伴有干呕,或呕吐涎沫等。
用法:药9味,以适量水煎药,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若兼恶心,呕吐涎沫者,可用吴茱萸汤:吴茱萸10克,党参10克,生姜10克,大枣8枚(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