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乌贝散加味治胃酸、胃痛、烧心,胃溃疡、胃炎

(2022-07-15 20:09:00)
标签:

中医



乌贝散加味

主治:制酸止痛。胃痛泛酸,敛新血,破瘀血,补中气,疗疮痛。
治胃溃疡病,慢性胃炎,胃不适。海螵蛸(乌贼骨)85克,浙贝母15克,白芨15克。
口服,温水调服。每次10克许。
打粉,备用。一般不发潮湿,留存2-3年,照常有效。每服10克,空腹服,服药后,暂时少饮水,以尽量保持药粉在胃中的最大浓度。胃脘不适,或酸多,或疼痛,立马服下,一般2-3分钟见效。如果症状不除,3-5分钟后,再服10克;症状不除,5分钟许,再服10克。遇有不适症状时,立刻服,没症状不服。
本人使用过此方,好用,所以,推荐给需要者。
胃病治愈后,一定要注意胃的日常养护。


胃怎么保养

在日常中只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胃,才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处于健康的状态中。保护肠胃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要注意吃早餐,还要少食多餐,日常的食物中过凉,过烫,过于刺激的都要注意少吃,同时还要规律自己的饮食,少吃甜食。(人工糖、味精、西药、维生素,人工合成的食物,不要吃)

胃对于人体的作用非常大,它主管着人们的消化系统,如果胃出现了问题,消化系统也会有很大的影响,甚至还会导致身体出现异常,在日常中,为了避免胃部受到伤害,就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胃,那么胃怎么保养?
1、吃早餐
  对于一些忙于工作的人,经常会没有时间吃早餐,在上午这一段时间内需要体力,或是脑力工作的量都非常大,早餐如果不吃,就会导致身体中的能力不足,这时候胃部的消化也会乏力,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想要保护好胃,就要记得吃早餐,而且要保证营养全面。
2、少食多餐
  长期工作的人们没有时间吃饭,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的没有规律,所以吃饭的时候就会暴饮暴食,这样就会导致原本空空的胃消化负担加重,在平时,要注意吃饭吃到八分饱即可,不可以吃的过多,这样可以减轻肠胃的负担。
3、忌口
  过凉、过烫、过硬、刺激性大的食物不可以吃,这些食物会导致肠胃受损,甚至还会导致胃部的压力增大,长期这样的吃法就会导致胃肠道受损,甚至还会引起一些胃病。平时要以温热的食物为主,还要注意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4、规律性的饮食
  还要保证营养充足,多吃一些粗粮、蔬果类等食物,这些食物可以更好的吸收大量的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这样就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维持胃肠的健康,减轻胃肠部的压力。


倪海厦老师对“糖”很有研究,他说,现在的“人工糖”、“精炼糖”不能吃,天然的蔗糖却是非常棒的东西。
先举例:比如你牙痛得厉害,此时,可以喝一口蔗糖水,含在嘴巴里,要不了多久,牙痛就会解除。如果,你喝的“人工糖”水,那么,保证你的牙痛越来越厉害!
倪师解释原因说,天然的蔗糖是大分子糖,是碱性的,细菌无法吃它,因此,口中含了蔗糖水,细菌就不能生存,炎症就会改善,因此,可以治疗牙痛。但是,“人工糖”却是小分子糖,是细菌的最爱,细菌最喜欢吃小分子糖,所以,牙痛你含了“人工糖”水,相当于你在“喂食”细菌,炎症当然更厉害了,牙不痛才怪呢!
天然的东西最好,蔗糖的用处远不止于此,倪师还介绍过用蔗糖水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对糖尿病足皮肤溃烂、不愈有神奇的疗效,原理跟上面的牙痛是一样的。
科技很发达的今天,很多人总觉得,人类很了不起,人制造的东西就是最好的。确实,人类创造了很多非常棒的东西,可是,总有些东西是人类创造不了的,人类的机器代替不了自然。
倪海厦老师曾说过,他最喜欢的食物之一就是蔗糖,甚至经常随身携带着它,没事就吃上两块,那真的是大自然给人类最好的馈赠。



本草新编 

海螵蛸

海螵蛸,味咸,微温,无毒。主女子漏下赤白,经行血闭,阴蚀肿痛。又治妇人寒热瘕症,惊风入腹,环腹痛,去目肿浮翳,收疮口腐脓,治哮症最神效。亦药笼中宜备之物。

或问海螵蛸即乌贼鱼骨,他本云服之令人有子,先生何不言也?曰男子肾虚则精涸,女子肝伤则血枯,皆非有子之兆。乌贼鱼骨虽入肝肾,不能大补其精血,徒借此物,即终年饱食,又何能生子哉。(〔批〕翻前人旧案,实有至理,非好辨也。)


贝母

贝母,味苦,气平、微寒,无毒。入肺、胃、脾、心四经。消热痰最利,止久嗽宜用,心中逆气多愁郁者可解,并治伤寒结胸之症,疗人面疮能效。难产与胞衣不下,调服于人参汤中最神。黄瘅赤眼,消渴除烦,喉痹,疝瘕,皆可佐使,但少用足以成功,多用或以取败。宜于阴虚火盛,不宜于阳旺湿痰。世人不知贝母与半夏,性各不同,惧半夏之毒,每改用贝母。不知贝母消热痰,而不能消寒痰,半夏消寒痰,而不能消热痰也。故贝母逢寒痰,则愈增其寒;半夏逢热痰,则大添其热。二品泾渭各殊,乌可代用。前人辨贝母入肺,而不入胃,半夏入脾胃,而不入肺经,尚不知贝母之深也。盖贝母入肺、胃、脾,心四经,岂有不入脾、胃之理哉。正寒热之不相宜,故不可代用也。(〔批〕辨得入微尽妙。)

