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8日

标签:
朱仙镇木版年画博物馆老有所乐文化 |
朱仙镇文化苦旅(连载)
声明
版权属于我,有擅自引用或者剽窃都是违法行为,为保护个人版权,特此声
明!
上篇
3.尹家老店和木版年画博物馆
当初,我们骑着电三轮旅游经过天津杨柳青时,看了他们的木版年画博物馆...那么,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如此有名,有没有一个对应的博物馆?
经过上下求索,终于有了点眉目却又不得要领...
年画一条街往南走到尽头儿右拐,路北又是一家——明明写着年画博物馆嘛。
这是我经常路过看到并拍下来的。也只认为他是一家普通“老店”,哪一家不自称老店?也就没太在意。直到一次意外——
同样是一次悠游。突然发现了我们这里惯常有的事情:就是警察突然多了,他们十分严肃地指挥行人靠边儿走。但我却不以为然,老了,啥没见过?更重要的是年老力薄,对谁都构不成任何危害。于是,就有意识地跟随他们大队人马,看看他们到底往哪里去或者有没有我用得着的动态资料。慢慢地,见领导加上陪同人员直接步入尹家老店。当他们的“队长”站进门右手儿的启封故城的照片前看,我立马挤过去,毫不客气地发言道,这里是启封城故址,到实地看看不比在这儿隔空看好吗?
听我这样说,一个年轻人大概才发现我不是他们的人,忍不住问我,你是干什么的?
旅行家呀!说到这儿我的底气立马挺起胸来。因为我们夫妻俩骑着电三轮作全国游并写游记,怕不有几万公里和二十几万字,说是旅行家,不是自吹!
见我这样喧宾夺主地唠叨,年轻人和气地和我交谈了几句并互加了微信,还有一个本地的电话号码,说,以后有什么经验建议可以交流,你还可以找他...
从此,我就又结识了尹家老店这个新朋友。
经过几年的观察求知和几位高层次人物交流,发现:中国木版年画发源于开封朱仙镇,其历史地位无人争锋,但放大了说,开封有没有年画艺术博物馆,至此仍然是个谜。事实是,由朱仙镇木版年画外延的杨柳青、武强、潍坊等地都建有专门的木版年画艺术博物馆,但在“中国木版年画之乡”的朱仙镇,竟没有或者迄今没发现专门展示年画艺术的博物馆,岂不可惜、可叹!
可叹吗?
但我又一次访问尹家老店并询问店主人尹师傅时,他却说,有,有啊!
听他这样说,我简直要跳起来!如果没有呢?我会向隅而泣!
就是你们这儿?就外面那面飘扬着的店招儿?我还在因怀疑而迫不及待地继续追问。
不,这不能算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博物馆,更不能算开封的。尹家店主肯定地说。
那你咋说有呢?他说的有反倒使我更糊涂了。
哪儿才是?继续穷追不舍。你们店外的店招上不是明明写着“木版年画博物馆”吗?
最上面还有几个字,你没看清吧?他反问。接着又说,那是我们尹家的...由于懵懂不解加之交往不深也就只能低头不语。
那是私人的,就不算博物馆了?尹师傅大声儿说。
就我拍下的照片和店的规模,说是博物馆也可以?
不可以吗?店主见我还在怀疑,倒追问了我一句,私人的!
我想坚持到他的认可。因为举凡大有名气的手工文化艺术或者一种产品,都有自己的博物馆。比如我们去过的东阿,因为阿胶特别有名而建立了“阿胶博物馆”。河北磁县和河南禹州都称瓷都,也都有瓷文化的博物馆。而木版年画,杨柳青有博物馆,我们开封如果也建设一座木版年画博物馆,岂不让古城又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告诉你吧,尹师傅叹了口气,原来的确有个博物馆,可惜建了也“烂尾”了...地皮也卖了...大概是看见我陷入了沉思,尹师傅提醒似的告诉我。
正当我和张师傅探讨,又向新结识的尹家主人继续询问朱仙镇有无木板年画博物馆,希望的阳光和明亮的月光就在眼前,知识与友情与日俱增甚至延伸到更广泛的领域的时候,突然一个炸雷...来了!
大口罩一戴,谁也不认识谁更不敢甚至禁止来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