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汤,祛风除湿,散寒通络;湿痹关节疼痛;纤维肌痛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关节炎,滑膜炎,牛

标签:
中医 |
薏苡仁汤,出自清·《类证治裁》。
【组成】薏苡仁(15克),当归、川芎、生姜、桂枝、羌活、独活、防风、白术、草乌、川乌(各9克),麻黄(4.5克)。
【用法】水煎服。原书未著用量,可根据常规剂量应用。
【功效】祛风除湿,散寒通络。
【主治】主治湿痹,关节疼痛重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或有麻木不仁,舌苔白腻,脉象濡缓等。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纤维肌痛症、痛风关节炎、慢性滑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牛皮癣关节炎等病症。
1.纤维肌痛综合征:以服加减薏苡仁汤配合拔罐治疗36例,对照组以盐酸阿米替林治疗34例,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1.76%,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年第7期)
2.类风湿关节炎:以薏苡仁汤配合沙利度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0例,疗程4个月。结果:显效20例(40%),有效26例(52%),无效4例(8%),总有效率92%,疗效明显,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年第17期)
3.痛风关节炎:以关节镜配合薏苡仁汤加减治疗痛风关节炎24例。结果:24例患者随访6~24个月,23例切口完全愈合,1例受到尿酸盐结晶的侵蚀而导致伤口破裂,24例患者较术前肿痛都有明显减轻。(《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年第3期)
4.滑膜炎:以薏苡仁汤配合滑膜膏外敷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54例,与常规治疗54例对照,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37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30%;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2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陕西中医》2013年第4期)
5.牛皮癣关节炎关节痛:以本方治疗难治性牛皮癣关节炎4例,疗程1个月。结果:4例全部有效,续服薏苡仁汤3~6个月后,关节疼痛未再复发。(《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9年第2期)
6.腰椎间盘突出:本方配合牵引治疗32例,与单以牵引治疗32例对照,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8.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湖南中医杂志》2010年7月第26卷第4期)
【方解】本方主要用于治疗湿痹关节疼痛。方中薏苡仁、苍术健脾渗湿;苍术相配防风、羌活、独活祛风胜湿;川乌、麻黄、桂枝、生姜温经散寒,除湿止痛,通络搜风;当归、川芎辛散温通,养血活血兼以行气,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甘草健脾和中。本方以散寒除湿、温经止痛为主,佐以健脾之品,诸药合用,有良好的祛风、散寒、除湿功效:
临床应用以湿痹疼痛、痛有定处、重着麻木、舌苔自腻为辨证要点。方中可加用防己、草薢,以加强祛湿利痹之功。局部红肿、舌苔黄腻,甚丑[发热者,忌服。
【现代研究】有研究表明,薏苡仁汤具有消炎、镇痛作用,故可用治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方歌】薏苡仁汤麻桂苍,羌独防风草生姜, 当归川芎和血脉,风寒湿痹服之康。
木防己汤,出自汉·《金匮要略》。本方又名“防己桂枝汤”“汉防己汤”。
【组成】木防己三钱(9克)、石膏一两(30克)、桂枝二钱(6克)、人参四钱(12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行水化饮,益气清热。
【主治】主治支饮,症见咳喘发热,心下痞满,小便不利,或兼有短气乏力,舌红苔薄黄,脉沉。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糖尿病胸水等病症。
