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
(2024-11-13 08:08:19)
标签:
探访孟昶墓历史文化老有所乐 |
朱仙镇文化苦旅(连载)
声明
版权属于我,有擅自引用或者剽窃都是违法行为,为保护个人版权,特此声
明!
2.孟昶的理政——创制“匦函”、《官箴》
孟昶继位时年仅16岁。及长,他也曾励精图治整顿官吏,兴建水利,颇有一番作为。最奇特的是他公开设置了“匦函”,也就是接受官员和百姓投书自诉的箱子,以广开言路,了解下情。此举也肯定对天府之国的继续繁荣和建设大有裨益,这在华夏历史上还真不多见。
《官箴》全文如下:
朕念赤子,旰食宵衣。托之令长,抚养安绥。
政在三异,道在七丝。驱鸡为理,留犊为规。
宽猛所得,风俗可移。毋令侵削,毋使疮痍。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赋舆是切,军国是资。
朕之爵赏,固不逾时。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为人父母,罔不仁慈。特为尔戒,体朕深思。
后来,宋太祖看后,钦定(摘要)了几句: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这样更简洁易懂,算是一次再创作吧。
可见,《官箴》造就的口碑延续后世绵绵不绝,也奠定了后蜀国势昌盛的文化基础。由于百姓安乐而造就了天下最为繁荣、富庶的地区。四川之称为“天府之国”形成于李冰父子治水后,但孟昶当皇帝能保持并有所独到的创举,这就使天府之国锦上添花。这一点,是应该肯定的。
《官箴》不但有利于宋朝...后世多有类似的说法。比如内乡县衙的楹联: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其中不能说没有《官箴》的影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