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老夫妻执手游山河(连载)

2024-08-24 07:40:53
标签: 2019年秋 老有所乐 旅游 文化

2019 ()

一、小车店大问题

93

下半年往南的计划开始执行。最终目的地是普陀山,妻子是在家修行的居士,早就想去朝觐菩萨,也就是为了圆妻子的梦。

首站项城市。为了看“袁世凯故居”,绕道,从项城市外环到达。

 

1986年,在安阳召开的全省修志交流会时,由主办方安阳钢铁厂安排看过袁世凯墓地;而开封市有“袁宅街”,当时的开封还是河南省会,名人巨贾咸聚于此。至于这次来这里看袁世凯故居也算特意的,袁项城毕竟也是一个历史人物嘛。

拍照并看过后,往南经024乡道到达丁集镇,已是正午时分,不但要吃饭更要找到宿处。

左顾右盼之际,终于看到一无名客店,见偌大的院子里空空如也,又能停车,有大门,也保险;我和妻子大喜。胖乎乎的女老板见我们这么早就到来,忙笑嘻嘻地迎客。问答之下明白,要价每人十元,这个价钱把我们俩都吓了一跳,这几年出游第一次住这么便宜的“宾馆”。但酒无好酒,太便宜未必是好兆头,会不会店家骗人找借口再加钱?但青天白日,朗朗乾坤,可以肯定不是孙二娘开的店吧!

便宜也许有便宜的道理?我们又看看并这样想,软硬件再缺乏,床总要有一张或者两张的;也许被子死定定又沉又重,体验一把又有何妨。一听说还要充电,她立马收敛了笑脸,说,俺这儿的电价高,你得再拿十元。呵呵,果然,又一个天下第一!我们到过的城市无分大小,从没有充电收费的。又想,即使加起来也才三十元,也不是啥大问题嘛。

谁知,“起夜”时,但见黑黢黢的大院子停满了装有防水材料和作业工具等等的农用车。您还别说,这个发现解开我多年在闷葫芦里的大问题——小车店容纳了这么多干平顶房防水的外来客,为什么?该有多少漏雨的房屋才能养活这么多的人啊。

 

房屋在应时而变。挑角儿,布瓦,青砖;随手一翻就是,平顶,钢筋水泥...而这平顶房鲜有不漏雨者甚至屡修屡漏。这就衍生了专门防漏的行业,比如这些人,这些载有各种耗材的农用机动车和它们的主人。

平顶房之源,有人说因为北方少雨,;意思就是所以北方才有平顶房,南方多雨则都是起脊房。这简直是扯淡!

我老家在豫北,典型的北方吧;但从我记事起,看见的都是传统的起脊房,即使是草房也是如此!起脊房因贫富差距不同,从杜甫的草堂(他在成都的可是南方吧)一路而来。建设或者修盖草屋这样的——用没有碾压过又铡得一尺多长的麦秸秆一层延着一层苫盖房顶的,然后在屋顶及以下两侧涂泥。以便压牢房顶和两边(房子也像人体,有头有心有肺。房顶就是头,两侧同样作用的则叫肺)的草。尽管穷人家的草房只是草和泥,但因前后出厦保护墙体,少说也能支撑几十年而又冬暖夏凉。

用预制板建房的起源——建筑工业化兴起于上世纪20年代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各国经济复苏,城市化发展迅猛,大量人口涌入城市,需要在短时间内建造大量住宅、办公楼、工厂等。另外一方面,战后人口数量锐减,劳动力市场紧缺,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传统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此时的工业水平较为先进,这些为建筑工业化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那么,又是从哪个国家兴起的呢?

德国最早的预制混凝土板式建筑是1926-1930年间在柏林利希藤伯格-弗里德希菲尔德建造的战争伤残军人住宅区。该项目共有138套住宅...而我们又是学来的(网络资料)

几十年的实践和考查,我们的平顶房“原形毕露”,几乎家家都说,只有屋漏最烦人。我家屋后就是一家的平顶房,隔一段时间就有人来做防水,油毡用汽油喷灯烤热后看起来粘合得密不透风,可隔一年两就又像被虫蛀空了似的隆起,还是漏,自然也还要修。也真是奇了怪了!但奇怪吗?

闲话少说。

第二天我们起来,又突然发现,齐刷刷,防水大军一声不响(我有软耳塞)也许连夜“拔寨”都走了!看着十分诧异的我们,胖女人老板又嘻嘻笑了起来,说,他们一早儿就去找活干了,只有到很晚才回来。

这样看来,你月入上万不是问题了。一听我这话,女人笑得更响且连眼睛也眯缝成一条线儿了。

哪能呀!虽然这样说,但那个神秘的微笑是藏不住的。

不,你别哄我。我接着笑了笑说,给你算一笔张,不管他们是淮阳帮还是安徽帮,男人都是带着老婆的,有女人就是家嘛;也就是说不到年底不回老家。喘了口气,我又说,住你的店,一个人十元,二十辆车就是四十个人也就是每天你至少收入四百元...

世事变化好像总是翻来覆去,比如裤子,无非是长点短点肥点瘦点,隔几年再来一个轮回,肥点瘦点短点长点。和罗贯中《三国演义》开篇说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若合符节。

由于平顶房的缺陷越来越明显,“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们又明白并齐步走,起脊房又悄然兴起甚至也有在原来的平顶房顶弄了个阁楼似的屋脊。

不是说小车店有大问题;而是,这些防水大军有没有令人不寒而栗的为避免无活可干的潜规则——但看这个防水大军天天开着农用车揽活(城市的则都是面包车)且没有失业之虞,可见平顶房漏水的几率相当高。实在不好说也没证据证明他们预留了下次再来的一手儿,因为那是坏良心的——只能说,平顶房衍生了原本可以不要的另一个行业。

爱跟风是我们的软叻!真该研究一下平顶房的好坏,甚至该不该让有脊房东山再起。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