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30日

标签:
旅游历史文化老有所乐 |
十、在黄河小浪底库区
4月11日
油然想起几件往事——
一次在某医院电梯前,一位老太太(呵呵,比我年轻多了)和其同伴大发感慨:你看看现在的领导多有本事。眼瞅着一个支架从手臂那儿进入血管再到达堵塞处,扑棱一下张开,要死要活的病人就“翻挺过来”了;嗯,比这还能的事多了。一部手机,能和远在天边的人不但通话,还能各自看见影儿;听说咱的火车都是铁打的,一小时能跑...多少啊?几千公里!
站在一边,我莞尔而笑。有如此见识者,多乎哉?
网上有人提出,假如把人家的发明创造都撵走,我们还剩些啥?答案是:中医、铁锅...再往下,实在乏善可陈。连女孩子的比基尼甚至乳罩三角裤头都不是我们的发明,还有什么高端医疗设备及其它,一锅端都是人家的!
我们几乎没有科普知识教育,百姓这么说也不算踩了“地雷”,不是还夸领导有方嘛。至于真也假也,谁都懒得管或者澄清。一切都说,好,就等于一张通行证。
闲话少说。
我这次西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就是眼前的小浪底大坝。因为十八年前我出于崇拜,骑自行车专门到被传得天花乱坠的开锅第一坝三门峡库区寻找自豪。没成想,花了十五元的门票钱,只在大坝上走了走,除了持枪的卫兵,没看到也没感到“疑是银河落九天”坝口瀑布般泄洪的豪迈;心有不甘,又“小心翼翼”独自下到距离大坝约五十米远的地方。然后,蹲下身,我,看到了,大坝下面有十几个人在施工——过去都说黄河日修一斗金,据黄万里说,俄国人专修大坝而完全不知黄河脾性。在辩论会上他一人独挽狂澜失败后,结果大坝建成不久就先迁移了一个潼关县。又不肯丢了面子,于是,黄万里被打成右派,就再也无人干扰了,现在,每天往无底洞里填钱,又岂止日修一斗金——坝口那儿没有一滴水流出;鬼门、神门、人门三门犹在,举起傻瓜相机拍照,只听咔嚓一声,不是拍好了而是相机卡壳儿了!但眼见为实!
我原想保留十五元的门票。那上面大言不惭:三门峡大坝具有发电灌溉等功能。一想到我亲眼看到的,一股愤懑涌上来,我不骗人人骗我。何必呢!
我有理由认为,修建黄河小浪底大坝并形成水库再引申为一个景区,就是对那个失败的遮掩,甚至连忏悔也不算!
毛泽东说,中国是有6亿人口的国家,在地球上只有一个。过去人家看不起我们,因为没有贡献......“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球籍!”
对于“球籍”说,恕我胆小,不敢置喙。
但仅从遮遮掩掩,欲说还休,说实话有可能遭遇不测以及与三门峡大坝对比看,小浪底的建成,我,还是很难自豪起来!
这,也许不合时宜?
原来还打算到大坝泄洪口看看,但实在太远(正是其太远才显示出其工程宏大)了。不能不服老啊,只好原路返回,向下一个目标进发吧!
网友评论选:
——仰视春秋
三峡成功了!你不要屁股决定脑袋!去实地看看吧。国内旅游
——
先生,我这里说的是三门峡。您少了一个门?
——快乐呆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