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2日

标签:
旅游文化历史老有所乐 |
十八、扬州记
10月6日
不到半个小时就过了长江。然后上岸,眼前的路标显示,直行是靖江,右拐是扬州。我自然选择去扬州的路了。
这里有我的向往——首站,在史可法祠前掬一捧莹莹的泪光。同时表达,对反复演绎清宫戏的非议不绝于耳,就想斥责一下:汉人,你这个记吃不记打的猴子!
我像一只北方的青蛙,扑通一下跳进了江南的水里。谁知不服水土,呛了几口水后,才知道要有个很长的适应过程。那就是要耐得住,潜下心,多看看,细想想,才不负此行。
哪儿的农民特别是妇女,她们白天在农田劳作后,把自己吃不完的蔬菜什么的,拿到集市上卖几个零花钱。她们要伺候一家老小不说,农田里也是“谁说女儿不如男”。当斯时也,假如来个管家把她们的摊儿掀了,西瓜摔了,食品没收了甚至再罚几个款,该作何感想?
来到史可法祠,我们向其塑像和衣冠冢分别行三鞠躬礼…
题:拜史可法
萋草荒冢留衣冠,书法飞舞美誉頻。
三拜六叩先生像,九曲八巷始见君。
忠心护主或非愿,世上最贵是黎民。
清宫戏扰文艺界,传檄讨伐拨乌云。


鉴真大师简介(资料来自网络)——
唐代赴日传法名僧,日本常称为“过海大师”﹑“唐大和尚(唐代也称和尚为和上)”,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十四岁(一说十六岁)于扬州大明寺出家。曾巡游长安﹑洛阳。回扬州后,修崇福寺﹑奉法寺等大殿,造塔塑像,宣讲律藏。四十余年间,为俗人剃度,传授戒律,先后达四万余人,江淮间尊为授戒大师。当时,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备,僧人不能按照律仪受戒。733年(日本天平五年),僧人荣﹑普照随遣唐使入唐,邀请高僧去传授戒律。寻访十年,决定邀请鉴真。742年(唐天宝元年)鉴真不顾弟子们劝阻,毅然应请,决心东渡。由于地方官阻挠和海上风涛险恶,先后四次都未能成行。第五次漂流到海南岛,荣病死,鉴真双目失明。751年(唐天宝十载)又回到扬州。
鉴真和尚在第五次东渡的时候已经年近六十岁了,再加上自己最珍爱的弟子死去,使得他心理上受到严重创伤。也是在这次东渡中,鉴真和尚失明了,但是这依旧没有改变自己东渡的决心,最终鉴真和尚第六次东渡成功。
鉴真带去很多佛经和医书到日本。他主持重要佛教仪式,系统讲授佛经,成为日本佛学界的一代宗师。他指导日本医生鉴定药物,传播唐朝的建筑技术和雕塑艺术,设计和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这座以唐代结构佛殿为蓝本建造的寺庙是世界的一颗明珠,保存至今。
鉴真大师随后也于公元763年圆寂于日本唐招提寺,之后鉴真的真身就一直在那里。在他入灭前,他的弟子为他建立了干漆像。
1980年,鉴真和尚在东渡日本千年之后,他的干漆像重回到了他的家乡扬州,这可以说是天从人愿。当时是万人空巷,盛况空前,鉴真和尚的坐像最后被放置在了他的故居大明寺。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祭拜,感谢鉴真和尚为宣扬佛法做出的贡献。可以说鉴真坐像的回归是众望所归的。在鉴真和尚的坐像回归祖国之后,更是受到了诸多优质待遇,甚至有位僧人专门种了许多中国特有的名花来纪念他,守护他。
好像,说得已经够多了;但再多也不足以表述其万一!重要的是,那个时候的日本的确是执弟子礼,十分虔诚地向中国学习。谁知道这个善于向任何比自己强大的民族学习的大和民族中竟然还有很多虎狼人物,自己强大之后,立刻扑向自己的师父。不过也好,本性的暴露也使我们这个以所谓“仁义”为本的民族终于觉悟: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
题:鉴真像前的提示
烧香都是虔诚客,自带买来参我佛。
随节猛涨凡间嗅,告于大师咒头陀。
自注:我妻是虔诚的在家居士,逢庙烧香是她的夙愿。岂知来到扬州大明寺烧香,“头陀”要求必须买他们的香。一把不过十几根,要价一百元;且必须三把才卖,总共三百元。岂有此理!悻悻然,只好作罢——谁都可以发财,唯独以行善放生教导众生为目的的寺院(官场、艺术、学校、医师。司法这里不说)不可以发财!阎王若要贪财宝,贫者该死富该生!如此下去,早晚要付出代

我这样以奔八之年骑着电动三轮车,打着“东京老夫妻,执手游山河”的旗号走南闯北,是不是有点像唐吉.可德之大战风车;而我的夫人我的随从像不像那个忠实的桑丘·潘沙
题:瘦西湖
同样烟柳同样堤,何以贬称瘦湖西。
我非东施酷效颦,汽车电车差何极。
老夫不与少年争,身份一亮门票息。

把老婆推到镜头前,像领导似的哄着她、捧着她,赞美她。其实我也有私心,她原来是不喜欢旅游的,当年我提出要骑自行车旅游时,她秀气十足的脸立马色变。要不是我的发难:你不答应我就偷跑......现在嘛,不是好多了,而是彻底和我站在同一条战线,也成了旅游迷。在路上或者住店后,她常常会问:下一站去哪儿啊?即使在家呆久了,也会倒背着双手,站在地图前,左瞅瞅右看看,并以询问的目光问:明年咱去哪儿?哈哈!老了老了,倒真真切切地尝到了夫唱妇随的生活小夜曲。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