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寒暄语

标签:
寒暄语汉语口语日常汉语 |
分类: 对外汉语教学 |
寒暄语是汉语课堂上最初级的内容。几乎在每本教材中,都会出现在前5课。可是,有时候,看似简单的东西,也会包含着很多外国人不了解的东西。一起来看看汉语中常用的寒暄语。
最常用的寒暄语是你好。“你好”可以用在一天之中的任何时间段。可以用于初次见面的人,也可以用于同事、同学、朋友等等。在对上级或者长辈问好的时候,可以把“你”换成带有尊敬意思的“您”,说成“您好”。另外,在对特定人物问好时,可以在“好”前加上其他名词或代词。比如,老师好、领导好、大家好等等。
早上的寒暄语,可以说“早上好”、“你早”、“早”等等。现在在中国的公司、学校等地,比较常用的是“早”。
晚上的问候是“晚上好”。这个不能简单说成“晚”。用于晚上见面的时候。
另外还有一种寒暄语,同样很常用,也可以表现出中国的文化。“你吃了吗?”这个寒暄语经常能在一日三餐的时间段里听到。侧面反应出中国“民以食为天”的文化性。表示对对方的一种关心。你可以回答“吃了”或者“还没吃”,一般回答“还没吃”的时候,常常会听到对方这样说“不吃不行啊,快去吃吧”。可能有的外国人会觉得自己的私人生活受到了打扰,因而对于这样说的中国人有些微词,但是其实这样问的人并没有打扰您私生活的意思,只是一种日常的问候。
其他的寒暄语还有很多,比如道歉的时候,可以说“对不起”、“抱歉”、“不好意思”等等。这个时候的回答一般是“没关系”,大在部分的北方地区,也可以说“没事”。道歉的几种说法中,“不好意思”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可以用在道歉时,也可以用在跟别人说话时和感谢时。比如,你想问路的时候,可以跟不认识的中国人说“不好意思,××怎么走?”,再比如,你的上司给你倒酒、或者帮你做了什么,你觉得不好意思又想表示感谢的时候,可以说“不好意思,谢谢”。所以,“不好意思”可以用的范围很广。
在表示感谢的时候,最常用的寒暄语是“谢谢”,也可以说成“多谢”、“太感谢了”“非常感谢”等等。这个时候的回答一般是“不客气”,同样也可以说成“没事”、“不用介意”等等。
告别的时候常用的寒暄语,教材里写的一般是“再见”。但是“再见”一般用在正式的场合。比如跟不认识的人或者客户可以这样说。跟朋友一般说“拜拜”“拜”,还可以用“下次见面的时间+见”这样的说法。比如,明天见、后天见、下个月见等等。
在中国工作、生活的外国友人们,如果你们在上班的时候、上课的时候,可以用中文和你的中国同事、同学们打招呼的话,他们一定会很很开心的,对你的态度也会友善很多。
更多精彩请点击:攀达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