1.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在常规西医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加减木防己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41例,与常规西医抗心衰治疗26例作对照,疗程14日。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左室EF值和BNP水平。结果:两组均可使心衰患者的EF值升高,BNP水平下降,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北京中医药》2011年第8期)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常规西医治疗(抗感染、解痉平喘、吸氧、强心利尿)的基础上应用加味木防己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35例,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33例作对照,疗程15日。以症状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其他客观指标基本正常为临床控制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6%,对照组69.7%。(《四川中医》2008年第1期)
3.糖尿病胸水:在常规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加减木防己汤治疗糖尿病胸水36例,与常规胰岛素治疗20例作对照,疗程30日。以临床症状消失,X线胸片及实验室检查正常为显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2%,对照组85.0%。(《河南中医》2003年第9期)
【方解】方中木防己、桂枝,一苦一辛,并能行水气而散结气,更佐以人参益气,石膏清热。临床报道也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急性痛风关节炎、类风湿滑膜炎、单纯性收缩压升高、直立性水肿、红斑性肢痛症等病症。
【现代研究】现代买验研究表明,木防己汤具有强心利尿、扩张血管、减轻肺循环阻力、抗凝、抗炎作用,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浆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水平,改善心功能。木防己汤用于治疗关节炎,能使关节肿胀度下降,体重及脏器指数改善,关节水肿减轻,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减少,滑膜增生受抑制,减轻关节损伤。
【方歌】喘满痞坚面色黧,已三桂二四参施,膏枚二个如鸡子,辛苦寒温各适宜。
痛风多湿热,刘渡舟治疗湿热痹临床经验
中医学家刘渡舟:痛风分四痹——行痹、痛痹、着痹、湿热痹
自《素问·痹论》中的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盛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以来,中医论治痹症无不以风寒湿三气为主。
治疗行痹以散风为主,驱寒利湿为辅,方用防风汤。
治疗痛痹以散寒为主,疏风燥湿为辅,方用乌头汤、蠲痹汤。
治疗着痹,以利湿为主,祛风散寒为辅,方用薏苡仁汤。
逐渐的人们对于湿热痹的证治逐渐湮没不闻。
现代著名中医学家、《伤寒论》专家刘渡舟先生根据《素问·痹论》中的记载,以及古今中医对于痹证的辩治,总结出对于当今人们多湿热痹的辩治经验,认为治湿热痹者,当以清热利湿,宣通经络,治方以加减木防己汤。
今天的人们大多饮食习惯以肥甘厚味醇酒为主,平时还喜欢饮用性热温补之品,这会促使身体养生热多,再偶感受风寒湿三邪,则从阳化为湿热,湿热邪气痹阻经络关节,气血不通,则形成湿热痹。
湿热痹,是湿和热相交为患,客于经络之间,湿聚热蒸,蕴郁不散,时间一久,经脉气血受阻,运行不畅,导致湿热痹之痛风。
湿热痹都有哪些典型症状呢?
临床辩证湿热痹,多见肢节对称性红肿热痛,关节功能受限,活动不利,多伴有口干口渴,小便黄而赤、短,或有发热,或大便干结黏腻不爽,舌质红或绛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沉滑有力等。
正如清代医学家尤在泾所著的《金匮翼·热痹》记载:“热痹者,闭热于内也...脏腑经络,先有蓄热,而复遇风寒湿气客之,热为寒郁,气不得通,久之寒亦化热,则羣(qun)痹熻(xi)热而闷也。”
湿热痹治疗,清热利湿、宣通经络为主要治法
那湿热痹该怎么治疗呢?上面已经介绍著名中医学家刘渡舟的经验——方用加减木防己汤。
加减木防已汤,出自中医温病学家代表人物、清代山阳医派创始人吴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暑热痹者,加减木防己汤主之。”
暑,即热。所以暑湿痹就是湿热痹。
而加减木防己汤是治疗湿热的主方。
加减木防己汤,是由《金匮要略》中的木防己汤,去掉人参,加通草、杏仁、滑石、薏苡仁而组成。
加减木防己汤的特点是重用石膏,以清热为主,配以滑石、杏仁、薏苡仁以清利三焦之湿热;防己、桂枝宣通经脉之气;通草能同理关节之气血。
全方共奏可以清利湿热、宣气通络的功效,被吴鞠通称之为“治痹之祖方”。
那用加减木防已汤治疗湿热痹效果如何?怎么治疗?
