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潮祖:养心汤(《古今医统》),体质素弱,或病后思虑过多,心虚惊悸不眠,颜色憔悴,舌体微红,脉象

(2022-06-29 11:03:56)
标签:

中医



养心汤(《古今医统》)

【组】归身9g,生地黄  熟地黄各9g,人参12g,麦门冬12g,五味子3g,炙甘草3g,柏子仁6g,茯神9g。
[用法]加灯心草、莲子,水煎服。共11味。
[主治]体质素弱,或病后思虑过多,心虚惊悸不眠,颜色憔悴,舌体微红,脉象虚弱。
[证析]
惊指常怀恐惧,悸指时而心动,本方所治,是气血津液同时亏损的综合反映,但以血虚为主。心血虚损,心体失养故心悸,神气失守故易惊。因惊而悸,亦当责之心气有亏,如果心气不虚,不会出现惊悸。至于舌体微红,则是阴津不足征象。综上所述,此证属于心血不足而兼气阴亦虚。
[病机]心血不足,气阴亦虚。
[治法]益气补血,滋阴宁神法。
[方义]心气不足,故配人参、五味子、炙甘草补其心气;营血亏损,故配当归、熟地黄补
其心血;营阴匮乏,故配生地黄、麦冬补其心阴;心神不宁,故配柏子仁、茯神宁其心神;复用莲子养心,灯心草清心,合而用之,能呈益气补血,滋阴宁神功效。
研究此方,应该注意三点:注意结构:此方虽然列入本法讨论,并非纯属补血方剂,而是气血津液同补。由于方中当归、熟地黄、柏子仁都有补血作用,故以补血为主。
如果加重甘草用量,亦可说是补气为主。注意选药:柏子仁擅治惊悸,《神农本草经》早有记载。《药品化义》谓其“香气透心,体润滋血,同茯神、酸枣仁,生地黄麦冬为准中清品,主治心神虚怯,惊悸怔仲,颜色憔悴,肌肤燥痒,皆养血之功也。”此方选用柏子仁等药治疗血虚惊悸,可谓合拍。注意与天王补心丹比较:此方结构类似补心丹,因无天冬、玄参,滋阴力量不足;因无酸枣仁、朱砂,宁神力量亦颜有不如:且无开提肺气的桔梗,活血行滞的丹参,祛痰利窍的远志,亦无调气行津作用,结构略显呆滞,是其不足处。
[应用]病后惊悸,容颜憔悴,舌体微红,脉象虚弱为用此方指征。气虚甚者,加重人参、五味子、甘草剂量;津虚甚者,加入玄参、天冬;若欲增强宁神力量,可加酸枣仁;夹湿可加茯苓、远志,随证变法,不拘原方,以免影响效果。
[歌括]
养心参麦味草莲,二地归柏茯神添,
灯芯为引同煎服,心虚惊悸服之安。


养心汤加味

当归10g,生地黄、  熟地黄各15g,人参15g,麦门冬15g,五味子15g,炙甘草10g,柏子仁10g(打碎入煎),茯苓30g,炒枣仁30克,玄参15克,天冬15克,桔梗10克,丹参30克,灯芯草3克,莲子肉10克。16味

4剂,日服1剂。


中医治法与方剂,陈潮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