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2022-06-28 05:21:59)
标签:
文化 |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原文与赏析
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六)
注释
非人:不得为人,不配做人。端:开端,开始。
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恻隐之心,就不配做人;没有羞耻之心,就不配做人;没有礼让之心、是非之心,也不配做人。人的恻隐心、羞耻心、礼让心、是非心,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开端。这'四端’即'四心’是人先天就有的、与生俱来的,就像人生下来就有四肢一样。”
感悟
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有同情心、羞耻感、礼让的文明胸怀和是非观念等社会属性,这是正确的。但他说人的“四心”是天生的,则未免虚妄。
前一篇:有病治病是天理,没病找病遭雷劈
后一篇:笑林广记-讥刺部·圆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