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16日
(2022-03-16 08:06:58)
标签:
文化旅游老有所乐 |
旅游日志选(连载)
自行车篇
合肥行
3月14日
住合肥“粮食招待所”。好奇怪的名字!大概是粮食局因粮食不再按人按量分配而落魄,就把原来气势恢宏的的大会堂改造成单独房间的旅社吧。
站在合肥长途汽车站外,看着那仍然不停的雨,心里就泛起了一种愤懑。小雨儿原本的诗意,被无休无止的唠唠叨叨淡化并产生了厌倦。都说南方多雨,也没想到会如此喋喋不休呢。经多见广以后,我就参悟出了其中不是奥秘的奥秘。那就是,上半年,北方少雨;下半年,特别是九月份后,南方少雨。这就有了以后出门旅游的既定方针。
住下后,我就开始想简单地吃点东西后,往哪儿去。
在街上胡乱吃点儿不管合不合口味的饭菜后,就向着包公祠的方向而去。东京汴梁也有包公祠,如果和这里的相比,也许就要分档次观赏了。
雨暗街道静,乌蒙难辨清。门票买不起,身边车子横。
从网络获得合肥包公祠资料分享:
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肃祠”,位于合肥市环城南路东段的一个土墩上,是包河公园的主体古建筑群。明弘治元年即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在此修建包公书院,也名为包公祠。这个土墩又有“香花墩”的雅号。包公祠是纪念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开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祠为白墙青瓦构筑的封闭式三合院组成。主建筑是包公享堂,端坐包拯高大塑像,壁嵌黑石包公刻像,威严不阿,表现了"铁面无私"的黑脸包公的凛然正气。享堂西面配以曲榭长廊,东面有一六角龙井亭耸立,内有古井,号"廉泉"。亭栏画栋顶端雕有浮龙,晴天白日,龙影映人井底,随着井水晃动,如龙飞舞,俗称"龙井"。其祠四面环水,正门朝南,西廊陈列包氏支谱,遗物,包公家训和包公墨迹,以及有关史册资料。
我们那儿的包公祠只因包拯曾经权知开封,为了旅游而建。也许赚钱的原因,建成不久就出了问题...家丑不可外扬或者领导不许...只能说其文化意蕴深厚而不知匠心独运,而已。
结束语:
每次出行都是计划太大太远。这次计划还要游南昌、庐山,看庐山瀑布,可再三权衡包括自己的本钱,还是觉得不可行而只能往回行。
又想到,临行时的占卜,利涉大川。哪儿的事儿呀!
最近在看历史剧《大秦赋》,华阳太后动辄占卜,还不是因为信息极少不得已而为之吗!由此一点引申开看,先秦的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看似思想活跃,一言以蔽之,都是要告诉帝王如何驭民也就是帝王术,几乎看不到为人民百姓大众着想的思想。至于如今还有人吹捧,那一是闲着没事干,极其无聊时候的呓语;再就是“墙头芦苇”顺风倒或者迎合上峰,表示自己忠忠忠。
很高兴的一件事是,骑行途中,看见一个小女生骑的车子坏在路边,我忙下车,拿出随身带的修车工具,帮她修好了;在这个间隙,我瞄了小女孩一眼,只见她的手面,有黑灰积累久久没有洗去已经几乎要变成手的一部分的污垢;
很扫兴的一件事是,买了回程的火车票,在站前广场一个写有“L兵服务站”的摊子那儿,喝了假酒...老B不诚呀!
如果不是有日记类的记载,我今天什么也写不出来。那些细微之事早就随着云卷云舒转瞬即逝了,包括这位卖假酒没人治理的老B。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