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美术教师如何备课
(2018-10-22 08:45:21)分类: 学生教育 |
美术教师如何备课
新的课程改革以来,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确确实实把这些工作做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知识和理念,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生机。
那么,备课的过程也不是课前设计出一篇教案就了事,在上课前,预设整个教学活动这是备课的开始,在课堂上对备课中预设的调整、修正是备课的继续和提升,课后反思将成为新的备课活动中延续和再上升,所以,备课的过程是一个无断延续的过程。
备课在形式和风格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形式和风格的个性化、多样化是新课程标准孕育下的必然走向,备课方式可以是开放、合作、发散的。其实备课不是给别人看的,只要方便自己看就行,要备出有个性化的课来,所以说备课也应因人而易,这体现了它的开放性。新课程强调教师之间的合作,采用集体备课模式。
但决不能将集体备课理解为各个同志分工备几个单元,再拼接在一起。要求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单元以至于整个教材,加强联系,这体现了它的合作性。备课还可以延伸到网络和校际之间,达到资源共享,这体现了它的发散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备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新课程理念下,备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一、新课程理念下备课的基本要求
1、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所谓预设,是指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育活动。所谓生成,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进行有效的动态性调整,以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新知识的探究活动。
1)、"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缺一不可。
新课程强调的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生成体现了教学的动态性。
没有预设的生成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往往是低效的。
所以既要做好充分的预设,又要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2)、如何作好充分的"预设":
传统备课特别强调预设,学生往往是顺着教师的设计完成教师预定的教学任务。
现在我们不是说预设不重要了,应该说反而更重要了,因为"动态生成"的质量绝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化的"预设"。
备课时,我们可以在每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旁边另外开辟一栏,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将解决的问题、应对策略附于其后。