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巧用博客学作文——运用班级博客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论证)

(2015-04-08 17:15:24)
标签:

教育

 

课题名称:巧用博客学作文——运用班级博客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实践研究       

课题设计论证(提示:不可出现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姓名、单位等个人资料)

1、本选题的意义和价值:理论意义、应用价值;省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2、研究目标、内容、思路(包括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阶段等)。

3、研究基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重要研究课题;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

4、完成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课题组人员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职务、专业、年龄);研究时间、经费、设备、资料(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以内)等条件

(请按以上四部分逐项填写,限3000字以内)

1、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1  理论意义

早在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就指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是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而习作教学素来有语文教学“半壁江山”之称,课标还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习作教学若想走出“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困境,必须落实课标理念,亟待寻找崭新、实效、高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评价体系。

1.2  应用价值

传统作文教学忽视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问题体现在:一是学生害怕作文。教师重视教材上的命题作文,导致训练次数少、坡度大,学生“为赋新诗强说愁”。二是重形式轻内容。教师不重视学生的表达需求,将学生思路局限在“写作公式”里,导致形式单一、内容雷同。三是批改主体单一。传统模式是“学生习作,老师批改”,导致学生写作兴趣越来越淡。四是缺少读者意识。 吕叔湘先生说:“我写文章总是想到有一位读者坐在我的旁边看我写。”可是现在,学生只为作业和考试而写。

传统习作教学,学生习作往往缺乏兴趣、缺乏方法、缺乏材料、缺乏个性。近几年来,博客已成为个人通过网络发表言论、交流思想、展示才华的重要平台。博客具有“技术零壁垒”“交流超时空”“互动无限制”的优点,把博客引进习作教学领域,对突破传统作文教学的困境,消除上述弊端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1.3  省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

    从目前检索搜集到的资料看,自博客在网络上兴起以来,博客和习作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就一直受到国内外语文教育界的关注。如杭州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朱晓斌博士撰写的《写作教学心理学》一书中,第十二章详细阐述了网络写作教学,从心理学角度对博客与习作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北师大教授庄秀丽在发表于《中国研究生》2003年第5期的《用BLOG的方式学习》一文中,深入探讨了博客学习与认知、应用、实践的关系;谢海龙、阎子霖两位老师分别在《中小学电教》期刊第12期发表《网络作文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教育信息技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运用模式探讨》,对网络作文教学的模式进行了研究;郑宏尖发表于《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9期的《基于网络技术条件下的小学作文教学》一文,则从网络技术对小学习作教学的优势方面提出了新观点。但这些研究更多的是宏观上、理论层面上研究和基于网络作文教学案例研究,为我们现阶段在实践操作中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而从实践操作层面,发挥教师在学生博客作文中的引导、指导、评价功能,基于班级博客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方面的研究却很少。因此,本课题力图在前人的基础上对班级博客习作教学重新思考,充分挖掘其可操作因素,探索科学合理有效易于操作的小学博客作文水平提升教学策略。
1.4 
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目前,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把博客技术与小学习作教学相结合,这方面的探索还刚刚起步。而且这种探索仅限于个别语文教师在自己的作文课上的经验性的尝试,博客辅助习作教学的实效,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但也预示着这方面的研究有着较大的挖潜空间。

2、研究目标、内容、思路(包括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阶段等)

2.1 研究目的

本课题研究目的主要有三:

2.1.1  探究班级博客环境下的习作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评价体系

班级博客,作为“无限广阔、无比自由”的网络虚拟空间,可以通过“展示自我、沟通交流、知识共享”的方式,有效弥补传统习作教学“形式单调、内容封闭、交流单一”的不足。本课题将班级博客引入小学习作教学的实践中,探讨班级博客环境下小学习作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评价体系,提高习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习作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方式的实施更具人性化和包容性。

2.1.2  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班级博客,作为崭新的、自由的读写空间,具有“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开放性、共享性”的优点,应用于习作教学,可以激发小学生习作的持久兴趣,也可以满足小学生表达内心、展示自我的需求,还可以让学生享受相互交流、共同成长的乐趣,更可以实现更有效、多元化的习作评价,最终让学生的习作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2.1.3  切实提高实验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笔者十余年工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一线,一直默默探索课外阅读和经典背诵对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和方法。五年前,有幸发现“班级博客”这一平台,借助班级博客,整合原有经验开始新的探索。两年前,根据工作实践撰写的案例《慢慢喜欢它(指班级博客)》获河北省班主任工作案例二等奖。今年,想以小课题研究为契机,整理多年来实践心得,提高自身的理论研究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2.2  研究内容

2.2.1  调查分析班级博客创建及使用的可行性

理论研究,包括:目前国内外运用博客辅助作文教学的成功模式和方法。

现状研究,包括:家庭电脑设施配置情况调查与分析;目前学生即时通讯工具QQ、博客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实践研究:目前已有的运用博客指导作文教学的模式、方法;效果研究:学生一年后写作水平与研究初期基础水平的比较研究。
2.2.2 
分析运用博客辅助习作教学的优势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2.2.3 
探究班级博客辅助习作教学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互动模式,展示模式。

