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汤,体虚感冒,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
(2022-05-13 10:12:05)
标签:
中医 |
柴胡桂枝汤的来源
1、《伤寒论》
146条原文: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方十二。桂枝(去皮)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炙,一两)半夏(洗,二合半),芍药(一两半),大枣(擘,六枚),生姜(切,一两半),柴胡(四两)。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手指疼痛,风湿小关节麻木、疼痛:桂枝20克,黄芩20克,人参20克,炙甘草15克,姜半夏20克,白芍20克,大枣6枚掰,生姜20克,柴胡25克。鸡血藤15克、络石藤15克。
2、唐本《伤寒论》
原文: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
3、《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外台》
原文:柴胡桂枝汤方:治心腹卒中痛者。柴胡四两;黄芩、人参、芍药、桂枝、生姜各一两半 甘草一两 半夏二合半 大枣六枚上九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二、柴胡桂枝汤的适应症
1.治疗肩背疼痛,还可以治疗耳后神经痛、肩周炎。
2.治疗肝气窜疼:用小柴胡汤疏肝理气,桂枝汤通阳活血。加佛手、香橼尤佳。(肋间神经痛、神经官能症:一按肋骨就打饱嗝嗳气,随之缓解)
3.治疗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迁延性肝炎。
4.治疗类风湿小关节麻木、疼痛,加鸡血藤15克许、络石藤15克许尤佳。
5.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加白及、三七尤佳。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
6.治疗体虚感冒。症状:打喷嚏、流鼻涕、稍觉恶寒、很少发热、但反复感冒。反复感冒多与人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有研究发现柴胡桂枝汤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实验表明柴胡桂枝汤可使造血干细胞向淋巴细胞分化,并使正常幼鼠的免疫机能活化。据报道柴胡桂枝汤治疗易感冒儿童急性上呼吸道炎症患者18例,结果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2例,并且发现症状改善最明显的是发热,其次是食欲、咳嗽、喷嚏、清涕。
7.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更年期综合征、过敏性鼻炎
8、治疗神经衰弱。研究表明柴胡桂枝汤对人体内分泌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尤对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有双向调节作用,可调节和消除神经衰弱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有人以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神经衰弱60例,每日1剂,14天1疗程,一般1~2疗程即可获效。
9、治疗脑缺血。实验表明柴胡桂枝汤对脑部神经元的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同时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有良好的改善脑缺血的功能。
治疗体虚感冒
体虚感冒,有气、血、阴、阳虚之分。证之临床,多数体虚感冒的病人,临床表现不太明显,仅仅自觉提倦困乏,稍受风寒,就会出现感冒症状,但是多数病人只是打喷嚏、流鼻涕,稍觉恶寒,少见发热症状。往往是一次感冒未愈,下一次感冒又起,长年累月,反复发作。对于这种感冒,单纯发汗,则正气愈伤,病必不愈。刘渡舟教授根据伤寒六经辩证理论,认为体虚感冒为营卫不和、卫外功能失健,其病邪涉及少阳半表半里,正气已现不足,为太阳与少阳两经之病,治疗当两经兼顾,故柴胡桂枝汤为正治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