加减木防己汤
处方,防己18克 桂枝9克 石膏18克 杏仁12克 滑石12克 白通草6克 薏仁9克
功能主治,治暑湿痹。
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温服。见小效不即退者,加重服,日三夜一。
风胜则或上或下,四肢游走作痛,加桂枝、桑叶;湿胜则肿,加滑石、草薢、苍术;寒胜则痛,加防己、桂枝、姜黄、海桐皮;面赤,口涎自出者,重加石膏、知母;绝无汗者,加羌活、苍术;汗多者,加黄耆、炙甘草;兼痰饮者,加半夏、厚朴、广皮。
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
【配方组成】防己六钱桂枝三钱石膏六钱杏仁四钱滑石四钱白通草二钱薏苡仁三钱
【用法】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见小效不即退者,加重服,日三夜一。
【作用与功效】清热祛湿除痹。
【主治】暑湿痹。
【方解】本证因湿热痹阻经络,故用木防己、薏苡仁、通草、滑石清湿热、止痹痛,桂枝温通经脉,石膏清热泻火,杏仁降气除湿。
本方原本仲景治膈间支饮,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者。叶天士天才发挥本方治疗湿热痹症。
如:毛(氏)
风湿相搏。一身肿痛。周行之气血为邪阻蔽。仿仲景木防己汤法。
木防己 石膏 杏仁 川桂枝 威灵仙 羌活
某。。。。。焉望痛缓。议用仲景木防己汤法。
木防己 石膏 桂枝 片姜黄 杏仁 桑枝
又 气中伏邪得宣。右肢痹痛已缓。血分留热壅着。左肢痛势未衰。足微肿。体质阴虚。仍以宣
通轻剂。
羚羊角 桂枝木 片姜黄 花粉 木防己 杏仁 桑皮
顾 湿热流着。四肢痹痛。
川桂枝 木防己 蚕砂 石膏 杏仁 威灵仙
吴鞠通看到叶天士加减木防己汤,临床试用有效,因此收录在温病条辨当中,名加减木防己汤;
六八、暑湿痹者,加减木防己汤主之
此治痹之祖方也。风胜则引,引者(吊痛掣痛之类,或上或下,四肢游走作痛,经谓行痹是也)加桂枝、桑叶。湿胜则肿,肿者(土曰敦阜。加滑石、萆 、苍术。寒胜则痛,痛者加防己、桂枝、姜黄、海桐皮。面赤口涎自出者(《灵枢》谓胃热则廉泉开。)重加石膏、知母。绝无汗者,加羌活、苍术,汗多者加黄 、炙甘草。兼痰饮者,加半夏、浓朴、广皮。因不能备载全文,故以祖方加减如此,聊示门径而已。
加减木防己汤(辛温辛凉复法)
防己(六钱) 桂枝(三钱) 石膏(六钱) 杏仁(四钱) 滑石(四钱) 白通草(二钱) 薏仁(三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见小效不即退者,加重服,日三夜一。
【临证提要】加减木防己汤具有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之功,用于治疗湿热痹,乃治湿热痹之祖方。本方乃由《金匮要略》木防己汤加杏仁、薏苡仁、通草、滑石,减人参变化而来,今用于湿热痹如西医学之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以及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吴鞠通加减法:“风胜则引,引者加桂枝、桑叶。湿胜则肿,肿者加滑石、萆薢、苍术。寒胜则痛,痛者加防己、桂枝、姜黄、海桐皮。面赤口涎自出者重加石膏、知母。绝无汗者加羌活、苍术。汗多者加黄芪、炙甘草。兼痰饮者加半夏,厚朴、广皮。”
医案示例:
刘渡舟医案:王某,男,15岁。患右踝、右膝关节红肿疼痛已半年之久,严重影响活动。伴右脚底抽掣,右肩关节疼痛,大便素来干结,小便黄赤,口干喜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血沉测定:50毫米/小时。
木防己15克 桂枝10克 杏仁10克 滑石15克 通草10克 苍术10克 蚕沙10g 生石膏30克 苡米30克 海桐皮12g
上方加减服三十余剂后,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血沉测定:25毫米/小时。上方又加赤小豆、金银花各12克,再服六十余剂,疼痛消失,活动自如,血沉测定3毫米/小时,从此病愈。
吴修飞医案:甘某,57岁,男,主诉:下肢积液
初诊2018年5月1日
去年十月份发病,检查确定膝关节,曾经中药口服,外敷治愈,今又反复,前方无效。
检查:左侧膝关节肿胀,有关节积液,下蹲疼痛,口干口渴,喝水多,有事就失眠,吃不进饭,尿没注意,大便每天2到3次。做过股骨头手术。
辨证:湿热下注,阳明太阴合病,苍术白虎木防己汤合四妙散加减:
桂枝6克,石膏30克,苍术15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薏米30克,牛膝15克,防己15克,木通6克,络石藤15克,土茯苓30克,萆薢10克,甘草6克,
五剂日一剂
二诊:5月7日
口干口渴还有,关节肿消点,大便有时候四次,
桂枝6克,石膏30克,防己15克,苍术15克,黄柏6克,砂仁6克,薏米30克,萆薢15克,牛膝15克,土茯苓30克,络石藤15克,通草6克,竹叶10克,
五剂日一剂
三诊:5月15
诸证好转,下蹲尚有不适,湿邪已微,切有伤阴之嫌,再与三秒散芍药甘草汤合四味健步汤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