2.2.4  探究班级博客辅助习作教学的教学策略

2.2.5  探究班级博客辅助习作教学的评价体系

匿名、实名、专题、单项、整体等。

2.2.6  探讨班级博客辅助小学习作教学的理论基础

认知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传播理论等。

2.3  研究方法

2.3.1  调查分析法

调查分析学生的基本资料:家庭拥有电脑情况、学生兴趣爱好、网上行为、是否有QQ号等等。
2.3.2 
文献研究法

运用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和应用现今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为课题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运用文献研究法研究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等,在开展对课程资源的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
2.3.3 
行动研究法

通过博客资源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利用研究,为学习者的双向交流提供广阔的空间,达到————相互交流,即学习者(人)通过博客(机)与教师和其他学习者(人)进行互相交流、协作学习。在整个课题实际操作过程和实施的过程中认真进行行动过程的研究,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的统一起来
2.3.4 
个案研究法

本课题旨在通过网络资源的利用,促进学生积极、有效、自主地习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宜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展开对学生成长过程和规律的研究,可对学生进行博客作文档案管理,进行跟踪分析,于个性中见共性,于特殊中见一般。为课题的假设提供典型的事实例证。
2.3.5 
比较研究法

通过课题研究初期学生基础作文水平与研究后期学生作文水平的比较,对影响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学生写作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

2.4  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申报阶段(20154月到5月),制订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申报。

第二阶段:准备阶段(20156月到7月),搜集和整理研究资料,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课题研究成果,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对学生家庭电脑设备的购置情况进行调查摸底。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20158月到12月),全面落实课题研究方案,及时进行阶段性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同时撰写相关论文和案例。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61月),收集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

2.5  预期成果

2.5.1 完成班级博客创建及使用。
2.5.2
完成学生作文博客创建及使用。
2.5.3
编辑学生博客作文集。
2.5.4
实验教师撰写结题报告和发表研究论文,研究期间撰写教育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心得体会、学习笔记。

3、研究基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重要研究课题;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

实验教师,女,36岁,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小学高级教师。撰写的毕业论文《“指导式自主学习”对中年级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影响》获等级优,是北京大学心理专业自学考试唐山辅导站多年来第一篇获等级优的论文。

实验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十余年,参加第二届市骨干教师培训,多次获区嘉奖,两次获市教学先进工作者。论文《触先焉、感随焉,而是诗出焉》获全国华人作文大赛教师组特等奖。连夜写出的论文《习作教学何时起步》获人教社组织的征文大赛二等奖。《慢慢喜欢它》获河北省班主任案例大赛二等奖。《精彩不容错过——华应龙融错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获唐山市教研成果一等奖。2009年唐山市多县的数学教材由冀教版改人教版,笔者为外县教师代表做教材辅导。此外,还有多篇论文、案例、教案分别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奖项。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师已经逐步积累和整理了大量的学生作文,并已经开展过小学生习作教学和班级博客的调查研究,结合国内外作文教学的许多经验的搜集与借鉴,具备了研究本课题的基础条件。

实验教师还多次参加现代技术教育的培训,熟练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常用信息处理软件的操作使用技能,在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理论方面都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保证了本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4
、完成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课题组人员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职务、专业、年龄);研究时间、经费、设备、资料(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以内)等条件

4.1  经费、设备

实验教师所在学校路北区乃至唐山市的窗口学校,校领导非常重视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工作,他们对本课题十分关心,并给予充足的经费保障。我校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支持本人开展此项课题的研究。
4.2 
时间保障
    实验教师是一线教师,既是班主任又是专职语文教师,平时与学生接触、沟通、交流的时间上有充足的保障。

4.3  资料(参考文献)
[1] 朱晓斌.写作教学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
庄秀丽.blog的方式学习[J].中国研究生,2003,(5).
[3]
郑宏尖.基于网络技术条件下的小学作文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1,(9).
[4]
英国研究写博客有助于儿童读写[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0,(Z3).
[5]
陈燕.从博客透视博文话语的社会建构功能[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6]
刘津,边琪.博客私人日志传播特征初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7]
陶清标.作文博客和小学作文教学[J].作文教学研究,2008,(1).
[8]
傅斌.发挥博客优势促进作文教学[J].语文教学研究,2009,(2).
[9]
王亚斐.巧用博客作文平台,走出作文评改新路[J].吉林教育,2009,(29).
[10]
郑勇.博客:语文教师二次成长的契机[J].语文教学之友,2009,(10).
[11]
徐云.博客作文——牵手网络的习作训练[J].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12,(Z1):71-72.
[12]
王晓云.我看小学生博客热[J].中国教师,2008,(9).
[13]
熊倩.创建博客作文网站,搭建学生交流平台[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0(2):81-82.
[14]
王林发.基于博客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08,(11):50-5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