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4日

标签:
访蔡邕蔡文姬不遇历史文化老有所乐 |
朱仙镇文化苦旅(连载)
声明
版权属于我,有擅自引用或者剽窃都是违法行为,为保护个人版权,特此声
明!
下篇:朱仙镇周边文化探访
二、三天小长假,追寻蔡父女
时间到了2021年。
按照历史先后,下一个目标或者计划,就该追寻汉朝末年的大儒蔡邕和他才华横溢的女儿蔡文姬了。请教高德地图,原来在距离我们60公里杞县圉镇就有蔡氏父女的纪念馆。一个字儿,去!
由于有了这个打算,时间正好来到了“五一国际劳动节”,社会上有三天小长假。而任何假日对于我们退休人都不算个事儿。三天访问两位历史名人,值了!
和过去的旅游一样,早几天就开始从地图和手机导航上计算里程。原来,从朱仙镇出发,穿过通许县南行,即可到达“蔡文姬纪念馆”。而再计算里程,我们的电三轮原来可以续航120公里,不过这是极限,万一半路杀出个...回不来滞留在半路,怎么办?又忽然想到,此去必经通许县,回来的时候倘有不测,就住在通许县哪个宾馆,也开个钟点房,一边充电一边休息。我们“骑驴”至少有四、五个年头了,行程早就超越“八千里路云和月”了吧。以这样的经历,不知道住过多少宾馆了,还怕这个。于是,主意一定,出发!
1.一日——圉镇不遇
由于心里有了底,我们早早就骑着电三轮出发!

事情真的没有或者很少“一帆风顺”的,那只不过是个吉祥祝福的绝妙好辞。至于在路途中遇到麻烦,只能随机应变,没有不遵循路的走向前进的。但据我们的经验,即使有风险也有危险,就用我们的胆识和多年积累起来的经验对抗之,破解之。还怕它不成。
果然,我们在明媚的阳光下骑行,前面突然出现了一个大修的小乔。小乔?误矣!这儿哪有什么小乔令我欣赏,而是小桥!
怪不得啊,这一段路行来看不到大型车辆,连农用车也没有。只有农家利用公路晒玉米的。桥虽然不大,旁边的排水沟也不深。但思忖再三,怕是飞不过去呀。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绕道,这一绕加上回程不就多出十几公里了?
事已至此,没有再回去的道理。只能硬着头皮,绕!
终于,原来的六十公里陡然变成了七十多公里,我们才到了杞县圉镇,也看到了纪念馆大门外的名片:蔡邕蔡文姬纪念馆。

看着这座纪念馆的小门,又根据此前探访曹植墓和李佐車墓的经验,这里也不可能有专人看守并保护,大门钥匙只能由人代管...但是,询问之下才知道,这里拿钥匙的女人去探亲了!眼前有景看不得,只能期待下一次。
回过头再看,意外之喜似从天而降。
这个纪念馆对面一条街,入口牌坊上写:蔡伯街。这个谐音用得好。蔡邕字伯喈嘛。
资料:蔡邕(133年-192年),字伯喈。陈留——陈留有桃花洞村,听说那里有或者是蔡文姬的出生地。也专门去看过。穿过一个新建的,写有蔡文姬出生地的旗门彩——接着走。只因一个过路人说“啥也没有”就信了他。
且说眼前吧。
果然,回来的时候,车到通许县边缘地带时,我们的座驾仪表盘亮起了警示信号...只好在就近的一家路边宾馆开了钟点房,和大堂经理说明情况并商量好...
临走的时候,那位美女经理还叮嘱我们,就不要经过县城中心区了,电动车查得特别严甚至有可能没收你们的车,走近路吧。
遵嘱,我们依然经过孙营乡,到家。
......
查阅资料,我们又知道在尉氏县的蔡庄镇,也有蔡邕父女俩的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