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11日

标签:
旅游文化老有所乐 |
2018春游记(连载)
一、行前
行前
临行密密缝,游子是亲朋。
旅途坎坷多,磋商共达成。
莫道未展眉,采撷夕阳红。
忽焉五十载,特为留倩影。
2018第一游。好像一篇长文,可以有几个主题。首先,我要搞人性化旅游。目标分别是,凭吊邢台大地震和唐山大地震死的遇难者。其次,我还没踏进过山西半步,这次哪怕像弯刀一样切一下,至少也要看看大寨的现状,视察他过去何以那么牛,再后来又怎样了。然后进京会朋友,看看他的工作室,好为今后他的公益事业略尽绵薄之力。最后的目的地,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山海关非好汉!至于考察沿途的社会现状和人文风情,那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呢!
二、出发
4月3日
早和妻子在家谋划好的新一年的旅游,今天正式拉开帷幕。自然,准备也是早在进行并完成的,因为这次的终极目的是凭吊沿途因地震而罹难的同胞,比如邢台、唐山;还要到山海关,做一回好汉!
尽管清明节已过,越往北还会越凉,我们必须要多带些衣物以备不时之需。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毁之。
去年旅游归来,很多人问我并希望“入伙”,想到人各有志,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都一一婉拒了。但事实就摆在那儿,旅游特别是骑电三轮自驾游,必备的毅力精神以及地理历史文化知识决不能少,如此则比那些整天在家门口转悠的,还有天天念牌经垒城墙像搭积木一次次推倒重来的,更有许多无聊得打扑克顶砖的,无疑是高雅了些。更何况,回家后还要整理旅程中暂时记在手机《备忘录》中的那些珍贵资料,然后和网友分享等等。所以,我必须低调行事。临出发才和邻居马嫂打了个招呼,请她帮我们接收一些快递,缴纳电费水费燃气费。还有,请她在别人问起时,就说我们是回乡扫墓了。
扫墓并不是让好邻居帮我们说谎,清明节回乡扫墓是真的。
体态有些臃肿的“小巴士”比我们起得更早!报警器在夜半就自己响了几下。现在,当我们把它推到门口,和起得同样早的马嫂挥挥手,“小巴士”滴滴叫唤几声,小区还阒寂无声的时候,我们就静悄悄兴冲冲地出门,向着比哪次都更远的目标进发了!
上了路就赶往黄河浮桥。谁知刚刚上了对岸的黄河大堤,就见北方天边处的乌云汹汹而来,好像一场大战爆发在即。刚刚跑出封丘县城,大风袭来,加以呼啸,裹挟黄沙,阵阵扑面,好像极力阻止我们前进。当即口占——
题:遇风感怀
滚滚黄沙扑面来,激我夫妻战慷慨。
若无后羿射日志,哪敢环球骑开怀。
小风若能阻我行,谈何天涯觅自在。
目的达成回归时,椽笔檄讨巽二债。
终于在迎战狂风扑面中,踉踉跄跄地回到老家,暂驻。
扫墓那天,大风仍然不止,再加上老家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事儿,闹得很不愉快。这种事儿是民间常有的,都是女儿嫁出去后...阵线分明,平时看不见,节假穷折腾。这原本是家务事,都说家丑不可外扬,但我们还自觉承担了社会调查的责任,说说也只是在记录一种民风民俗。
天公好像也很不知节俭,竟然一连下了几天的“春雨贵如油”,直到三天后才露出了笑脸,送我们上路。
题:遇雨感怀
知节小雨润如稣,麦苗早已浅脚沒。
只是空看起步难,心中萦绕向前途。
春雨之贵,贵在稀少。所以,在它间歇的时候,我就去看望当年我自费镌刻并树立的《日军屠村纪念碑》。一望无际的田畴,空无行人的水泥路,我站在纪念碑前感慨万千。低头细思,想有吟咏。但思之再三,都不如当年公祭会上所作。特拿来,与网友共。
诗曰 :
清明时节雨纷纷,铁笔先人遭难魂。
孝心一片何惜费,遥指扶桑咒倭军。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