或问贝母之疗人面疮,可信不可信乎?曰此前人之成效,胡必疑之。然而有可疑者。

人面疮,口能食而面能愁,盖有祟凭之矣。祟凭必须解祟,何以用贝母即解,予久不得其故,后遇岐天师于燕市,另传治法,而后悟贝母之疗人面疮也,亦消其痰而已矣。夫怪病多起于痰,贝母消痰,故能愈也。如半夏亦消痰圣药,何治人面疮无效?不知人面疮,乃热痰结成热毒,半夏性燥,燥以治热,更添热矣。贝母乃治热痰圣药,以寒治热,而热毒自消,又何疑哉。

或问贝母消痰,消热痰也,然火沸为痰,非热乎,何以用之而绝无效耶?曰火沸生痰,乃肾中之火上沸,非肺中之火上升。贝母只可治肺中之火痰,不化肾中之火痰也。岂惟不能化肾中之火痰,且动火而生痰矣。夫肾中之火,非补水不能除,肾火之痰,亦非补水不能消。贝母消肺中之痰,必铄肺中之气,肺虚则肾水之化源竭矣,何以生肾水哉。肾水不生,则肾火不降。肾火不降,又何以健脾而消痰哉。势必所用水谷不化精而化痰矣。然则用贝母以治火沸为痰,不犹添薪而望止沸乎。毋怪沓无功效也。

或疑贝母不可治火沸为痰之症,吾用之六味丸中,亦可以治之乎?曰六味汤止治火沸为痰之圣药也,加入贝母,则不效矣。盖火沸为痰,乃肾中之真水上沸而成痰,非肺中之津液上存而为痰也。六味汤补水以止沸,非化痰以止火,倘加入贝母,则六味欲趋于肾中,而贝母又欲留于肺内,两相牵掣,则药必停于不上不下之间,痰既不消,火又大炽,不更益其沸,而转添其咳嗽哉。此贝母断不可入于六味汤丸之中,治火沸为痰之病也。



白芨

白芨,味苦、辛,气平、微寒,阳中之阴也。入肺经。功专收敛,亦能止血。败症溃疡、死肌腐肉,皆能去之。敷山根,止衄血。涂疥癣,杀虫。此物近人皆用之外治,殊不知其内治更神,用之以止血者,非外治也。将白芨研末,调入于人参、归、芎、黄 之内,一同吞服,其止血实神。夫吐血未有不伤胃者也,胃伤则血不藏而上吐矣。然而胃中原无血也,血在胃之外,伤胃则胃不能障血,而血入于胃中,胃不藏而上吐。白芨善能收敛,同参、 、归、芎直入胃中,将胃中之窍敛塞,窍闭则血从何来,此血之所以能止也。况白芨又不止治胃中之血,凡有空隙,皆能补塞。乌可徒借外治,而不亟用以内治乎。

或问白芨能填补肺中之损,闻昔年有贼犯受伤,曾服白芨得愈,后贼被杀,开其胸膛,见白芨填塞于所伤之处,果有之乎?此前人已验之方也,何必再疑。白芨实能走肺,填塞于所伤之外。但所言只用一味服之,此则失传之误也。予见野史载此,则又不如此,史言受刑时,自云我服白芨散五年,得以再生,不意又死于此。人问其方,贼曰我遇云游道士,自称越人,传我一方白芨一斤、人参一两、麦冬半斤,教我研末,每日饥服三钱,吐血症全愈。然曾诫我云我救汝命,汝宜改过,否则,必死于刑,不意今死于此,悔不听道士之言也。我传方于世,庶不没道士之恩也。野史所载如此。方用麦冬为佐以养肺,用人参为使以益气,则白芨填补肺中之伤,自易奏功,立方甚妙。惜道士失载其姓名。所谓越人,意者即扁鹊公之化身也。



胃胀反酸用海螵蛸浙贝母

北京读者周女士咨询:我有慢性胃炎3年多了,吃完饭后总感觉胃胀,反酸水。朋友告诉我一个方子,可缓解胃病:取海螵蛸15克、浙贝母15克,各研成细末,过筛拌匀,每日3次,每次3~6克,饭前服用,坚持一个月。请问此方能用吗?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于景献解答:此方中,贝母一般多用来治疗肺疾痰嗽,近代以其能制酸,与海螵蛸配伍,研成粉剂,用来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海螵蛸又名乌贼骨,能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常用于溃疡病、胃酸过多、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等。二者合用,可抑酸护胃,治疗反酸症状。

  服药时,一定要注意禁烟酒、咖啡及辛辣食物,少吃含淀粉类的食物,如土豆、芋头、粉丝、红薯等,不要吃过于坚硬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定点饮食,切忌过饥过饱。生活起居要有规律,避免压力和紧张情绪。(于景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