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9日

标签:
深秋访李左车墓历史文化老有所乐 |
朱仙镇文化苦旅(连载)
声明
版权属于我,有擅自引用或者剽窃都是违法行为,为保护个人版权,特此声
明!
下篇:朱仙镇周边文化探访
朱仙镇周边,我指的是朱仙镇辖区外,又同在一个开封市,自然包括县级单位的文化文物遗迹,名人故居等等。如果我们乘直升机俯瞰,这些地方或者点,都是距离朱仙镇不甚远的诸如曹植墓(三十公里)、孟昶墓(十七公里)、李佐車墓(十公里)、蔡邕蔡文姬故居和纪念馆(60公里。蔡文姬出生地陈留桃花洞,故居地纪念馆一说杞县圉镇,一说在尉氏县蔡庄。前后两地分别二十公里、六十公里)、刘青霞纪念馆(市内和尉氏县)、国标书院(六十公里)。这些文物和文化蕴含深厚的地点,想都建成景点不是不可以,可知他们都是散点型的,各自位置向去甚远,又没有更大的历史事件发生,看来是不现实的。
以下,按历史先后次第叙述吧。
一、深秋访李左车墓
2.看李左车墓
拿了钥匙回来,再次来到大门前,再次吱吱扭扭(常年不开,门栓生锈了)打开大门。还是供奉着那尊神像——门头上明明写着“雹神庙”。
黄袍加身者(现代人为祭祀其实是烧香)就是李左车!两边有“四大金刚”龇牙咧嘴,没拍。
这时,进来一位信女,她烧她的香,我则从右边拐进后院...匆匆拍照。
见石碑多通,字迹早已漫漶,看不甚清。略去。
下图才是李左车之墓和墓碑
时令虽不是滴水成冰,也是天寒地冻了。但兴致勃勃,还是绕墓一周...又发现了正在干活的工匠。
这是要重修吗?我问。工匠们一起回答,是啊!
这座墓大概有三分地地大吧?有、有哇。边回答还边手不使闲儿地干活儿。
这些彩钢瓦只能做工棚呀!看来,三探李左车墓是必须的。再来也许能看到更多。明摆着的嘛,有工棚就会有工匠,就会有原材料源源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