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热不退,退而复热,中西医治法不同

(2022-07-02 10:22:54)
标签:

中医



西医治法发热反复不退有可能是细菌感染或者病毒感染合并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情况,建议化验血常规、血沉等帮助判断。如果是细菌感染的应用抗生素头孢或者阿莫西林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反复发热的情况建议应用病毒唑、阿昔洛韦等治疗,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可以应用阿奇霉素。发热也要注意物理降温的方式应用温水、乙醇擦拭,冰袋冰敷。如果反复也要排除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疾。

中医治法中医将发热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种,外感发热主要是由于受到六淫之邪侵袭,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内伤发热主要是由于饮食劳倦,或七情变化导致,比如肝郁化火等,要根据不同症状,辩证治疗。

1、外感发热
  外感发热,因感受六淫之邪及疫疠之气所致。外感发热多实,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瘟疫等病证。外感发热中医辨证主要是根据小儿发热证型进行。外感发热一般起病较急,初起常伴恶寒。
  应注意起病季节,当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有无接触史等。例如小儿寒热往来,发热时,有无出现寒颤,或夹杂一系列的症状。继而相对应的出现脉象的变化、指纹的变化,以此来判断外感发热的病因。
  另外,需结合发病时所处的时节、时令,根据综合情况判断外感发热的性质。此外,引起外感发热的发病因素,通常有风寒、风热、暑湿、风燥等。如果是新起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鼻寒流清涕,脉浮紧。
  风寒束表,这种情况就需要使用辛温解表的药物,比如荆防败毒散。弱风热外袭出现发热,微恶风寒,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就需要疏散风热,使用银翘散治疗。
2、内伤发热
  内伤发热,多由饮食劳倦或七情变化导致阴阳失调,气血虚衰所致。内伤多虚,内伤发热一般起病徐缓,病程较长,或有反复发作史。其起病一般不伴恶寒,但觉发热,或虽感畏冷但得衣被可减。
  发热多表现为低热,通常伴有自觉手足心热、头晕、神倦、自汗、盗汗、脉弱等症。比如说有些患者可能肝郁化火,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口苦而干,苔黄,脉弦数。治疗要选择疏肝解郁、清肝泻火的药物。其中丹栀逍遥散就是比较对症的汤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